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之僵尸书僮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穿越之僵尸书僮作者:天堂的蚊子

第8节

小童整了整挎包,小跑着跟上。在他们走后不久,有灯光一闪而过,两个道人一前一后,紧追着黄猴儿不放。

38

从廊门菜市口到衙门地牢的一路上,未到午时便早早挤满了人,庞家人套着枷锁出来时,竟是难得的寂静。走在前头的,是此次流放之人,原本该是有十一人的,包括被匪贼掳走的八奶奶,还有三个小妾在这十日之内莫名染病去了,只余老少妇孺六人外加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不过几日,皆是蓬头垢面,犹如街头乞儿般邋遢。

刑管事毕竟年岁老矣,无故挨了二十杖责,即便使了药,这几日下来伤势依旧严重,行走间步履蹒跚,生生拖慢了一行人的脚程,领头的衙役不耐的皱了皱眉,只是摸着兜里沉甸甸的银锭子,终究没吱声。庞老爷子隔着一丈远坠在最末,立于‘嘎吱’作响的站笼中,探出颗花白的脑袋,形状凄惨。

“老爷,老爷”,人群里传来低低的哭泣声,抬眼瞧去,俱是昔日宅院里的老仆,想是来此送行的,庞老爷子多少有些欣慰,拧着脖子一一看了看,倒是还认出了不少乡所的熟人,脸上都带着哀戚,他闭眼叹息一声,往事随风,纵有不甘,这一别,也是枉然。

走到西街鹤年堂大药铺门口的岔道时,前头的往左行去,囚车却拐进了右边的街道,直到这时,庞祝才急了,他坤着脖子往后头瞥,瞧见自家老父佝偻的身影,眼里终究没蓄住水,‘哇’的一嗓子嚎了出来,打他起头,队伍里啜泣声渐响,一旁的衙役扯了他一把,低声斥道:“事已至此,哭有啥用,还是快快赶路吧”

越过人山人海的牌坊,菜市口一角辟出一方野地,期间有一膀大腰圆的汉子,头裹红巾赤着胳膊携一把鬼头刀,顶着毒辣的太阳,微微叉腿候立着,在他身后不远的席蓬里,知县老爷躲在里头惬意的品茗喝茶。

不多久,庞老爷子就被带到,押着跪坐于地,一衙役利索的取了白布条子蒙了他的眼。县丞眯眼瞧了瞧头顶的太阳,凑到知县耳边,道:“大人,时辰到了”

“既如此,便就行刑吧”,知县把茶碗搁下,掸了掸衣袖正经危坐,一手执笔一手去抓签筒里的令签。

随着画了红押的犯由牌投下,围观的百姓又都兴奋起来,庞老爷子被身后的衙役一左一右钳制的脑袋几乎贴到了地上,耳朵里嗡嗡作响,再也听不得别的。那刽子手扯了掩刀的黑布巾,吃一口烈酒又含一口喷在黑沉沉的刀身上,反手握刀,上前一步,道一声:庞老爷一路走好,愿来世投个好胎,便高高举起了屠刀,有那胆小的妇孺不忍直视,悄悄偏了头,却听得‘铛’的一声,人群静了静,继而‘轰’的一下炸了锅:“刀断了!”

却见那把砍了无数人脑袋的重刀,竟是断作了两节,那断了的刀尖在地上弹了俩下,划出一道弧线竟然直冲席蓬而去,刽子手怔怔的盯着虎口处汩汩而出的鲜血染红了刀柄,艰难的吞了吞口水。

知县从摔倒的圈椅里直起身,想到刚刚擦脸而过的断刀,又忆起近日来衙门里闹得那一起起怪事,后背直发寒,心下却也越加发狠:“换刀!”,一旁的县丞大着胆子,用脚尖把断刀踢出了席蓬。

刽子手的刀索命的鬼,鬼怪寻常好刀难觅,先前那把黑中泛红的鬼头刀,是砍了无数脑袋才磨砺出来的,如今毁了,一时难续,可知县发了话,这活就得接着干,有衙役卸了佩刀往前递,刽子手抓在手里颠了颠,轻了,在看那刀刃,又薄又钝,若是用上此刀,今日里这庞老爷子走的定不能顺畅了。

就在刽子手心生怜悯之际,天边突然飘来一朵乌云,正正好的遮了烈日,天一下子暗了,人群骚动的越发厉害,庞老爷子趴在地上迟迟等不来当脖一刀,身后的压制又都卸了,便直起了身,这档口,平底起了狂风,卷着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打的人脸皮子生疼。

