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古代搞基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5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什么后续问题?以前的那些传染病为什么能传染的那么广,还不是没有人去收敛那些尸身。

只可惜,那些带有病源的身体,哪怕埋进土地里面了也不会消失掉。

除了用高温对那些东西进行覆灭。

赵燕歌指骨轻扣桌面,正在想着各种对策的百官们渐渐安静下来,赵燕歌道,“在大秦全国各地修建火葬场吧,对大秦百姓们的尸体进行死后焚烧。”

文武百官们全都惊讶的睁大眼睛,对赵燕歌的话感到万分震惊。

毕竟大秦讲究入土为安,以土葬为主,火葬在某种意义上,对他们来说算是一个酷刑了。

有个刑罚名叫:挫骨扬灰,说的就是火葬了。

“陛下,这样会不会不太好?”他们知道的这是为传染病源善后,不知道的还以为陛下性情大变呢。

“你们先听我说,土壤并不足以把那些病源给杀死,只有极高的温度才能把他们身上的病源给彻底覆灭。”

“至于火葬一类的,当然也不能直接用病情善后这类说法,这容易引起百姓们的恐慌,我们需要委婉点。”赵燕歌道。

毕竟传染病还没有来到他们大秦境内,他们不能先自乱阵脚了。

赵燕歌当即就写了一份文案,让文武百官们眼睛不由一亮,道,“这个说法好,既为了百姓们着想,又能让百姓们不再抵抗火葬一事。”

“那陛下,我们以后有棺木什么的,可以不用选择火葬吧?”其余还想着自己未来土葬的官员们说道。

“这是自然,火葬一事并不强迫人。”赵燕歌道。

百官们松了一口气,毕竟他们生性传统,有实行土葬的资本,未来能土葬还是土葬吧。

很快,就在大秦三支外贸队伍汇合返回大秦时,大秦的民报上颁布了火葬的建设一事。

真正的理由当然不能出现在报纸上,赵燕歌走的是煽情路线。

在土葬大肆盛行的古代,并非所有人都能买得起棺材板的,也只有帝王贵族和有钱人能够享受的到风光大葬的滋味,世间大多数的百姓们连口棺材钱都积攒不下。

更甚者,大多数人还把能买得起一口棺材的事情当做有能力的资本,活着的时候把死去要用到的棺材给抬回来家安置好,让看到的街坊邻居们满眼的艳羡。

有棺材的都还算是好的,事实上大部分的百姓们死后基本就是一个席子一裹,儿孙们帮他们把安葬的地点挖出一个大坑来,就那样填土埋葬,再刻上石碑,这种情况都能算得上是待遇良好的。

没有儿孙帮他们安置身后事的人们有街坊邻居帮忙,而在秦统一之前,大多数的百姓们都是一张破席子一裹,送去山林边缘,把尸体送去给野兽进行啃食消化,那个地方被百姓们称之为乱葬岗。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