赵柳儿瞟了眼杨永智,继而笑了笑说:“我倒是想把鸿儿带去看他大姐姐……二嫂你还是问永智吧!”
曹八妹果真看向杨永智,“三弟,咋回事啊?咋不让三弟妹把鸿儿带过来啊?”
杨永智说:“他昨日已经以送郎舅的身份去过一趟了,今个我不准他去,把他撵去学堂念书了。”
曹八妹说:“孩子嘛,总是喜欢热闹的,他大姐姐成亲了,把他带去他大姐姐的新家热闹热闹也挺好的啊。”
“再说了,也就耽误一天的书,没啥大碍!”曹八妹又说。
对于二嫂曹八妹的这番见地,杨永智只能报以苦笑。
在他看来,念书这种事,就得从娃娃抓起。
念书是一件吃苦受累的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家里有点啥风吹草动,就不去学堂念书。
如若那样,长此以往,念书的心思都澹了,心却会便野。
这些年杨永智也有了一些领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个人想要真正的出人头地,那就必须念书,多念书,把书念好,念出个名堂来。
但是这些话,杨永智知道跟二嫂曹八妹这种妇道人家是讲不通的,所以他只能笑笑,然后扯点其他话题来将这个话题给揭过去。
终于,马车出发了,曹八妹带着二闺女绣红,三儿子一起也坐上了马车。
在去李家村的路上,曹八妹拉扯了几下身上的衣裳,小声问赵柳儿:“三弟妹,你看我今个这身穿戴咋样?合乎我的年纪和辈分不?”
赵柳儿原本正抱着闺女打量这路两边的风景呢,听到曹八妹如此问,她收回目光,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打量着曹八妹,然后对曹八妹竖起大拇指:
“二嫂,我觉得这样非常好,真的,你这一身藕荷色的衣裳,大方得体,上面的荷花很澹,既显年轻,又不夸张,很符合你今个去做丈母娘这个身份。”
听到赵柳儿这么说,曹八妹就放心了。
她又摸了摸自己头上,有点不好意思的说:“今个原本没打算换发髻,也没打算插簪子,后来一想,今个是以丈母娘的身份头一回去闺女女婿家登门,我得打扮得喜庆一点啊,这才挑了一根镶了红宝石的簪子插着,不会太艳吧?”
赵柳儿其实先前第一眼就留意到曹八妹头上的簪子了。
今日的二嫂,不仅头上插了新的簪子,就连耳环都换了配套的新耳环呢,也是镶嵌红宝石的。
不仅如此,如果这个时候撩起二嫂的衣袖口,就能发现她的手腕上必定也戴了同款的纯银镶红宝石的手链。
因为这是一整套头面,是二嫂三十六岁的生辰的时候,二哥专门从县城的首饰店里定做的,花了一笔钱呢!
不可否认,二哥二嫂家的条件,比她们小三房和小四房都要好。
因为二哥从很早之前就在县城酒楼帮晴儿打理酒楼。
这些年下来,虽然名义上晴儿是东家,但是那酒楼说白了,二哥估计要占一半。
酒楼赚的钱二哥也要拿一半,所以二哥二嫂条件好。
不过,赵柳儿并不羡慕那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和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