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楼]大夫人的穿书红包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这保皇党的则得表示一下,圣上您老年纪也还不大,完全可以在过几年在立新太子。这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将来无论那个皇子登基,他们这些个心腹总不会再这么重用。尤其是现在还守着紧要位置的,将来肯定得让给新皇的心腹,所以倒不如让皇帝好好保养,最好万万岁那种。

内阁处理奏章的那些大学士快疯了,除了密折都得他们处理,但是谁见过这么多折子。他们还得尽心尽力的分类出来,这本是夸大皇子的,好,扔这堆;这份是想立三皇子的,好,放这堆。

一天下来,大学士们觉得自己的已经快疯了。奏章堆了整整五堆,夸大皇子和三皇子的平分秋色,最多。其次是歌功颂德夸皇帝的,当然这个是每一份折子上都有的,这还得让皇帝保重一下身体。最后是夸四皇子和夸六皇子的。

四皇子再怎么说也是个成年了,出宫开府了的皇子,居然沦落到跟还在宫里蹲着的弟弟比。这也就知道他平时得罪了多少人了,大学士们估摸了一下,这上书夸四皇子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四皇子工部的同僚。

大概是在大魔王手下干活不能不夸一下大魔王,以免被穿小鞋吧。某个不愿意透露名字的大学士猜想道。

负责从军机处往乾清宫搬奏折的小太监也表示mmp。本来他这活还是托了不少人情才从他干爹手里拿到的,既不累,又有体面,一天不过搬上两三趟也就罢了。

今天他已经搬五趟了,但是大皇子的那堆还没搬完呢。听大学士们说最少的那堆是四皇子的以后,小太监莫名对四皇子多了写好感,还是四皇子省心。

本来吧,你说这么折腾了,好歹真把太子立了,这样大家也省的斗得跟乌鸡眼似的,累点也就累点。

可是等太子也废了,昭告先祖也昭告了,跟着原先太/子党该贬官的也都贬了,该流放的也都流放了。大家都等着皇帝下诏书封太子,尘埃落定。

然后,皇帝他又变卦了!!还逮谁骂谁。

“大皇子敏而好学?朕看着就是书生之气,当不得大任。”

“三皇子母族有力?朕担心将来后戚干政啊?”

“五皇子有将帅之才?这恐怕是只有匹夫之勇吧?”

“四皇子……”算了算了,反正也没人夸他,不骂了不骂了。

朝中大臣看着自己推举出来的皇子们轮流着被骂,第一次不分党派有致统一的想道,太子,哦不,现在已经是忠义亲王了,为什么没造反成功,干掉这个倒霉皇帝。

诸皇子也十分忧郁,不是说好的谁被推举的最多,谁当太子么?现在怎么变成了谁被推举得最多,谁挨骂了。这跟说好得不一样啊。

而且更坑儿子的是,废太子即使是造反了,被圈了还能得个亲王,他们这些“老老实实”的儿子只能得个郡王位?

可别是想二立太子吧?除了贾赦夫妇以外的人想道。

贾赦和顾悕之都知道忠义亲王是坏了事的,可别人不知道啊。

更为重要的是,前朝就有过二立太子这种事情。跟现在的情况还特别的相像,都是太子是原配嫡出,又是都是皇后早薨,太子是打小就是皇帝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父子感情深厚。

然后再联想一下要是凭着今上原先的个性,有人胆敢跟着太子谋反,自家骨肉还可能给条生路圈起来,其他人怕是要诛九族吧?可这次,太子妃的母族算是废太子起事中出力最多的,可也不过就一个流放。

今上是想二立太子吧,肯定是的,自觉猜透了皇帝用意的大臣们决定给废太子卖个好,向皇帝上奏要二立太子。

自己的不孝子刚刚为着自己的皇位打算弄死自己,不过看在好歹是亲儿子的份上就圈起来了而已。结果有人说要不然咱把他放出来,我们重新再把他当太子好了。

这是你能忍?反正皇帝是忍不了的,可他是一个要当圣明皇帝的人,朝臣上个奏折就贬官这也太伤他的名声了。

算了算了,反正废太子是自个儿的亲儿子,骂亲儿子几句总没事吧。

废太子人在家中坐,他爹送的锅就从天上来了。明明都被圈了,还要被他爹下一道诏书申饬他结交朝臣。

废太子:???

好吧好吧,你不想立太子咱就不立吧,谁叫你是皇帝呢。大臣们也算是看出来了皇帝的用意,不就是不想立太子,耍着他们玩么?

好气哦,可谁叫人家是皇帝,自己又不能造反,只能忍了呗。

好不容易忍了下来,但是,隔天今上又来了一出,说是要开恩科。

早朝上皇帝说完这件事以后,站在前头的大学士们都想上去摸摸今上的额头,可不会是烧傻了吧?

大哥,恩科唉?今年是您老要重新登基还是咋地,又不是您要做六十大寿,开个恩科也就开了。

该不是您老觉着废了太子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情,想要庆贺一下吧?咱们的忠义亲王,废太子爷,该不是您亲生的吧?

更崩溃的是,开恩科不是只开个进士科就行了,你得从童生试开始的喂。

大学士们想想废太子这件事的后续还没处理完,这会儿又得选学政出去监考,出试卷什么的,崩溃的都想辞职不干了。

本来皇子们对学政这种好差事向来是会多争取几个给自己的门人的,但是今年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让人心力憔悴了,谁知道皇帝又会出什么幺蛾子。皇子们索性都放弃了这件事情。反而让顾慎之捞到了姑苏地界的学政差事。

贾家也有两个要备考的考试,贾敷和贾政。

他们两个虽都没有中过秀才,但好歹有了个国子监生的功名,倒是也不用再去金陵原籍赶考,只等着会试开始也就行了。

第61章

不知道宁国府那边怎么样,但是在荣国府这边, 已经有了会试备考的经验, 到也不用慌乱。

史氏是看着贾政这些日子的用功劲的, 对贾政这次会试充满了信心, 以往府试没中肯定是因为宝贝儿子长途跋涉没休息好,考官又眼瘸。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贾政是直接在京城待着考会试就可以了。史氏又特意差人打听了, 会试的主考官是文华殿大学士陈昂,这是出了名的大儒, 又是个刚正不阿的。

这么好的地理环境, 又是这么对贾政胃口的主考官, 贾政会不中?

史氏特意吩咐了厨房多炖些补品给贾政吃。人参肉桂,听说什么东西补身体, 就炖什么给贾政吃。

贾政在开恩科的消息出来以后, 肉眼可见的胖了一大圈。

既然史氏这个做婆母的做了表率, 顾悕之这个当人家长嫂的也不好不表示。

顾悦之那里上进的东西多得是, 也老是派人送来给顾悕之。这会儿顾悕之正好拿了出来给贾政,既体面又不用花什么钱。

上进的东西都是上头带黄签子的, 史氏见了难免觉得大儿媳妇真大方,又担心大儿媳妇会不会太实诚了,全给了贾政,大孙子没得吃了可怎么办, 又流水似的往东院送东西。

王氏的手帕又撕拉一声, 裂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