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楼]权后之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117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红楼]权后之路作者:月下清泠

分卷阅读117

刘太后哀嚎一声。

“母后,我想问问皇兄,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呜……”

然而,这还没有完,再过一日,大朝会上又有御史弹劾承恩公管家不严,致使底下亲戚奴才为祸乡里,霸了人家一百亩地。原本一百亩地在勋贵之家真心不算什么,皇帝却龙颜大怒,在大明宫百官面前严厉训斥已经七十多岁的承恩公。

徒元义将承恩公的一等公降为三等公,罚俸一年,以警效尤,勒令京兆府按律严处,京兆府尹次日行动,就从严判处承恩公的亲戚奴才,三个直接涉案人在京都百姓面前公开判处狗头铡伺候,血溅当场。

此外,还令七十多岁的承恩公刘太后他爹再去上阳宫门口跪着思过一个时辰,他有负上皇老圣人的君恩。

此事满朝上下引起不小震动,承恩公府颜面扫地,连刘太后在宫里,这太后之尊更像大白菜了,至少她孝宁皇太后不怎么值钱。

说好的太后是后宫女人的终极没boss呢?还有脸再装病不?这是要真病了。

虽然这引得朝野非议,感觉皇帝刻薄寡恩还不敬老,但看皇帝脸色非常不好,显然承恩公是触及他的底线了,大家还不想去当出头鸟帮承恩公家。

杨皇后却是要庆幸她的娘家做事谨慎,父兄皆有其才,前世徒元义又承了他们的情,所以看到心尖尖身体没毛病的份上,没有发作到杨氏娘家。

杨皇后要留在慈仁宫侍疾,被夺了宫务大权,暂交吴平妃。

吴平妃看着皇后不得不派贾元春女史送来的凤印,心中不无得意。

她想着一个人要是过得顺利久了就会降低耐性,杨皇后正是如此。但想她当正妃也不是什么大气的人,那时王爷要是多宠她几晚,杨氏都会得个风寒什么的。

杨氏生了大皇子后,身体又一直虚弱,当年眼看着就要去了,没想到竟然活了下来,甚为王爷倚重。王爷一登基,就立杨氏为后掌管后宫,她以为自己怎么也能封个惠妃,没有想到封了一个她引以为耻的平妃。

杨氏也真是傻,原以为借邢氏气倒太后病重的事引起人伦礼法尊卑的压力给邢氏,也好面上让圣人说不出话来。

后宫若有礼法,前朝万贵妃,本朝甄贵妃又是什么人物,什么时候见着有皇后能压住她们?皇帝只有自持身份不想和后宫撕扯,他真和你认真了,谁受得了?留你是你还有用,真当有什么旧情呀?

吴平妃道:“本妃初代掌宫务,倒有很多需要劳烦贾尚宫的地方。”

贾原春(讳徒元义的“元”字)道:“娘娘看得上奴婢是奴婢的福气,怎么敢称劳烦?奴婢等人已经奉旨,将过往宫务账册整理出来,不日送到娘娘宫里,届时娘娘若有垂询传召,奴婢无有不言。”

吴平妃在闺中时就听说过贾元春,贾元春大她一岁,当时荣国公贾代善还在,贾元春身为国公府的大姑娘身份还高过她。

可惜荣国公一去逝,贾赦是个纨绔,又因他原配是石氏,仍石太傅之女,只袭了一等将军,而贾政得了工部主事的恩荫,贾元春的地位一落千丈。

荣国公去逝守孝,贾元春错过了那次大选,而她早被指婚给肃亲王当侧妃。而后一年贾元春小选进宫,跟过孝仪皇后,孝仪皇后来不及把她赐给养子廉亲王就病逝。后来跟了甄贵妃,但恭亲王可比贾元春小三四岁,甄贵妃有点嫌弃一直没有赐下。

在圣人登基时有恩旨二十二岁以上宫女出宫的,当时贾元春刚好符合,但是她去巴结上了皇后留了下来。不过,吴平妃不知道的是贾元春还向圣人告密义忠亲王唯一留存的骨血秦可卿想博个妃位,但是徒元义今生没有想通过后宫来达到掌权的目的,没有接这个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