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秋沉默了几秒,突然咧开嘴从兜里掏出了一张名片,递给李郁泽:如果你以后都在我家点外卖,我就不告诉任何人,你其实不是一个天才。
方昊川现在想起李郁泽便秘的表情还要拍手大笑。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吃得都是贺知秋送来的外卖,理所当然,贺知秋跟李郁泽也越走越近。
只是后来,贺知秋不见了。
方昊川问李郁泽他们是怎么重逢的,又问李郁泽,现在的贺知秋变成了什么样?
李郁泽开始说没变,过了几秒又说他变了。
变得跟他生疏了,也变得跟他客气了。
变得不再叽叽喳喳地跟他讨论如何表演,变得成熟了很多也内敛了很多。
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人在经历那么大的变故之后,还能无忧无虑的像个少年。
所以李郁泽急着让他来到身边,却不急着让他做出改变。
对了。李郁泽说:我今天过来是想问你一件事。
方昊川说:什么事?
李郁泽说:《平沙》那部戏的制片方有没有找过你?
《平沙》?方昊川说:有啊,他们不是把卫晟换了嘛,前几天给我打电话想联系高奎,但是让我推了。
为什么推掉?
方昊川说:高奎已经连轴转了半年多了,上个月就跟我说眼下这部戏结束了要休息一段时间,就算让他接他也不会接的。
李郁泽说:但这部戏的剧本确实不错。
方昊川审视了他半晌:能听到你夸一个剧本不错,还真是不容易啊?
难不成是你想去拍?方昊川猛地醒悟过来:贺知秋去试的那部戏,不会就是《平沙》吧?
李郁泽说是,但又说:不是我想拍,你知道我不喜欢接这种周期很长的工作。
那是?哪怕从小一起长大,方昊川还是摸不透李郁泽在想什么。
李郁泽看了眼时间,贺知秋那边快结束了。于是起身拍了拍方总的肩膀:我劝你还是让高奎接下这部戏,你如果帮他推了,就是帮他推了一个视帝。
但是
你不相信高奎会因为这部戏获奖?
当然不是。方昊川说:高奎的实力我当然相信,但我不相信你会突然这么好心。
他狐疑地看着李郁泽:不会是因为贺知秋有可能要加入这部戏的拍摄,所以你想让高奎参演,帮忙照顾吧?
李郁泽拿着车钥匙出门,临走前说:那我何必不自己去演?
我真的只是单纯的,为了高奎好。
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贺知秋从十八楼下来的时候,李郁泽刚好把车停在他的身边。
等他上车系好安全带,问了句,怎么样?
贺知秋说还没出结果,如果初试通过的话,过几天还要再来进行第二次试镜。
《平沙》这部戏正如李郁泽所说的,剧本内容确实不错。权谋正剧,也难得在配角上想要启用新人。
再加上男女主都是圈内的一把手,虽然高奎是否出演男主这事还没定下来,但是制片方已经放出了风声,有意请他参演。
不管是不是遛粉,反正遛了一波圈内的新人,导致配角方面初次选角就挤破了头,光是递资料的演员就有上千个。
今天过来试镜的不多,其他的还要分批次过来,说是海选也不为过。
贺知秋对自己的表现不能说完全满意,但至少没有紧张。他试了两个角色,一个有点把握,另外一个完全没有。
但没有把握的那个角色他却很想尝试一下。
虽然是一个心机深沉的反面人物,但却有很多情绪上的表演,对他个人来讲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徐随当时让他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众多配角里挑选一个作为备选,他第一时间就选择了这个角色。
但徐随看了看,还是推荐他重点准备男三号。
一是男三的戏份很多,在这种长篇巨制的年度戏里面刷脸,绝对是吸粉的最好时机。
二是男三的人物性格讨喜,跟他之前出演的那部自制剧的苦情男二相比,高下立判。
而且对于一个新人来讲,并不是非常推荐一上来就出演反面角色。
演的出彩就不说了。
万一没演好呢?
毕竟第一印象尤为重要,虽然很多人都在说角色表演不上升演员本身。但总是有那么几个拎不清的,直接把演员本人带入到角色当中,从而形成刻板印象。在没有更加优秀的作品出现之前,这种不好的印象是很难转换过来的。
再加上如今的网络环境很差,如果这个新人的心理素质不佳,那基本上就断送前路了。
徐随把这中间的利害关系说得清清楚楚,更明确地表示,他既然签了贺知秋,就是希望贺知秋能红。
毕竟红了才能更好地实现他的演员梦想,红了才能接到更多他想要演的角色。
名利双收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不然光凭梦想,吃喝都顾不上了,还谈什么表演?
徐随这话虽然现实,但贺知秋知道他是为了自己,前段时间也非常积极地准备男三的试镜。
试镜结束,空等了两天没有消息。还以为这次黄了,谁知第三天傍晚,贺知秋接到了徐随的来电,通知他准备第二次试镜。
要试的角色不是男三号,而是他选得那个没有任何把握的小反派。
一时之间,也说不清到底是得偿所愿,还是事与愿为。
徐随斟酌了一下没给贺知秋推掉。
毕竟能在这部戏里面得到第二次试镜的机会非常难得。
如果贺知秋真的能演好,那他之前所有的顾虑也不足为惧了。
晚上九点半。
贺知秋下了表演课,从公司里走出来,先去马路对面的饭店打包了两个菜,又赶着最后一趟公交车回到了李郁泽的家。
家里黑漆漆的没什么动静,贺知秋换了拖鞋,打开客厅的灯,站在楼梯口歪着脖子往上看了看。
二楼的小夜灯亮着,李郁泽应该还在睡觉。
只是不清楚他这个时间睡得是什么时候的觉?不早不晚的。
贺知秋上楼敲了敲门。回到厨房把打包回来的饭菜倒在盘子里,放进微波炉加热,又随手打开冰箱看了看,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两层泡面。
按照惯例,这些泡面每天都会少一包。今天的那包已经没了,用过的泡面碗直接丢进了洗碗机。
在贺知秋的印象里,李郁泽一直热衷于各种快餐食品,并不是他对于吃不讲究,而是他不会做,又不想请别人去家里做。
上学的时候尤其严重,基本每天都要点外卖,贺知秋跟他不熟的时候还给他拿普通的餐盒装,后来熟悉了,都是给他用自己家消过毒的碗筷,这样多少卫生一些。
后来他点得次数越来越多,贺知秋就连碗一起送给他了。
这次重逢,贺知秋以为他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