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柳湖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节 没有人敢与她应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二节 没有人敢与她应战

令渔人们没有想到的是,批判会后黄春江不仅没有消沉,不仅没有牢骚,反而发动群众继续给他提意见。他态度诚恳地表示:群众对他提出的意见都很中肯,虽然上纲上线,但都是出于爱护之心。就像父母打骂儿女,打是喜欢骂是爱。

黄春江从群众的意见中受到启发教育,一次次地诚恳检查。每次他作完检查。多数群众都表示让他过关。他每次作完检查,接着就安排部署春柳湖的工作。

群众对他的安排没有打反口的,没有不听的,尽管卜思源、卓有德等个别人心里不服,但面对强大的群众力量,也不敢表露,只好表面服从。

春柳湖的渔民批判黄春江毫不留情,但别人要批判黄春江,渔民们是绝对不允许的,是坚决要捍卫的。

沧港公社召开万人批判大会,重点批判龙寿县委书记严东华、县长何秋爽,由县委常委兼碧莲河党委书记杨联民、县委委员、沧港公社党委书记贺挥帆、春柳湖捕捞大队党支部书记黄春江陪斗。

本来对严东华、何秋爽的批判仅是工作层面的问题,上纲上线,也就是个路线错误。作为县一级领导,想不犯路线错误很难。可以说县级领导没有不犯路线错误的。因为县级领导夹在基层群众和上层领导之间,其责任就是上传下达。如果对上层的决策指示不原原本本的传达贯彻执行,那就是失职渎职,那还要你县级领导有何作用呢?县委书记、县长只要有一次这种行为,就肯定被免职。

其实群众也理解,只是平时心里积有怨气,这回上面给了发泄的机会,就像满河的水开了闸门,不泄出去那才是不正常。县级领导对群众的发泄也能理解。共产党人从来就不怕批评。可以说共产党是在批评声中成长成熟起来的。一场群众运动来了,没有群众站出来积极说话,那还算什么群众运动。群众运动没有群众出来说话,那就说明共产党彻底脱离了群众。所以,严东华、何秋爽对群众提的意见都是持积极接受的态度。

由于卓有德暗中散布传单,揭露严东华冒充烈士詹乐贫的儿子,捞取政治资本。有人抓住这一点,对严东华进行无情批判和严厉攻击。就使得群众批判大会跑调走样了。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严东华不仅不冒充烈士的儿子,而且处处回避这一点,其父牺牲时他不到两岁,名叫詹中华,地下党组织为了保护他的安全,不让四处搜捕他的反动派发现,改随母姓,取名严东华。

他走上革命道路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组织上和他父亲的老战友,特别是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帅孟奇、还有文仕桢等都要他恢复本名,他坚决不同意,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不想背负父亲的光环赢得组织的信任和人们的尊重,而要靠自己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实践成果立身社会。

所以他没有恢复原名。

了解他身世的人,每当要在公开场合介绍他的身世时,他都会立即阻止。因而与他在一起共事的同志都不知道他的特殊身世,不知道他就是詹乐贫的儿子,都把他当做一个从普通农民家庭走出的农村干部。

有人逼问他是不是烈士的儿子?

他回答:

“是与不是。我都没有回答的必要。”

于是,他遭到更加猛烈无情地批判,给他勃子上挂一块沉重的黑板,太阳底下批斗,连续四五个小时。

他勃子被铁丝勒破了皮,红肉翻翻。他为了减轻苦痛,第二天上台接受批判前,他就换上一件厚棉衣,铁丝挂在棉衣领子上。

有人发现后,批判他是狡猾的狐狸,把他的棉衣领子竖起来,铁丝依然挂在流血水的脖子上。

这事传到了杨惠橘耳朵里,她一个晚上思前想后没有入睡。

雷耀湘问她为什么不睡。

她回答一句:

“只有你们男人才没得卵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