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系列的实施,全都是在暗中进行的,这也是苏苗苗计策中的一环。
——麻痹对方。
苏苗苗成功地让他们以为自己已经是穷途末路,为此,她甚至暂时放弃了自己粮油的销售线,只为了让这两个厂子完全放松对自己的警惕。
而这个时候,就是她实施计划的最佳时间!
实际上,已经通过周边铺货,把之前买地办养殖场、承包种植大豆的钱都赚回来,并且还重新充实自己小金库的苏苗苗已经根本无所谓首都这片市场了。
但,不争馒头争口气。
苏苗苗自认为从始至终她对于这些国营厂子就没有国想要赶尽杀绝的念头,她从不介意与他们和平共处,各自经营自己的生意。
之所以还要再回到首都,完全是因为苏苗苗自己就咽不下这口气。
要是说公平竞争也就无所谓,但后面两个厂故意散播谣言,想要动摇苏苗这个厂子之根本的行为,却是真的惹怒了她。
这是一种多么无能的表现啊,因为别人的产品比自己的好,因为别人经营厂子的能力比自己强,就要用这种卑鄙的方法来试图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苏苗苗是如何也不能苟同的。
所以,首都这里的市场,苏苗苗要定了。
——
一个品牌最重要的,就是在消费者心理留下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让他们在需要进行采购的时候,能在第一时间想起这个品牌。
而苏苗苗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时间,最令人信服的办法,来让她的梧桐食品,成为人们心目中,位列第一的食品品牌。
这,也是她之所以找到电视台的原因。
八十年代初,电视机的普及还在缓慢推进中,但只要街坊四邻家中,谁家能有一台电视机,那么这个家庭,一定会是这条街上最受欢迎,也最热闹的地方。
在还没有广告,这一宣传概念的年代里,苏苗苗应该是第一个找上电视台,说要给他们投资的人。
“苏厂长您确定要给我们电视台投资一批新设备?”
苏苗苗点头道:“当然,只要你们能够和我签署一份二十年的合作合同,并在每天的新闻联播开始前播放我要求的广告内容就可以。”
电视台的负责人在听到新设备的时候,就已经对这个合同有所意动了。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在未来会有多少企业花比这一套设备还要多许多许多倍的钱,只为了抢占这新闻联播前几秒钟的广告时间而抢破脑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