呼啸的风雪中,忽有人道:“乌云吞日六月飞雪,为官噬骨冤狱丛生,却不想,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呜呼哀哉!呜呼哀哉!”,那声音飘飘忽忽,时轻时重,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落进众人的耳里,震的一干人心头顿起无数念想。

纷杂的嘈闹声渐渐平息,不消片刻,风雪散尽烈日再现,趴伏于地的百姓抬头,却见,正中的庞老爷子竟是平地消失了,俱是愕然非常。县丞早已吓得两股战战,只有知县埋着头瞧不出神色。

鹤年堂另一侧的小巷里驶出辆骡车,驾车的是个粗布短衫的少年,只听他喝了一声‘驾’,也不拉那缰绳,拉车的骡子就颠儿颠儿的跑出了马的速度。

白嘉赶上时,正瞅见庞祝他外祖,一个正哭的险些断了气,被人架着在一旁劝,一个拉着外孙不肯撒手,此时快要离了上粼县,凑热闹的百姓也不那么多了,押解的衙役并不需端着,既收了人好处,便就允了人多说会子话。

“七哥”,白嘉没把车赶的太近,离了十丈远就停了,钱儿眼尖,头一个就看见了,小跑着过来,招呼了一声,就一直往车围里瞟。

白嘉冲他点了点头,钱儿长舒了口气,又道:“不跟少爷说么,你可没瞧见,少爷眼都哭肿了”

“待离得更远些再说也不迟”,白嘉倒是无所谓,反正都瞒了这些时日了,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

钱儿点点头:“说的也是”,完了,就没了话头,蔫蔫的踢着脚下的石子。

前方不远处,停了一队骡车,有十几辆之多,拦车围子的有四辆,其余都只挂俩竹篓,里头垒了许多货物,都是这些日子采买的,这是庞祝他二舅黄二半的主意。此次前往南宛,他是要跟去的,就顺手拉了个骡队,准备沿途做些买卖,待到了那边也能以此安身立命,尽快站稳了脚跟。随行的队伍里,除了王大善一家三口还有锭子,白嘉扫了一眼,居然还看见了背着包袱的顺子,想来是自己寻摸过来的,倒是钱儿,他娘死咬着不让去,只得作罢。

“等那边安顿好了,给你来信”,白嘉知晓这小子想跟着,他不像锭子,家里兄弟姐妹众多,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也不像顺子,孤身一人,走哪是哪,这会子定是郁闷的紧,只得这么安慰着。

钱儿哼了哼,算是应下了。

过来送行的,都是备了不少物事的,吃的用的可劲儿塞,都被庞祝他二舅收了,白嘉赶着骡车过去时,悄没声的扔了俩荷包进了朱卫俩个汉子的背篓里,算是回了礼。

黄猴儿在瓦楞山疯跑了一夜,尾巴倒是给甩了,但也进到了更深处,好在他不是路痴,兜兜转转了良久,在白嘉赶来时,摸出了大山。

“戴着”,白嘉扔过去个面具。

那是个修整过的笋壳,上头画了只红色的猴子,有鼻子有眼的,做的还算精致,两边各有条系带,黄猴儿二话不说,直接盖在了脸上,他本就罩了件戴兜帽的斗篷,这下子,更是捂了个严实。于此同时,从瓦楞山另一处出来两个道士,后头一人收了引路灯,道:“师兄,接下来怎么办”

打头之人沉声道:“先回道门”

两人沿着山路下了山,与同门汇合后,一起返回太清宫,在他们身后,远远的坠着一老一少。

“师父,咱真要这般跟着?不摆摊了么?”,小道士嘀咕道。

老道伸到后背挠了挠痒:“过了这村没了这店,这回若不能探个究竟,日后就没这机会了”

“那咱这一路上拿啥吃喝”,小道士掏出个空落落的荷包,晃了晃。

老道士撇过头,缩回手,扣了扣指甲缝里泥条子:“有师父在,还能饿了你不成,小孩子家家的,愁这许多干啥?”

