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第173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不过长缨倒也知道为什么省里头重视。

目前国内能做的只是粗加工甚至原材料贩卖, 而这次平川市选择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一条可以长久发展的道路,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如果能得到省里的支持,这条路也的确更好走一些。

于情于理,长缨都不会拒绝省里领导的视察。

只不过她并不知道, 省里的委员来视察,也不止是为了这个稀土矿产。

更重要的一部分因素还是在人。

作为国内数得着的年轻的市级领导,长缨的存在本身就颇受关注。

再加上七月下旬省革委会的一个委员因病去世,暂时空出了一个委员的名额。候补委员并没有递进上去, 省领导班子透露出的风声是想要从下面的地市考察,选择合适的人选。

作为平川市革委会主任, 长缨自然也在考察的行列中。

当然,相较于其他市领导, 长缨能够进入省革委会领导班子的概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她太过于年轻。

尽管如此,例行的考察流程还是要走的。

何况从长缨五月份上任以来, 平川市的领导班子已经有所变化, 省里总要来看看情况才是。

对于领导的到来,长缨没有太大的反应。反正都是人, 一双眼睛一张嘴,还能多可怕?

甚至于连接待领导的工作她也只是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

这让钱有财有些急了, “我的主任诶, 你也好歹上上心。当初省里把你要过来,你倒是把那边的关系也拉拢一下呀。难道你不知道这次省里来人主要是想考察一下看谁能补上去世的老郑的缺。”

钱有财觉得自己纯粹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但一想到和省里处好关系, 好处大大的,他就觉得应该说。要知道刚来那会儿,长缨这个市里的一把手跟省对外贸易厅打电话,人家都没接。

如果省里有人就不一样了,而如果这个人是长缨本人的话,那就更是不同。

假使长缨是省领导班子的一员,对外贸易厅还敢这么怠慢吗?

长缨还真没有这小道消息,不过她听到后也没太大反应,“就算是考察也只是走个过场,我又上不去。”

这话钱有财就不爱听了,“那可不一定。”

“肯定,起码这次不会有我。”对比钱有财的乐观,长缨很是清楚,“省里就是走个过场罢了。”

和她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她来到平川市才多长时间?半年时间都没有!

虽然在台风到来时,处理的还算漂亮。

但目前而言,主政平川地区这段时间,长缨暂时没有做出明显的事情,尤其是经济发展上没有任何突出表现。省里就算是想要提拔她,都找不到提拔的理由。

硬上位,只会让长缨结仇无数。

时机还没到来之前,她可不想给自己惹来这样的麻烦。

“按资排辈也好,走其他关系也罢,这些都是轮不到我。”

钱有财那一腔热血被这一盆冷水泼的拔凉拔凉,“那咱好歹尽尽心,哪怕是为了市里考虑呢。”

这次钱有财还真不是存什么私心,这事跟他关系不大,就算长缨真的成了省领导班子的一员,她暂时也会留在平川工作。长缨不调走,他就没有从副主任转正的机会。

人也不能只有私心,眼下的钱有财就想着为市里的发展考虑。

长缨被他逗乐了,“你不说我省里有人吗?既然有人那我还干嘛这么费心巴拉的去经营呢,回头直接找省里的人就行了。”

钱有财几乎被这话噎的喘不过来气。

他可真是瞎操心!

看着跺脚气呼呼离开的人,长缨忍不住笑了起来。

虽说是官场老油条了,但有时候还保持着几分天真,倒是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

……

省里来的领导到达平川后,对长缨的工作进行了简单的询问,对稀土矿的发展规划表示肯定,其他方面倒也没多说什么。

两位委员并没有久留,第二天就回去了。

倒是省地质局的那位董局长,在这边多待了几天,只不过因为长缨要下去下面县里调研,两人只是在第一天打了个招呼。

长缨把稀土矿的事情交给了钱有财和建设局的老郑协同处理,董局长和这两人对接就好。

交代清楚工作她就忙自己的了,倒是让董局长找不到人。

钱有财看着三天两头过来问消息的人也很无奈,这个领导就喜欢往下面跑。

“这不是头段时间给下面县里开会,让他们拿出一些发展方案来,光有方案还不行,这东西得落实嘛。我们小傅主任又担心下面县里头弄虚作假,所以就去实地考察。要我说她就是操心的命,你说不放手吧也不是,不过有些事情抓的死死的,半点不放松。”

与机械厂、省地质局的对接交给自己和老郑俩人。

军区那边她负责联系。

分工不可谓不明确,而且各司其职并没有横加插手指责。

钱有财嘴上虽然埋怨着,但也就是嘀咕两句而已,“太操心了些,真怕她那小身板受不住。”

他话多搞的董局长不知道该说什么才是,半晌才陪着说了两句,“小傅主任是能者多劳,不过她是不是还没组建家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