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丰年是个好脾气的人,面面俱到,事事细心。这种不要求对方必须按自己想法去做的行为,让苏苗苗觉得挺好。实际上,她在看到厨房的时候其实就彻底心动了,一个厨师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的存在!于所以,对于杨丰年的话,苏苗苗一直没吭声,既然对方没说死,那么她也没必要表现出自己的迫不及待。可以等一会儿单独和王小麦说一说,毕竟她们到现在都没来得及谈条件。
王小麦似乎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在杨大舅简单介绍完屋子后,便推着他往外走,说她得收拾东西了。
“好好好,舅走了,你们俩把门锁好了,有啥事儿喊一嗓子咱都能听到,但晚上可不许自己偷偷跑出去啊,明儿一早等我喊你们一起去上工。”杨丰年在走出门口时还不忘嘱咐。
“知道了!”王小麦边答应边把院门锁上了。
几分钟后,王小麦和苏苗苗坐在屋里的炕上,都在等着对方开口。王小麦是踌躇不决,苏苗苗则是坐等砍价。
最后,还是王小麦先开口了,她说:“苗儿,你……你就放心住在我这儿吧,除了口粮你自己拿外,其他的,你啥都不拿给。”
苏苗苗:还有这等好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
重要的事情放在开头讲:以后更新改到上午9点啦,因为审核太慢了,总得一两个小时。之前我其实挺纠结发文时间的,但想了想,真的写的好的话,啥时候发都有人看,写得不好就算是人流看文量再多,也肯定没人看的。所以还是要笔耕不辍,让文笔进步,自我强大!
其实现在的粗粮真的挺好吃的,磨得比较细,做发糕啊、贴饽饽啥的都很好吃。不过那年代人们就不行了,因为主食就是它,而且那时候粗粮加工的效果没有现在这么细。我家现在的玉米面儿什么的,里面都是掺了豆面儿的,吃起来一点都不苦,但那年代肯定都是粗加工,甚至不加工。六十年代闹饥荒的时候,更是根本不加工,有啥吃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