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潮1980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19章 摩托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819章摩托王

比孙五福还走运的是张士慧。

不过一开始的时候,这小子自己可没有这个意识,反倒心里充满了对宁卫民的怨气。

为什么啊?

这既有他自己炒邮票失误,迁怒于宁卫民不带他玩,所产生的愤怒。

也有宁卫民提前告知他的“内幕消息”,然后坐等摩托车停办牌照,却迟迟不能兑现的郁闷。

尤其是春节过后,这两种负面情绪还越发强烈了。

因为一是在炒作邮票上,张士慧已经失望至极,听了谭大姐的劝,割肉出局了。

偏偏老天爷还诚心戏弄他。

他一撤出资金没多久,邮市的行情又开始掉头向上了,甚至就再没有过回落。

明明能挣钱的事儿,居然让自己给干赔了。

张士慧是彻彻底底的当了一回高买低卖的大傻子。

他还能不在心里骂娘吗?

二因为缺乏存放摩托车的场地,张士慧不得不到处求人解决问题。

他好不容易才仗着坛宫饭庄经理的身份,以吃饭打折为条件,从京城红旗厂要了个弃而不用的废旧车间,勉强把这些车给存放进去了。

可没想到,所托非人,那厂子一点不安全,有贼埃

摩托车干放进去了一半,因为忙其他的事儿,张士慧就暂时搁置了几天。

结果一礼拜后再去,他就发现少了两辆嘉陵50。

这下别说再不敢往厂子里存车了,丢了的车也得想法找回来埃

两辆摩托值个小一万块钱呢,这么大的亏,怎么可能咽下肚儿啊?

张士慧随后跟厂方协商无果,就只能选择报警。

派出所经过调查一番后,倒是抓住了厂里的内贼,人也给判了。

可问题是两辆摩托车却没找回来,已经被那偷车贼给卖掉了,就追回来四千六百多赃款。

更糟糕的为这了件事,张士慧跟红旗厂的关系也弄僵了。

红旗厂这边因为藏污纳垢,管理无方,落了个不好听的名声,保卫科全体都吃了瓜络。

答应借房给张士慧的副厂长更是因擅自做主外借厂房,挨了上级的批。

可想而知,厂里上上下下那对张士慧还能有好脸色?

总之,最后就是双方都没落着好。

张士慧不但穷折腾一番,赔了好几千块,还把朋友变成了仇人,而且还得继续给摩托车找地儿安置。

最后实在没辙啊,他只能求“张大勺”去。

送了两条好烟,两瓶茅台,两份糕点,两桶好茶,又听了老人家一番对影响房屋采光不满的担忧和牢骚。

一再保证最多也就两三年的事儿,一旦找着地就会挪车,这才勉强让老爷子答应他,可以雇人在院里搭了个铁皮大棚。

随后这又是八千花了出去。

瞧这事闹得,多亏啊!

关键是自尊心也受不了埃

想他张士慧在商海里混迹好几年了,除了开始赔过这么惨,后来一直就是赚。

怎么眼下突然间就又不灵了?

又好像干什么什么都不顺呢?

这岂不是他就是个废物?

离开了宁卫民,什么都干不好?

还有摩托车车牌禁用的事儿,因为一直连点眉目都没有。

张士慧耐不住寂寞,就去托人跟交通队打听。

结果没想到还遭到了一通嘲笑,受托之人认为张士慧八成是让人给懵了。

给他反馈的消息是,人家交通队压根没收到一点风声,就没这么八宗事儿。

而且人家交通大队的队长还说了。

京城摩托车制造厂刚刚与顺义、怀柔、平谷等县的二十八个乡镇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成立了京城市汽车工业总公司摩托车事业部、京城摩托车工业联合开发公司。

这明显是要大力发展摩托车制造的气象啊,怎么可能不给摩托车上牌子呢?

总而言之吧,节后的张士慧堪称是处处受挫,件件不顺,因此闷闷不乐。

连在家也一样,老婆儿子都不怎么能看到他的笑脸了。

张士慧自己也没少跟刘炜敬念叨宁卫民的小话儿。

说宁卫民这次算是走眼了,这几十辆摩托车的事儿弄不好要赔。

而由此而来麻烦事,这臭小子也不管,只顾着整天泡在总公司和美女堆儿里快活着。

回头再一出国,这些烂事儿全得靠自己擦屁股。

眼下自己是看着这些摩托车就烦。

那真是牢骚满腹埃

好在有一样,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

张士慧千不该万不该,刘炜敬这个老婆,他可算是娶对了。

在他烦闷的时候,刘炜敬不但没挑拨离间,反而起的都是积极作用。

那是真没少开解张士慧的小肚鸡肠,提醒他当以情义为重,别斤斤计较,忘了宁卫民之前对他的好处。

于是张士慧一想,捏着鼻子也就认了。

没错是,吃水确实不该忘了挖井人,既然是自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

不就是几万块嘛,反正肉也是烂在锅里,就是赔也赔的起。

人这一辈子挣多少是个够啊,自己只求不亏心就完了。

结果万万没想到,人的心胸一开阔了,情绪也不钻牛角尖了,长期求之不得的好事反而自己就来了。

1985年的3月底,随着报纸上突如其来的一篇报道,直指摩托车易发交通事故,不容易监管的问题。

跟着又有人随之发表文章口诛笔伐,说摩托车二冲程发动机一在街上跑就冒蓝烟,尾气污染严重。

京城社会舆论为此哗然。

不管是老百姓是不是仇富心理作祟,不愿意看那小电驴子在街上冒烟疯跑。

又或是真心觉得摩托车危险,对生活环境影响恶劣。

反正大家意见都挺一直的,民间的声音无不强烈要求政府得采取措施。

于是不过区区两个礼拜的工夫,张士慧苦等许久的“禁摩令”居然就真的被京城市政府推出执行了。

在京城范围内,全面禁止摩托车新上牌照。

最关键的是补充的一条,目前已有车辆不受限制。

而这一举措,不但在未来四十年,把京a摩托车牌照死死的限制在了两万五千辆之内。

把欣欣向荣的京城摩托车产业,一闷棍就给撩平了。

甚至还很快扩散至全国,引得各大城市竞相效仿。

于是立竿见影,众多厂家生产出来的新车就在京城卖不动了。

从这个时候起,要想买新摩托车还能上牌子,拥有合法的路权,没别的办法。

除非先弄辆有牌子的报废车过户到自己名下,才能解决问题。

不用说啊,这就进而导致原本没有价值的摩托车牌子也有了价值,而且价格飞涨。

再后来,随着“禁摩令”的发酵,很快,一个京a摩托车牌子几乎就能顶一辆新车的价儿了。

如果要问张士慧对现实如此演变的感受,那真是看傻了眼,充满了严重的撕裂感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