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燃烧的海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百零七章 非洲之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战后,对于这场海战的评价非常高,很多人将其与“日德兰大海战”做对比。

显然,这个对比并不恰当,因为在此之后,美国海军并没龟缩到港口里,但是有一点非常相似,即在这场海战之后,美国海军再也没有对中国海军构成过实质性的威胁,也再也没有获得扭转战局的机会。

当时,牧浩洋肯定不会去考虑那些到战争结束之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六月二十日,牧浩洋与庞跃龙一同飞往阿斯塔纳,与正在部署攻打伏尔加格勒作战行动的魏成龙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会谈。

这次会谈,没有留下任何书面记录。

当时,牧浩洋与庞跃龙专程去阿斯塔纳,就是不想留下书面记录,因为牧浩洋打算跟魏成龙做一笔大买卖。

既然是做买卖,就得带上“货物”。

牧浩洋的“货物”不是海军舰队,而是海军航空兵。

当时,海军已经组建了十五支舰载航空兵联队,其中八支联队是为在二零五五年初服役的八艘超级航母准备的。按照海军的一贯传统,首先成立舰载航空兵,以便让飞行员在上舰之前熟悉各种战术,等到航母服役之后,再让飞行员进行真刀实枪的着舰训练,以此让航母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战斗力。当时,这八支舰载航空兵联队都以完成了训练,也就是都具备了作战能力。

庞跃龙的“货物”,则是十二个陆战师。

这十二个陆战师都是为攻打所罗门群岛准备的,只是没有用上,其中四个陆战师之前被派往马里亚纳群岛,能在七月初抽调出来。虽然从长远来看,这十二个陆战师肯定得派往澳大利亚,但是在短期内,特别是在其他问题解决之前,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只能留在后方消磨时光。

当然,既然是买卖,牧浩洋与庞跃龙肯定想从魏成龙那里得到一些东西。

准确的说,牧浩洋想要得到的,只是魏成龙的一个承诺,即在年底前攻入莫斯科之后把牵制在大陆战场上的空运力量转移到太平洋战场上去,让海军与陆战队能在二零五五年初攻打澳大利亚。

毫无疑问,对魏成龙来说,这也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要知道,在大陆战场上,魏成龙缺少的就是航空兵与作战部队,如果海军与陆战队肯分担一部分作战任务,他就有足够的把握在年底率领军队攻入莫斯科,兑现他在黄瀚林面前许下的诺言。

结果就是,三人非常愉快的达成了这项秘密协议。

按照牧浩洋的承诺,海军的八支航空兵联队将在七月初参战,而庞跃龙也承诺让十二个陆战师在七月底之前到达。魏成龙在做出承诺的时候,设置了一个前提条件,即在年底之前攻入莫斯科。也就是说,只有达到这个条件,魏成龙才答应把半数以上的运输机移交给海军与陆战队。

魏成龙不是不相信牧浩洋与庞跃龙,只是觉得设置这个前提条件,能让牧浩洋与庞跃龙尽心尽力。

对此,牧浩洋并不反对。

只是,庞跃龙觉得魏成龙的要求太高,因此也附加了一个条件,即陆军必须在七月底之前攻占伏尔加格勒。

庞跃龙提出这个条件的原因就是:不想让陆战队参与攻打伏尔加格勒的作战行动。

让他没想到的是,魏成龙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这次,魏成龙不是托大,而是有足够的信心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攻占伏尔加格勒,因为他已经为此准备了三个多月。

当天,牧浩洋与庞跃龙就返回了北京。

两天之后,牧浩洋收到一条好消息:蒋博文指挥的非洲军团拔出了美军在吉布提外围的最后一个据点,包围了吉布提。

虽然还没有攻占吉布提,但是非洲战场上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按照蒋博文发回来的战报,争取在七月份攻占吉布提。当然,他过于乐观,因为直到九月底,非洲军团才占领吉布提。主要就是,牧浩洋一直没有给他增兵,主力就只有一个陆战师,而盟国的军队都没有多强的战斗力,靠得住的就只有两个巴基斯坦的陆军师,而吉布提的美军在十万以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