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做农场主的那些日子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我做农场主的那些日子里——洛娜215(74)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在小李助理口中,许医生虽然有点毒舌(可能也不是一点),但做医生他无疑是非常认真的。当年老村长因劳累突发脑溢血就是靠着许医生处理得当才把人从阎罗殿给拉了回来,而且还没留下什么后遗症,老先生现在还能遛鸟下棋跳广场舞就是铁证。

不过虽然对许医生医术很肯定,但小李助理也不太确定他是否愿意收下小岏做学徒,为了避免尴尬,他主动揽下了去牵线的事。

刚刚他终于发来了消息,许医生愿意见见荀岏。

不聪明的话我可不要。这是许医生的原话,不过被小李助理给瞒下来了。有个中间人的好处就在这儿,一个优秀的中间人可以靠着自己的语言艺术圆满地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

因此,一直到站到小锦村村诊所之前,夏东篱都是怀揣着和当年送大米去狗狗学习时候一样的心情。

既担心老师太凶,孩子被欺负,又担心老师不够严厉,孩子学不到东西,特别矛盾。

就在他深吸了几口气,拉着荀岏想要去敲门的时候,他面前的诊所大门忽然打开了,穿着白大褂的男人正好走出,他手上捏着一袋盒饭,明显是出来丢垃圾的。

男人一看夏东篱这架势便眉毛一挑,将垃圾随手放在门口后,他双手抱胸有些轻佻地看着这个没有再来复诊的病人说:小伙子,找男朋友也是需要腰的哦,

夏东篱:???

第91章

夏东篱上次来村诊所的时候是被小李撑着的,他痛得迷迷糊糊的,也没注意到诊所的具体情况。刚才来的时候因为紧张他没仔细看,现在小岏被许医生带进去测试了他才分神打量起这个地方来。

小锦村村诊所外表看上去是一个传统的北方小院,就是墙壁被刷得雪白,外墙上还画了代表医院的十字。

如果要说什么异常的那就是小院门口挂了两个门牌号。

哎呀,没办法。注意到夏东篱的事情,小李助理笑嘻嘻地解释道,许医生有两个证,不能挂在同一个地址,但如果分两个房呢,他一个人也不好来回跑,所以我们就给他安了两个门牌号,这样也方便些。

夏东篱木然点头,给小锦村如此活络的解决方式点了个赞。不光门牌,诊疗室其实也分了两间。

为什么夏东篱会知道呢?

因为许医生在两扇门上画了图,一扇门上画着一个人,另一个画着一头牛,画得十分形象,保证病人不会走错。

顺便说一句,刚才许医生是从牛门走出来的。

除了两扇门之外,上头还挂了一小牌子,写着就诊时间。

人科是上午八点到十一点,兽科则是下午两点到四点,急诊不论,还写了个手机号,显然是怕病人紧急情况找不到医生。

从这点来看,许医生的确是挺负责的。

你别看外头这样。小李助理见他在打量院子凑过去说,其实许医生可讲究啦,他那病房里头光消毒设备就买了好几台,紫外线臭氧消毒水都有。

而且因为怕动物身上的传染病传给人,他每次出入都要换衣服消毒,所以后来就分了时间。小李助理一边说一边摊手,村子里的人也知道这事,除非急诊,尽量都在对应的时间里面来找人,免得他又换衣服。

夏东篱恍然,他看了看两扇紧紧关着的门,莫名生出了点敬畏来,但同时也更担心被拉进去的小岏了。

许医生到底要考小岏什么?

然而对于他的这个问题,小李助理也表示无法解答。

就在刚才,小锦村的这位镇村之宝调侃完夏东篱之后,趁着人还在呆愣就将荀岏带走了,名曰考试。

但问题是荀岏在医学上一窍不通不说,他目前的知识储备量也就到了小升初的程度。虽然在夏东篱看来这学习速度已经够惊人了,但在不知情的人眼里估计就和文盲没什么区别。

夏东篱感觉自己就像是陪孩子来参加自主招生的老父亲一样,除了担心孩子考不进之外还要担心会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那叫个焦躁哦!

小李看着来来回回摩擦地面的夏东篱叹了口气,他搬了一个长条凳示意夏东篱坐下:别担心啦,许医生知道轻重的,而且小荀跟许医生也是见过的,他知道小荀的情况。

见过?夏东篱微讶,他和荀岏几乎片刻不离,但在他的印象里,两人并未见过面啊。他搜索记忆无果,露出了点疑惑来。

我们小锦村就这一个医生哦。青年摆摆手拉着人坐下,你刚捡到了小荀的时候,就是许医生帮忙处理的伤口,也是他做出小荀失忆的预判,然后建议警方把人送去省医院检查脑部的。所以许医生很清楚小荀的情况,他是不可能出一些很难的题目来考验小荀的,应该只是问一些基础常识的问答吧。

见夏东篱的表情明显放松,小李助理忙分散他的注意力:倒是你,你那院子弄得怎么样了?

有些数目了。夏东篱说,我打算再种些牧草吧,地里的这批山羊豆过段时间就可以采种,正好能赶上夏播。另外的话我准备种些油料作物,比如向日葵,芝麻什么的,还有荞麦。

夏东篱点开了自己手机里的一张图片放大后递给他。小李助理接过来一看,上头以夏东篱承包地的地图为蓝本,画着整整齐齐的方块圆框,框内还写着植物种类、喜光与否、开花日期和结果期等信息,显然是做足了功课。

夏东篱晃了晃腿:我之前认识了一个人,他建议我先去做一下土地评测,看一下土壤里缺乏哪些有效成分,还有有机物微生物什么的。省农大就有做,我今天刚把样品寄出。一周后大致的报告能先出来,不过微生物什么的要更久一点。

土壤检测后,我现在定下的农作物种类可能要做相应调整,所以我准备等检查报告出来之后再去购买种子。

反正今年的播种季是赶不上了,夏东篱倒也不急。

而且虽然播种赶不上了,但土壤以及肥料还有硬件的准备倒是可以先做起来。他有些美滋滋地说道:我早上刚接到的电话,我的多功能堆肥机已经发货啦!

嗯?

小李助理侧目,怎么突然就多了多功能三个字?

呃,正好我下单后没多久他们说有产品升级,夏东篱的眼神漂移了下,然后他们说只要我能帮忙提供下数据照片什么的,就可以免费帮我升级到新款我没有被骗啦!

小李助理的眼神太明显了,夏东篱想忽略都忽略不了,他搓了下鼻子:当时我买净化器的时候他们就提出这个建议了,我当时嫌麻烦没答应,这家公司还挺注重客户反馈的

不过后来因为对净化槽确实很满意的缘故,夏东篱还是写了个500字的评论并且配图提交了上去,结果第二天一刷就看到自己的评论信息被挂到了宝贝详情里,而且还是主推页面。

之后的增压器也是如此,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的业务都是小老板谈下来的关系,但从企业反馈来说,对用户体验可以说是非常重视了。

这次的产品革新也是增加了一个生态育肥格,其实和夏东篱的蚯蚓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用昆虫来改良土质,同时收集有机肥,但那可不是一个蚯蚓箱的规模,而是长达三米的一整个半敞开抬高于地面的平台。

当然单单只是这样也谈不上创新,龙九的公司是建造了一个温度传递装置,用它可以将堆肥箱内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引导出来,从而提高生态育肥箱的温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