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末世重生:我爱种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2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25章 票据制度开始 票据制度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着, 虽然外面是一片细雨朦胧,但是在这个末日第二年里,穆清他们这一大家子的日子过得还算是很不错了。

至少,他们没有像是上一世那样, 过得生不如死, 最后散尽家财, 只能靠着体力度日。

这一世,他们至少有了稳定的收入, 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大家都算是有了保障了,就连君家这一世,都是活了下来, 而不是实在了那一场大地震中,并且过得也还算是很不错了。

新年伊始, 大家都还没有从喜悦中脱离出来, 毕竟穆清家里的日子和以前相比也是没有太大的变化的, 甚至还比以前的农村条件好一些的。大家对于现在外面的艰难其实还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

而现在外面的日子其实也没有那么难过, 总的来说,大家还是过得下去的, 不至于像是上一世那么多年以后活不下去的样子的。

新年的这一个月, 国家还是给大家了一些欢愉的时间的。至少穆清知道,这一个月过去之后, 就要开始实行票据和配给制度了,那个时候才是真的艰难了。

这个时候, 大家兜里的存款早就掏空了, 再守财的人,也是把钱都换成了粮食的。

穆清猜测,这可能也是到了现在才实施这个制度的原因。毕竟银行卡里面的钱, 也很难出台兑换粮食的政策的。

而到了现在卡里还有大笔的钱的人,不是傻子就是抱着最后的希望准备炒的人,这种人国家也并不想要管什么的。

所以,在二月初一这一天,在颁布了新的票据制度之后,大家适应的很良好。特别是,在之前的几十年,大家本来就是用的票据制度的。

而那个时候的人,现在因为生活条件的提升,都活了下来,在末世前还是很多人给儿孙子女们讲述以前的历史的。

也因此,大家对于票据制度这个新玩意儿,都不能算是新玩意儿了,接受的很良好,一些基本的也都十分的了解。

而现在的人们就更加的羡慕有正式工作的人了。

毕竟,每个月的口粮和各种供给不是说着玩儿的,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在手里的,是看的见得。

这个时候,要是家里有一个人在政府工作,那么就得恭喜你了,很荣幸,你这一份工作,基本上是可以养活家里两到三个人的。要是孩子的话,那么四个也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这里的养活不是说吃的饱饱的,而是说维持着一个饿不死的状态罢了。这个年代,你还想着要吃饱的话,那么就是你不懂事了。

就算是你有这个想法,那么你的家里人都是会说你的。

当然,这个想法在穆清家里是没有的,至少目前来说,大家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还是相当到位的。

每天的乳制品还有各种蔬菜、水果和肉类都是管够的,根本不用担心不够吃的问题。

而现在,穆清家里有三个人都在政府工作,每个月可以领到100斤的粮食,当然,这个粮食并不是说就是以前的那种好的粮食,而是救济粮。

什么意思呢,就是国家给你发什么,你就吃什么,总比那些吃自己的人要好得多,至少一家人不至于饿死。

而另外,除了君昭的话,家里还有两位老人,然后两个孩子。

平时的话,两个孩子都去上学,家里其实也就是两位老人了。家里的活计也都是很忙,要不是最近身体越来越好,可真是能让他们累的不轻的。

君家的人在的时候还好,大家有事情就一起做着,也不那么累,毕竟人多啊。但是君的四位老人一走,家里的活计就落在他们自己身上了,怎么着也是不够做的。

其实穆清也想过要不要让君家的人住过来,但是想了想还是没有提,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时候。这个时候的天气已经比较没有那么难耐的炎热了,至少他们待在自己的家里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让他们住在穆家,反而是没有那么好了。

至少,她就知道,虽然穆姥姥和穆姥爷也没有说什么,但是他们对于君家的人心里面其实没有那么欢迎。至少对于君家的人他们的消耗,两位老人的心里是很不舍得的。

毕竟,那些蔬菜水果不吃,不是说就是浪费了,而是完全可以做成脱干的水果干和蔬菜干,营养成分也基本不会流失什么。对于经历过灾荒年的老人来说,粮食就是他们安心的底线,再多都是不够的,毕竟要是没有稳定的产出,怎么可能会放心呢。

而幸好,家里的产出因为刚开始穆清因缘巧合的种植了高产的作物之后,即使是这么多人一起,也还是有不少的盈余,也算是宽慰两位老人的心了。

而穆清呢,她也不想逼着自己家里人接受君昭的家里人,她这辈子对于君昭是有责任的,但是对于君家的人只是想着力所能及罢了。现在这个社会,谁也不敢保证就说家里的粮食是足够的。

要是自己没有空间这等神物,那么也是没有安全感的。所以对于家里的人的想法,她是很理解的。

只不过,她不想解释,好多的事情也很难解释,她也不可能把空间的事情告诉家里人,这就是一个矛盾点。这样就注定了,她只能做决定,但是不能解释。

这样也让家里人更能接受吧。

家里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雨水也一直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呢,外面想要找到什么吃的是更加的不容易了。但是即使是冒着大雨,人们也都愿意出门寻找食物,实在是找不到食物,哪怕是捡到什么有用的东西给政府,然后还点粮食也行啊。

当然,现在虫子也少了,大家靠着抓这个挣钱的也都改行了,之前捞了一笔的,现在很多都想办法进入政府了,哪怕是临时工也是好的,至少自己饿不死。

而穆家,他们在这一场变革中,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只开了一个小会。他们的食物来源也不是靠着政府的工资的。

要是靠着那点儿工资,他们怎么可能生活的这么好,养的白白胖胖的,还能让子女念书上学,这可不是一笔小的花费了。

只不过,即使是不靠着政府,但是他们也不准备太出头,政府发的粮食也不准备拿出去跟别人换东西。现在已经末世一年了,大家的心理早就起了变化了,谁家的粮食多谁就是老大。

而穆家无疑是着附近最出名的人家了,而华夏人一直信奉闷声发大财的理论。也相信人怕出名猪怕壮的道理,现在就连穆妈每天都会故意将自己弄得脏一些,虽然现在水是不缺了,但是洗漱用品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然后家里人吃的饭,至少是带出去的,都没有那么打眼了,最多是肉夹馍这类的。当然,着除了穆清的伙食的,毕竟她的单位特殊,大家的待遇都是极好的,也就不存在太大的差别。

而穆清呢,上辈子苦了十年,这辈子自然是不想要再吃苦的,自然也没有反对大家的意见的。

第126章 新任务来了 穆清犹豫了

穆清最近的日子过得很是清闲, 在单位里,工作并不忙。家里的事情也都不用她操心,这简直就是神仙日子了。

上一次他们出去探洞之后,单位里面其他人就十分忙碌了, 穆清猜测应该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基地。

末世以后, 很多人都转移到了地下。生活在地上的人, 要么就是真的社会底层的人,要是就是有一定家底的人。

很多的人还是选择生活在地下。只不过, 地下的生活并不是美好的生活,只不过在地下不会被饿死,有临时的工作, 只能活下去罢了。

穆清也从孙晓静那边知道了一些事情,比如这些地穴以后的用处还不知道, 但是目前是用来作为科研驻所的。要是以后有了更多的空间, 那么转为民用也不是不行, 可是目前是不能公开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