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楼]大夫人的穿书红包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2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可卿小郡主是个姑娘,所以她也没有受益于她祖父接皇孙入宫的计划。

因为原先的时候废太子被圈着,可卿也只能跟着她父母一起被圈着。

这种时候,哪怕是皇子凤孙,下人们不苛待就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可卿小郡主打小也没见过多少人,差不多年纪的也就贾珠一个了。

贾珠作为徒钟的伴读,有些时候倒也会跟着徒钟一起回去,一来二去的倒跟可卿也算是熟识。

后来哪怕是新帝登基,废太子一家被放出来并封了忠义亲王,可卿也被封了郡主。

可到底忠义亲王府也不算太融入京城的贵族圈,所以可卿也还是没认识多少同龄的贵女和公子们。

等到贾珠成了王府长史,就基本上有很多时间都住在忠义亲王府了。因为都是打小相识的贾珠和可卿都是从小认识的,所以倒也不必很避嫌。

少女的心事总是春,两人又能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理,他们俩也就这么看对眼了。

贾珠可能还要考虑到双方的父母家世,父母长辈对这门亲事的反应,甚至是当今和太上皇的态度。

但是可卿就不需要考虑这么多了,直接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跟她父亲和哥哥宣布要嫁给贾珠。

忠义亲王一直觉得对不起可卿,毕竟可卿是王妃和他在圈着的时候生下来的,也不像徒钟好歹后来也被接到了宫中,打小跟他们过的苦日子。

所以但凡能弥补可卿的忠义亲王都乐意去做。

而且贾珠对可卿来说,确实是个好人选。

忠义亲王毕竟是太上皇唯一的嫡子,现如今是他兄弟继位,他这个废太子能装鹌鹑还是只能尽量安静点。

贾珠的那些家人在别人看来有多不堪,在忠义亲王看来倒是觉得都不是问题。

贾改是个蠢货,连荣国公都放弃他了,身上没什么权力,这也避免了皇帝怀疑他那女儿联姻。

王氏虽然拎不清,但是可卿身份高,王氏在可卿面前也摆不了婆婆的谱。

至于贾珠那个衔玉而生的弟弟,大不了可卿嫁过去以后,把那宝玉捧杀掉就好。不是说喜爱颜色好的丫鬟么,到时候多给可卿陪嫁几个,让可卿都送给那宝玉去。

贾珠又是跟儿子一起长大的,这人品也是信得过的,要是可卿将来过得不好,也可以让儿子随时锤他。更何况贾珠现在还是王府的长史,锤他都不需要理由的那种。

元春自然也是没意见的,小姑子成了自己的堂弟妹,她在王府的日子也好过些。

就这样,忠义亲王自从被放出来以后,头一回递牌子进宫去见太上皇了。

“贾珠会不会身份太低了些?”太上皇听完忠义亲王想让自己给可卿和贾珠赐婚以后,看着儿子两鬓白发,瞧着都快跟到知天命一样的年纪了的脸,小心翼翼的问道。

他这辈子做得做错的事就是当年立忠义亲王当太子,又逼着他造了反。

这个亏欠了的儿子好容易进宫求他一回,哪怕是太上皇这种对孙女不怎么在意的,也自然是想给孙女最好的。

原先,徒钟选伴读的时候,毕竟那个时候身份也尴尬,这才选了贾珠。可现如今皇帝这皇位也坐稳了,他要补偿孙女一个出身高的夫婿也没什么。

“身份低也没事,可卿喜欢贾珠就行。”

既然忠义亲王都这么说了,太上皇自然是忙不迭的答应下来。

太上皇现如今对忠义亲王也是真掏心掏肺,他怕自己下了旨,会让臣下们以为他对忠义亲王一家还是难消怒火,所以又令人请了皇帝过来。

“贾珠?配侄女,是不是身份太低了点。”皇帝哪怕是为着显示自己的仁慈之心,也得给可卿和徒钟一个好前途。

可卿嫁给贾珠,再他看来自然是再好不过,可到底还是要再问上一句。

“他说是可卿自己看上的,”太上皇叹了口气,就如了他的愿吧。

“那儿臣下旨赐婚?”他二哥能当这么多年太子自然也是有眼色的,皇帝知道这也有忠义亲王府示弱的意思在里头,所以也就直接同意了。

“不过,贾珠的身份到底还是低了些,不如给儿臣给贾珠提一提官儿?”

“儿臣记得光禄寺那里好像还缺个少卿。”

对这种皇帝提出,又是给忠义亲王加份量的事情,太上皇自然不会反对。

于是贾珠成了没经过科举但是升官最快的人了。

第114章

作为新郎他爹,接到圣旨的第一瞬间, 贾改是兴奋的, 他儿子能娶一个郡主可不是比大房那边要好多了。

但是赐婚的旨意下来以后接着得就是皇帝给贾珠升官的旨意。

贾改心里不免有点眼红, 你看,娶个高门大户的闺女当媳妇,完全可以少奋斗十几年呢。

王氏其实并不喜欢娶个家世这么高的姑娘当儿媳妇, 她自认嫁到贾家以后受了不少史氏的磋磨。

她还想着,到时候有了儿媳妇, 也要照着她当初受到的那些, 给儿媳妇来一遍。

可是现如今贾珠要娶的这个却是个郡主,她也没这个胆子磋磨,不仅不能磋磨还得敬着。

王氏觉得真是不得劲。

但是随着赐婚旨意来的还是贾珠升官的旨意, 王氏又觉得儿媳妇要是真能这么给力, 她倒也不介意对这个不合他心意的儿媳妇好一点。

比贾珍小的贾瑚和贾珠都订好亲事了,贾珍作为他们的堂兄, 他的婚事自然是要提上日程。

更何况还有个贾代化身体不好了, 要是贾珍到时候在碰上个守孝三年的, 那岂不是要贾瑚和贾珠这些玉字辈的都得成了大龄未婚男青年。

贾珍的亲事是早就定下来的,对方姑娘是朱氏的娘家侄女。

虽然缮国公府想让多留闺女几年,但是,这毕竟是特殊情况, 贾珍又是亲外甥, 缮国公府倒也没为难, 同意了宁国府挑了个近期的好日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