“我若不愁,过两天就得喝西北风了”,小道士默默翻了个白眼。

老道士眼一瞪手一举作势要打,小道士一扭身,迅速窜远了去。

出了上粼县,又走了一段,黄二半便陪着笑脸跟衙役说了许多好话,又塞了银子,这才卸了一众人的枷锁。

从上粼县到南宛全靠脚力,走个单趟就要半年,这差事苦的很,但凡在衙门里吃的开的,都躲着这茬,是以,此次押解的六个衙役是最低等的皂卒,混的还不如平头百姓,如今有银子拿有骡子坐,哪还有不乐意的,也就开头装个腔拿个调罢了。

庞祝和刑管事被让进了骡车里歇着,又让了辆车给衙役们轮流着坐,至于女犯,则是走一阵子路坐一阵子车,也算省事,庞老爷子的这些小妾,都是穷苦人家出生,说是抬进门的,其实跟买的也差不离,眼下出了这档子事,也没个盼头,倒不担心半路上出幺蛾子跑了。百真被王大善的婆娘搂着,已经哄睡了。

驮了货的骡子被窜成一溜,稳稳的走着,只余脖铃声回响了一路,渐去渐远。

39

庞老爷子这一天可谓是经历了大起大落,到这会儿心还未落地,他晕晕乎乎的瞧着车辕上那个还显单薄的后背,怎么看都觉得平平无奇,可当时劫了法场的,就是这么个半大小子,虽然当时被蒙眼倒扛着,可从始自终,他就未听得有第二个人在旁,叫人不信都不成,能遇到有此大本事的,也算是庞家人的福气,他放下车帘子,靠坐在角落里渐渐睡去。

月余后,城郭相隔越来越远,村落也越发凋零起来,眼见着快要日落,却还是瞧不见半点人烟,黄二半跟领头的衙役商量,就近找个地方安营扎寨。

“主子,后头那几人要留到啥时候?”,黄猴儿拉着骡车偏离了车道走了一段,寻了个干净处停下,他们这一路只是跟着,并不往前靠,为的只是避开衙役的眼。

白嘉把包袱卷往地上一铺,道:“若猜的没错,今晚就有你玩儿的”,这荒郊野地的,于他于己都是个方便下手的机会。

庞老爷子软着腿从车围子里下来,抡胳膊伸腿的溜达着转圈儿,这越往西去,路越不好走,一整天颠簸下来,骨头架子都要散了。

车队一行人正忙活着捡柴生灶,唯有庞祝勾着脖子往后瞧,锭子拉了拉他的衣袖,低声道:“元宝少爷,老爷丢不了,你一天瞧上八百回,脖子扭的不疼么?”

“爹年岁大了,我这不是担心么?”,短短时日,原本两百斤的胖子,就跟漏了气似的,缩水了不少,这会儿脸上还带着倦意,说话都打蔫。

“有七哥在,少爷尽管放心,来,先吃个瓜润润”,锭子掏出个甜瓜,用刀切了片递过去。

庞祝啃了两口,觉得甜的齁嗓子,又还了回去,锭子劝道:“这一整天的,少爷你也没吃多少东西,天又这般热,好歹多啃两口开开胃”

“不吃了,待会儿喝碗汤就成”,庞祝摇头推拒:“你给刑爷爷送去罢”

刑管事连伤带奔波的,刚大病了一场,缓过来没几天,还得再养养,好在有顺子伺候着,并无大碍。

“货堆里瓜果有的是,不缺这一个”,出发至今,每到一处,这倒腾来倒腾去的,货未见少,银子却是小赚了一笔,吃喝更是不缺,唯一不便的,便是,凡入城,犯人俱要重新戴上枷锁,叫锭子瞧着老大不舒服了。

庞祝咽了咽上泛的酸水:“那给父亲那边送两个去”

“就知晓少爷是惦记老爷和七哥,我这就给拿去”,锭子把甜瓜搁下,又掏了点心出来放好,这才偷摸着去了。

入夜,篝火噼啪声中,几条影子悄无声息的一点点攀爬着靠近,今晚守夜的是王大善和一衙役,因着天热,两人离的火堆有些远,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解乏,谁也没主意,篝火里被扔进个纸包,里头的粉末一经着火,便着了,眼见着那烟就要散开,忽地一阵儿小风刮来,那烟被吹做了一股,顺着一个方向去了,不多会功夫,杂草掩映的阴影处传来‘咚咚’几声闷响。

“啥动静?”,王大善跳了起来。

那衙役把着腰刀,往前探了探:“去看看”

