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第373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只是这病入膏肓的人,却是怎么都救不活的。

“虽说是嫁过来的, 不过也就是说得好听,谁家乐意把闺女嫁给一个病秧子,肯定是贪图些什么。”

她被娘家卖了,也懒的再回去。

虽说丈夫死了, 不过婆家这边对她也挺好,公婆和小叔子小姑都是讲道理的人, 陈凤来把这边当家,平日里带着小姑子干活操持家务, 再就是跟着小叔子认字学习。

嫁过来前,她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

长缨亲自点人当秘书,欧阳兰自然也尽职尽责的做调查, “那你现在能看得懂文件吗?”

“差不多明白, 家里头刘明经常带着我跟翠翠听广播看报纸,给我们讲新闻和政策。”

刘明是红旗公社那边培养的青年干部。

曾经来市里参加过好几次学习班。

欧阳兰倒是对这个名字有印象。

不过没想到刘明没被提拔上来, 倒是他这位寡嫂被长缨给点了将。

“这样,那你最近先去办公室里跟着他们学习一段时间, 看看怎么处理电话和文件。”

倒不是欧阳兰太过谨慎, 总不能立马把人安排跟着长缨做事吧。

她一个从乡下来的,虽然的确有些见识, 可有些基本工作能力也得先培养起来不是?

陈凤来倒是对这安排没什么意见,离开公社时,刘明特意跟她说,到了市里听领导安排,要实在拿不准那就打电话回公社找他商量。

乡下人刚进城,还是来了市委大院。

陈凤来十分小心谨慎,毕竟这可不是家里的院子里跟小叔子小姑子闲聊,做事可得谨慎着呢。

长缨新点了一位秘书,这让整个大院都热闹起来。

作为市里的一把手,她工作忙得很就一个秘书的确有些少,只不过杨秘书对于自己的位置十分看重,院里的人也不敢随随便便去挑战他。

谁知道这冷不丁的来了个乡下女人?

“乡下女人怎么了,凤来姐远见卓识着呢。”陈彪对素未谋面的陈凤来还挺有好感的,一看就知道这是个有脑子的女人。

村里头凑钱弄饲料厂是最常见的做法,过去很长时间,金城市的一些小作坊不就是村民们凑钱折腾出来的吗?

但对红旗公社的社员而言,今年刚过上了点好日子,年底分的钱还没暖热呢就要交上去,社员们怎么想?

难免会有人觉得这是不想给大家分钱。

众口铄金啊。

这要真闹腾起来,最后毁了的是公社的名声。

如果跟银行借钱就不一样了。

一来欠了钱大家伙干劲十足——老百姓谁都不想欠着钱,那是债啊,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债务,而有压力就有动力。

二来嘛某种意义上也是响应市里的政策,实际上现在主动跟金城银行借钱的几乎没有。

红旗公社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第三,敢跟银行借钱办厂子,某种意义上也是魄力十足。

能够想到跟银行借钱,陈彪就能明白长缨姐把人带回来的用意。

毕竟,这市委大院里能想到这些的大概都没几个。

陈凤来乡下人怎么了,满大院的人又有几个城里人?往上数一数,不都是乡下泥腿子出身嘛。

当了两天干部倒觉得自己身份尊贵了。

陈彪觉得是得跟长缨姐提醒一声,回头开开会整肃一下队伍作风。

他这几天跟着周副市长忙军属扫盲教育的事情,四处跑都没怎么碰到长缨。

来到办公室这边正好遇到长缨在打电话,“那成,要是你那边忙完了那就有时间过来一趟,我也想跟你讨论一下新厂区建设的问题。”

新厂区?

还讨论。

陈彪顿时意识到电话那头的人是谁,瞧着长缨放下电话,小青年搓了搓手,“苗花要过来啊。”

“嗯,章春华那边正在建厂,差不多到明年四五月份就能开工生产,她想来这边讨论新厂区建设的事情。”

首都那位大有来头的人物暂时不会找麻烦,但市里头当初的施压也让苗花挺不安的。

开设分厂,又是在金城这地界上,这成了她的不二之选。

陈彪笑了起来,“那正好,好些军属也都擅长做针线活,到时候安排她们去服装厂工作,比在食品厂更合适。”

这倒是句大实话,服装厂的工作的确是更方便入手。

“那边教育的怎么样了?”

提到这个陈彪挠头,“还行吧,反正周副市长来主持,他搞教育还是很有一套的。”

他就不擅长应对这局面,所以能推脱还是得推脱,关键时刻脸皮得厚。

“如果新建服装厂的话,长缨姐你觉得在那边合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