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婚纱背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陆子西张了张嘴巴,最后只是叹了口气,“要不我考完试,早点回来陪你。”

“不用!”

这话一出,陆子西那边瞬时消声了,半晌才问他,“为什么啊?”

以前每次她说要回国,陆澜川绝对是最开心的那一个。他也知道自己这次表现太过异常,想了想说:“我过几天会去巴黎,到时候去看你?”

结束通话的时候,车子也适逢停在那家酒楼前……

司机忍不住又看了眼这个奇怪地乘客一眼,提醒他说:“先生,到了。”

陆澜川抬起头来,握着手机的手指下意识收紧,末了才低低应了一声。

***

苏绣早早就睡下了,睡前还仔细地将门反锁,所以门口刚有点动静的时候她马上就被惊醒了。然后很快就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本想置之不理的,但那人却是难得的有耐心。

苏绣终于还是忍无可忍地从床上坐起来,走向门口的时候稍稍停顿了下,又往身上又加了件睡袍,这才走过去开门。

门外站的果然是晚归的陆澜川。

陆澜川的视线掠过她身上的睡袍,大约觉得她十分不可理喻,“不热吗?”

苏绣心想这人有毛病吧?她指了指手上的腕表,“陆澜川,现在夜里两点多了。”

结果她话音刚落,陆澜川就伸手过来抓她的手,嘴里说道:“跟我过来。”

苏绣飞快地侧过身,堪堪避开他的指尖,然而他显然没有陆澜川反应快,那人迅速往前迈了一步,矮身就将她打横抱了起来。

苏绣被吓了一跳,手脚并用地挣扎道:“你放我下来!”

陆澜川皱了下眉头,“再乱动我把你从楼梯上扔下去!”

“……”说完这话,陆澜川又暗暗后悔,靠,要软一点,软一点……

于是他耐着性子,声调也温和了不少,“别乱动,会不小心摔下去。”

苏绣瞪着眼看面前的男人,此情此景,那个“不小心”怎么听都有恐吓的意味在里边。她深深吸了口气,忍耐地问他,“你要带我去哪?”

陆澜川冲她微微一笑,“马上你就知道了。”

结果他一路将她抱去了餐厅,苏绣穿着睡袍,头发凌乱,然后被她轻轻放在了座椅上。

接着陆澜川把买来的蟹粉煲往她面前一搁,还不忘冲她挑了挑眉,“吃吧。”

苏绣:“……”

这个人绝对病的不轻!

苏绣强忍着怒气,慢慢抬头看向对面的男人,“什么意思?”

“宵夜啊。”陆澜川说完停顿了下,“我记得你一直喜欢吃这个,你晚上吃的什么?”

苏绣倏地从座位上弹起来,忍了忍才没用吼的,“陆澜川,半夜把人叫醒吃宵夜,你故意的对吧?”

陆澜川忍耐地看着她,这女人怎么这么难伺候,关心她还这反应?

苏绣读懂了他的眼神,失笑道:“你想对我好就好,你的好我就必须得承受,陆澜川,这叫自私,不叫待人好。”

陆澜川蹙眉看着她,他只知道自己的一番好意被曲解了,苏绣也不想再多说什么,转身欲走,却被他再次扣住了手腕。

陆澜川看了她好一会,却说:“好,下次不会了。”

苏绣:“……”

“我刚才见你房间亮着灯,以为你还没睡。”大约是夜晚太沉静,此刻陆澜川面对她,说着这样示软的话也没觉得尴尬,“苏绣,我这次是真的想待你好。”

苏绣看着陆澜川,他身上有淡淡的酒精味,大概是应酬刚刚回来,身上也只穿着一件熨帖的白衬衫,整个人其实和五年前有些巧妙地相似。她平静地看了他一眼,语气也并不激烈,“陆澜川,其实——”

陆澜川有些期待地看着她。

结果苏绣说的却是:“其实我并不爱吃蟹粉煲,那时候子西爱吃,你总是点这个给她,我不想麻烦而已。另外,亮灯是因为我有夜盲症,很多年了,那时候和你在一起的时候就有。”

陆澜川握在苏绣腕间的手指终于慢慢失了力气,他静静地看着苏绣,心底深处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在躁动。

苏绣与他侧身而过,然后说:“你还不明白吗?现在你所谓的待我好,于我全是多余的,没有任何意义,大家都在白费力气而已。”

她说完就很快上楼了,陆澜川站在原地,久久都没动弹过。

☆、第二十二章

真正爱一个人,到底该是什么样的?陆澜川躺在床上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他晚上喝了不少酒,脑子却比平时还要清醒。

苏绣来家里给子西做家教那年,刚好是大一的暑假,当时她似乎只有十九岁?其实也只比子西大两岁而已。

可她和子西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个性。子西从小被他宠坏了,或者是因为没有父母在身边,他便潜意识地想将所有的好都给她,幸好子西也没什么大毛病,就是天性胆小遇事总爱哭,对,还特别爱粘他。

然而苏绣呢?

他喜欢她的懂事不闹腾,并且苏绣和子西非常合得来。就比如三个人一起去吃饭,苏绣总是会先把菜单给子西,子西点了什么,苏绣都不会有异议。

他出差买了礼物回来,苏绣也会先让子西选。有时他也能看出来苏绣或许并不喜欢挑剩下的那一样,私下也问过她,苏绣就会笑着说:“礼物重要的是心意,都是你买的,哪一件无所谓。更何况我是姐姐,让让她有什么关系。”

这样乖巧听话的她,真的为自己减轻了很多麻烦和压力。

陆澜川那时候正是事业上升期,每天在公司里要面对太多太多的问题和压力,人一旦从低处忽然爬到了某个无法企及的高度,就越发觉得不能失去。所以那时候每做一项决策都得承受比其他人很多倍的压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