王大善抽了根柴火当火把,两人并排着在周围转了一圈,却是未见异样。

翌日一早,骡队开拔,一切照旧,只有落在最后的一辆小车后头多了三人,手反捆着拉成串,踉踉跄跄的小跑着。

黄猴儿蹲在车棚子上,冲着人‘嗖嗖’的喷着阴气,他本以为,昨儿能借着跟这几个倒霉蛋儿比划时,得他主子的点拨,学些本事的,哪成想那迷药药性太强,害他白守了一晚。

“手脚功夫要学不难,晚个一两天也没啥”,白嘉把玩着缴获的三把砍刀,那明晃晃的刀背被烈日一照,晃眼的很,他突的一顿,冲人招了招手:“你那木剑再拿出来给我瞧瞧”

黄猴儿蹦到车辕上,顺手把别在裤带子上的木剑解了下来。

木剑长一尺宽一指,通体乌黑,血气冲鼻,到了晚上再瞧,能见上头缠绕着一圈圈的黑气,白嘉一抓上把手,剑身便颤了颤,他凝神片刻一剑挥出,就见剑尖所过之处,野草瞬间枯萎了下去。

“这个好”,黄猴儿缩回伸长的脖子,啧啧称奇,之前,这木剑搁他手里就是把着玩儿的,如今看来,却是把利器,所以说,他这认主认得一点都不冤。

白嘉也是刚刚悟出来的,他把剑扔了回去:“把心思沉到剑身里,你试试”

黄猴儿接了剑,就窝一旁捉摸去了,庞老爷子掀了帘子探出个脑袋来:“白哥儿,用不用给前头递个信,让他们当心着点”

车后头栓着的人,一看就是冲他们来的,虽不知是求财还是索命,总归是要提防着点,再说,这前路漫漫,保不准哪天就掉进了土匪窝子里,如若必要,还得寻思着找个镖行押镖才行。

白嘉似是知晓庞老爷子忧心啥,他道:“二舅爷一早就跟衙役探了口风,虽然边塞荒凉,路途艰难,打家劫舍的倒是不多,要不然,以他的性子,早请了镖师,后头那几个,多半是起了贼心自己撞上来的”

经他这么一说,庞老爷子信了大半:“这倒也是,二半向来想的周到”,再者,不还有眼前这个深藏不露的小子外加一个整日藏在兜帽里透着鬼气的人么,他这般想着,便定下了心缩回了车里。

其实,白嘉那话说的虚虚实实,大陇朝虽算不得风调雨顺,但百姓还算能填个温饱,以打劫为生的土匪兴许不多,可俗话说的好,穷山恶水出刁民,他们这一骡队,满满当当的货物,招摇过市的在人前晃,还真能不招人惦记不成?当然,这次来的三人,是出了上粼县就坠上的,之前一直没找着下手的机会,便跟出了这般远,想来,求得必定是命,白嘉用脚趾头想都知晓这是谁人的手笔。黄二半确实曾打过请镖师的念头,不过待他亲眼见着本该人头落地的姐夫好端端的站在他跟前后,就省下了这份银子。

不怪黄二半如此草率,试想,能劫法场的是个常人么?当初,便是钱儿和锭子也未有这般信心,虽然嘴上央着白嘉想法子,心里却是不报希望的,哪知,事情就这般成了。如今这人,在几个知情人眼里,那就是能用来镇宅辟邪的。

脖铃声声骡蹄踏踏,一轮轮的日夜交替中,一行人翻山越岭一路风餐露宿的过来,在秋末冬初之时,终于抵达了边塞南宛。

南宛指的是坪宛南部,包括一郡一省,以齐达山脉为界,分南北,南是南宛,北是北宛,是蛮夷十八部落聚居之所。整个坪宛,南宛气候相对干燥,土地也贫瘠,地域却是最广,北苑虽是富饶,可地域太小,为了多吃一口饭,小部落间常有纷争,这打着打着,火便延伸到了和南宛紧邻的陇朝。于是接下来,在陇朝边军的反扑与蛮夷部落的联手进攻下,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南苑几乎是一天一易主,直到蛮夷自己受不住这连年的战火,被迫退回了北宛,这一大片空下的土地才被正式纳入了陇朝的版图,由于地广人稀,在立省的同时又立了郡。

无花郡,位于南苑最北端,是陇朝新的边防线,说是郡,其实就是个扩大了数倍的军营,庞家被发配之地,便是此处,说白了就是充军。上粼县的衙役一进了南苑,就把人交割给了地方衙门,之后还得由地方衙门再次押解去无花郡。这下子,随行的一行人抓瞎了,无他,语言不通。这还是他们头一次碰见一张嘴便是叽里咕噜一通鸟语的,能识字说书面语的,竟是面儿都没瞧见,比划了半天,愣是没打听清楚再次押解的具体日子,把几人愁的不行,这人生地不熟的,往后可咋办?

