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燃烧的海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零五章 新德里战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比如,在全速推进的情况下,第十三集团军每天就要消耗近二十万吨燃油,而后勤保障部队只能提供不到十万吨的运输量。也就是说,即便算上囤积的燃油,也只能保证第十三集团军突进三到四天。

针对这个问题,戚凯威只能尽可能的减轻地面部队的作战压力。

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强空中打击力度。

当时,中国空军在这边投入了六百多架战术战斗机,其中八成是专门为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离支援的多用途战斗机。此外,巴基斯坦空军还动用了两百多架战斗机,支援与协助中国军队。

问题是,这仍然不足以保证空中打击就能彻底打垮印度军队。

事实上,当时已经暴露出了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即中巴空军的多用途战斗机并不适合执行战场支援任务。

不管是j-22、还是刚服役的j-32,其对地支援能力都体现在纵深遮断上,即用来打击敌后目标,这两种战斗机的性能都不大适合用来执行战场支援任务,甚至很多飞行员都不愿意执行战场支援任务。

要知道,适合战场支援任务的是攻击机,而攻击机并不是多用途战斗机,有较为独特的性能特点。比如,攻击机一般在低空与超低空活动,不需要多快的飞行速度,也不需要多么先进的电子设备,其主要设计应该针对地面作战需求,比如在地面部队发出请求后,立即提供强有力的火力支援。如此一来,攻击机就应该有较为厚重装甲、至少能够抵抗高射机枪与小口径高射炮的直接攻击,此外要有较为出色的低空盘旋性能、能够尽快对目标发动第二次打击。

问题是,在a-10c退役后,世界上就没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攻击机了。

在此之前,中国与美国空军都持同样的观点,即配备了先进武器的多用途战斗机能够顶替攻击机。

实战证明,这个想法完全错误。

别的不说,多用途战斗机使用的大多数弹药,包括小直径精确制导炸弹的威力都有点过剩,在执行近距离支援任务的时候,很容易误伤友军,导致很多时候根本无法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

要知道,在a-10c服役的时候,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a-10c除了能够携带威力巨大的炸弹之外,还能携带威力适中的火箭弹,以及火力密集的机关炮,而这两种武器都非常适合用来执行近距离支援任务。

事实上,也正是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之后,中国空军开始研制新一代攻击机。

受中国空军影响,美军也启动了a-x项目。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一切准备就位之后,第十三集团军在二十四日上午发起了进攻。

战斗打得非常顺利,基本上没有遇到顽强抵抗。

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印度政府已经逃往班加罗尔,留守新德里的八个印军师早就丧失了斗志。再说了,这八个师中,只有一个是装备了t-90s主战坦克的装甲师,另外七个都是标准的步兵师。

三月二十五日凌晨,不到一天,第十三集团军就攻入了大新德里地区。

因为新德里是印度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大新德里地区也是最大的城市群,所以第十三集团军没有急于攻占新德里,而是首先包围了新德里。按照戚凯威的计划,如果能够迫使守军投降,就没有必要攻打新德里。

显然,这没有什么悬念。

如果印军不打算投降,就应该死守大新德里地区的外围防线,而不是在遇到中国军队后就一路溃逃。

当然,包围新德里,根本用不了一个集团军。

二十五日上午,第十三集团军只留下了八个突击集群包围新德里,其他进攻部队则继续向前推进。

这天下午,新德里守军在突围无望,或者说根本没有组织突围的情况下,向包围新德里的中国军队投降。

戚凯威计划用一周打完的“新德里战役”,结果只打了一天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