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丁悠摸了摸小脸,低喃:“干娘,我们现在只能依仗太后娘娘。千万不能两边都得罪,不然就等着掉脑袋。”
“可娘娘她肯定是要你——”
“先想办法拖延吧。”丁悠晃了晃包着纱布的双手,道:“暂时先说伤得严重,需要养伤。”
“那以后呢?”
“伤口化脓,需要继续养着。”
秦嬷嬷皱着眉头,道:“这总归不是长远之计。”
丁悠轻拍她的肩膀,低声:“不怕,机会是需要等待的。先暂时避着,以后再慢慢想办法。”
秦嬷嬷看着她灵动的黝黑大眼眸,终于还是开口。
“闺女,皇上虽然瘦弱了些,可他……也许不像表面上这般。干娘觉得,你还是要多跟他亲近。”
丁悠转一下眼睛,道:“我不明白他跟太后的关系,糊里糊涂的,去了肯定就跟您永别了。”
秦嬷嬷眉头微蹙,想了想,觉得兹事体大。
“干娘在宫里几十年了,不敢随意去知晓太多事,小心为主,忠心耿耿。”
丁悠听出来了,扯开笑容。
“干娘,如果为难的话,那就不要说。我知道,您都是为我好。”
“现在悄悄告诉你,也是为你好。”秦嬷嬷慈爱看着她,微笑:“做母亲的,什么都想儿女好。虽然你并非我生,也无缘养你,可这段日子,我早就将你当亲女儿了。”
丁悠泪光闪烁,凑了上前,依偎在她肩膀上。
秦嬷嬷压低嗓音,细弱如蚊。
“季高祖开创阑国的时候,为了怕日后子孙争夺皇位,下了一道遗诏:皇位只能由皇长子继承,立长不立贤。”
“国家四方安稳,皇室渐渐繁荣起来,到了先帝这一代,一共有十三位皇子和十一位公主。先帝在位多年,太子殿下体弱多年,太子妃生下皇长孙后,太子殿下去世了。”
“太子没了,其他皇子一个个争起皇位来。皇上是皇长孙,先帝很是疼爱,将他托付给太后娘娘,也就是当时的柳贵妃教养。”
“柳贵妃待皇上不咸不淡,一心要帮亲生儿子九王爷夺位。她对先帝殷切有加,表面上假装对皇上疼爱不已,最终赢得了先帝的龙心,受封为皇后娘娘。”
“很快地,柳皇后的娘家势力大涨,娘娘的亲弟弟也当上了宰相大人。柳家配合皇后,一同支持九皇子争夺太子之位。十二位王爷,各自拉朝中官员,结党营私,朝政大乱起来。”
“这些官员中,也不乏有忠贞正义之士,不愿依附党派,劝皇上仍遵从季高祖遗诏,立皇长孙为太子,安稳朝中局势。先帝忧思过度,不久后便病倒了。”
“先帝一病,各位王爷郡王,甚至包括好几位公主殿下和各位老王爷,都先后加入了皇位之争中,一时间朝局动荡,京城甚至内乱起来。”
丁悠忍不住蹙眉问:“就是十年前的宫变吗?”
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软弱青帝(三十九)
秦嬷嬷轻摇头,低声:“宫变是在后来。”
“各派势力打来争去,大鱼吃小鱼,十二位王爷先后死去九位,公主和驸马也死去好多个。直到最后,只剩九王爷和皇后的势力最大。”
“就在这时,先帝的太傅蒙一水在御书房发现了先帝的遗诏,联合几个耿直正义的大臣,将遗诏公开。原来先帝是要立皇长孙,也就是皇上为帝。”
“不过,皇长孙当年只有七岁,先帝的遗诏中特意点明,让皇后娘娘和九王爷扶助皇长孙登基,兵权继续由太傅之子蒙田大将军掌管。”
“先帝让九王爷辅助皇上打理朝政直到他及冠,局时封娘娘为太皇太后。不过,九王爷势力滔天,故意说皇上是娘娘教养长大的,跟他更像是兄弟,将娘娘封为太后,自封为摄政王。”
“蒙太傅见形势对皇上不好,跟蒙田大将军和几个大臣,带领一队兵马进宫,发动宫变,逼九王爷必须服从先帝遗诏,撤去摄政王之位,辅助皇上到二十岁
分卷阅读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