“早知是这番光景,便该托了那衙役把里头打点好了再走,真是大意了”,王大善蹲在骡车旁懊恼的不行,也有些迁怒那几人办事不地道,走的太麻利。他却是不知,这一路过来,他们一行给人的印象就是有本事的,所以,这么点小事自然就给忽视了。

黄二半倒是不急:“这偌大的南宛,要吃要喝,总得会有买卖,这有了买卖,四方皆会有客来,这客人多了,难不成都各讲各的?”

“哎呀,你瞧瞧我这脑子,怎得没想到这茬”,王大善一拍脑袋,笑了。

黄二半道:“你这是关心则乱,再说,之前不是没遇过么,看来,这南宛真真是个蛮荒之地”

于是几人一商议,留两人原地守着,其他人赶着骡车去集市找人。

40

从富庶的上粼县一路往西,绵山葱翠被苍凉荒茫一点点取代,潜移默化间,这舟车劳顿的苦日子似乎也并没有想象中那般难捱,直到迎来了南宛的第一夜,一行人才发觉,世间竟还有如此炼狱之地,明明已是初冬,这白天依旧酷热难当,可等日头一落,气温骤降,只觉一下就进了寒冬腊月,众人一时不查皆中了招,个个裹一床棉被拧一把鼻涕,瞧着可寒碜了,唯一没被祸害的,只有白嘉和黄猴儿。

此时,客栈的厢房内,庞老爷子捧着水杯,哆哆嗦嗦的打着颤,忧心道:“元宝和刑老那,不知会不会挨冻?”

“老爷尽管放心,木哥儿说了,咱既然塞了银子,牢里头就管棉被和火盆,冻不着的”,锭子接口道。

木哥儿叫木暮,是今儿从市集上淘来的,本地的一个小伙儿,南来北往的话都能说上一些,在这一片也吃的开,被二舅爷出高价雇了一月。

“那就好”,庞老爷子喝了口热水缓了缓,自他进了南宛,不用避人,心里可舒坦了不少。

这时,门‘吱呀’一声响,黄二半和王大善前后脚携着寒气进来,庞老爷子连忙起身:“怎样?”

黄二半掀开毛大氅,露出小百真那张蜡黄的小脸,庞老爷子忙心疼的抱到怀里,搂着轻拍。这孩子原是要收监的,只是年岁毕竟太小,折腾不起,众人商量后想试着把人赎回,奈何一个转身衙役走了个利索,继而又发现语言不通,连个主事人都寻不到,兜兜转转了好半天才磨蹭到了现在,好在事情到底是成了。

王大善他婆娘王刘氏端起一直煨着的米糊,凑过去说:“小少爷也该饿了,得给他喂些吃食”,这女人先前也是在庞家老宅当差的,膝下只有个九岁的丫头,原就是稀罕儿子稀罕的紧,自然对着主家的少爷万般尽心。

瞅见怀里的幺儿张着嘴冲着王刘氏‘咿咿呀呀’的,庞老爷子只得撒了手,转而看向黄二半,没头没脑的问道:“你怎么看?”

黄二半蹲在火盆边一边烘手一边道:“这南宛边塞,虽是荒蛮,可人心却都活泛,又是天高皇帝远的,要我看,只要银子足,日后有你一家团圆的”

“那咱这银子还余多少?”,庞老爷子心急,就想着早早把人捞出来,也好叫他们少受些苦。

黄二半冲王刘氏怀中的小儿努努嘴:“光这一个就出去了五百两,一路赚的有大半都贴进去了,这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娃,若是咱家元宝,我估计没这个数出不来”,他伸出个手指摇了摇:“我这还余三百多两,待余下的货出手,也就将将够六百两”,说到这,二舅爷颇为烦躁,元宝可是他亲外甥,旁的他管不了也不想管,他头一个盼的就是他那外甥能早早脱困,只是如今看来,还有的等。

六百两银子能让平头百姓舒舒服服过上两辈子,只是在庞家七个待罪之人身上,却只能打个水漂,况且,这日后少不了还得打点,外加置办家业的花销,这么点银两,还真是不够看的。

“那可怎么办?”,正当一屋子人发愁之际,锭子突然开口道:“银子不够找七哥”

众人皆是一愣,齐齐看向锭子,锭子抓抓头道:“七哥是这么说的”

黄二半眼睛一亮,在房里转了一圈,道:“白小哥儿人哩?”

此时的白嘉正抱着胳膊,好整以暇地问着撅屁股趴人窗户上的黄猴儿:“好看么?”,这是一排二层的土木小楼,在整条街上算是出挑的,却是座花楼。

“……”,黄猴儿头也不抬的点头:“挺好,小娘们蛮会来事儿,够劲!”,他挨个捅了不少窗户纸,眼下这个最是有看头。

白嘉忍不住笑:“你下头烂完没,难不成还能用?”

黄猴儿双腿一夹,期期艾艾道:“呵呵,呵呵,我就过个眼瘾”,生前,他就是个十天半月不开荤就浑身难受的,死了,这毛病依然不改,虽然用不成了,看看总成吧。

“……”,白嘉哼了哼,懒得搭理他,一个跳跃窜出去老远:“过来,给我喂招”

黄猴儿忙跟屁股上去,一边追还一边喊:“主子,问你个事?”

“说”,白嘉的声音远远的飘来。

黄猴儿扯着嗓子喊道:“你那玩意儿可还有用?”

余音还在空旷的小镇上回荡,‘嗖’的一记破空声迎面袭来,黄猴儿来不及躲闪,额头正中一击,当即仰面倒下,他直挺挺的躺了一会儿,才把小石子儿从脑门上抠下来:“主子,你下手也太狠了”

齁冷的寒夜中,有人阴森森道:“再敢废话,你就如那三个歹人一般,自己往那旮旯角里蹲着自生自灭去”

黄猴儿一个鲤鱼打挺从地上蹦起来,一溜烟儿赶了上去。

两天后,庞家人再次被押解上路,虽是同在南宛,却也走了近十天。相比大陇朝偌大的疆域,从上粼县到边塞,路途其实并不算太远,只半年的脚程,却叫人领略了迥然不同的民风民俗和地域风貌。

无花郡,位于陇朝的最西北,相当于一个县,却是直隶于朝廷。当今的郡守因年事已高,年年上奏求致仕,却是迟迟不见音讯,可见那把位子有多不招人待见。

“木哥儿,这风要刮到啥时才能停?”,黄二半听着外头呼呼的风声,问道。

木暮把嘴里的干粮咽下,慢吞吞道:“今儿遇到的是小风口,刮上一个多时辰也就过了,不急”

一行人此时正在歇脚,这一路上,像这种坟堆似的土坯房随处可见,听说是专供人避风用的。

“照你这话,还有大风口不成?”,王大善疑惑不已。

“是啊,无花郡有个童谣是这么唱的,我给你们学学”,木暮抹了把嘴,曲指在膝盖上打着拍子:“小风口吹吹,吹呀么吹迷眼,大风口吹吹,吹呀么吹鬼来,三天呀么一小风,十天呀么一大风,吹来又吹去,吹掉了无数魂,快呀快呀躲起来,躲起来”,调子有些古怪,且用南宛这边的话唱来,半句没懂,但听着倒别有一番味道。

“啥意思?”,庞祝小声冲身旁的白嘉问道,这小子一旦瘦下来,五官轮廓就清晰了,长的有些憨,眼睛挺大一个,盯着人瞧得时候,就跟猫儿似的,蛮可爱。

白嘉顺了顺他的软毛,瞎掰道:“是说起风要躲,不然小命不保”

“咦,这位小哥儿懂南宛语?”,那木暮耳朵倒是灵,闻言瞪大了眼。

“……”,白嘉装逼,没吭声,一旁的黄二半接口问道:“这地儿若是时常起风,那要怎的过活?”

木暮道:“待你们在无花郡呆的时日长了,慢慢也就习惯了,保不准哪天不起风了,还惦念的紧哩”

众人一寻思,觉得挺在理,也就没在这事儿上较真,趁着这档口,便各自闭目小憩去了。这一路上,白嘉并不太往前凑,是以,今日是主仆两个头一次坐在一处,庞祝团坐在白嘉对面,嘴里巴巴个不停,讲的大多是一路上瞧着好玩儿或是稀奇的物事,家中突如其来的变故并没有搓摩掉他脸上的笑,只在笑容里填了份爽朗,白嘉静静听着,不时点个头‘嗯’个声,木暮瞧着两人间的相处,眉毛不禁挑了挑。

因着银子使的足,到了无花郡后,庞祝和刑管事被分去了马场,女眷则进了兵营后厨,比起开荒浆洗,都不是过重的活。

黄二半后来在白嘉那讨了足够的银两,一进了无花郡,就给疏通了关系,想要捞人。对着白花花的银子,那姓吴的长史,却只取了个二十两重的银锭,其余都给推拒了,却也提点他们,初来乍到以防打眼,有些事不能急于一时,只叫他半年后再来。都说财帛动人心,那长史也不是个多清廉的,却能把持的住,只能说这里头还有些他不懂的道道,黄二半无法,只得暂歇了这份心思。他用这笔银子在离马场最近的一条街上买了个院子,又盘了个商铺,开了家食肆。之后,他重新拉了骡队,启程回上粼县,这次,他请了镖行的镖师。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瓦楞村,近些日子却是不大太平,往日藏在深山里的猛兽无故下山,伤了不少村民,闹得整个村子不得安宁。另一边,不知自己当初下的封印已出现松动的老道,正和他的小徒儿尾随在太清宫的一众道士身后,往西行去。

41

无花郡是南宛北端仅有的几处绿洲之一,腰带似的一条,悬在茫茫的荒地中,扎眼的很,打西边有个养马场,白嘉就挨着那处给自己划了块荒地,几个铜板拉了一大片,不为种菜种粮,只为了养草放牛。

南宛常年干旱,雨水稀少,无花郡更甚,入冬后有长达四个月的干涸期,按当地人的说法,那雨水是叫风口给吹走了,只是今年却是反常,每到饭点,就会淅淅沥沥的飘起雨来,飘的人心里头直打怵。

马场边的马厩底下,挤堆着一拨人,衣衫褴褛的,庞祝卷着裤腿,大咧咧的蹲在其中,和赤脚的农夫没啥两样。现在正当晌午,天也不冷且雨又不大,淋着正好,脸上的皴丝被水一打,都消下去不少,可舒服了,他抹了把脸,冲前头指了指:“刑爷爷,他们这是在祭拜哪路神灵?”

离着马厩不远,拢着不少当地百姓,他们面朝北方,做五体投地跪拜礼,满脸虔诚,地上还摆着几碟子供品。

刑管事摇了摇头:“少爷,老奴不知”,他大病初愈,本不该贪凉的,可这南宛,也着实旱,他这老胳膊老腿上,处处都是暴起的死皮,好不容易下起了雨,他说啥也不能在屋里头窝着。

如他们这般的还有不少,都是在马场里服役的待罪之人,或聚或散着,反正入了冬后,活计也清闲。庞祝这一拨人里头有个上了年岁的老头,悠悠道:“这个我倒是知晓”

众人齐刷刷看他,老头挺得劲,摇头晃脑的:“这事啊,还得从百年前说起”

有人嘘他:“老丁头,别卖关子了,赶紧说”

老丁头笑骂一声:“没耐性的泼皮小子”,他往北边儿一指,道:知晓那边是何处?”

“齐达山脉么,那么大一个杵着,老丁头你莫不是老眼昏花了?”,烟雨蒙蒙中,墨染的影子重重叠叠的遮着半边天,像是潜伏着的巨兽,下一秒就能扑上前来,若是天晴,便能瞧得清楚那其实是山脊脊背,虽瞧着是近在眼前触手可及,但此地之人皆知,还离得远哩。

老丁头被气了个仰倒:“不开眼的,我指的是山么,我指的是山么!”,他一激动,唾沫星子直飞,离得近的几个忙挪远了去。

“老丁头,你这嘴可真够味儿的,几天没洗漱了?”

老丁头瞪眼:“还想不想听了?”

“您老请说”,众人嘻嘻哈哈的调侃。

白嘉牵着两头半大的牛犊过来时,正巧听得那老丁头说道:“在咱无花郡北边,还有个小县城叫百稔,因着就在齐达山脉脚下,倒是难得的风水宝地,只是百年前一场祸事,那地儿就此成了南宛的禁忌,也难怪你们这些年岁小的不知”

“啥禁忌,说来听听”,刚散了开去的人又都围拢了过来。

老丁头神神秘秘道:“鬼怪之说,信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