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盛唐风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七百九十三章 草莽(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红日高悬光芒遍撒,山风呼啸猎猎有声。

囊囊军靴声、甲叶铿锵声、马蹄铁与山路碰撞声混在风声里,在山谷间折返回荡。

不必亲眼目睹,只听那连绵不绝的行路声响便可知晓,这支队伍规模是何等庞大,军势又是如何雄壮。

无数面大小不等的旗帜在风中舒卷疯狂舞动,万千簪缨随风飘扬,远远望去如同赤浪。

在千百面旗帜组成的海洋中,最为显眼的,乃是一面豹尾帅旗。

这象征着三军主帅身份的纛旗既高且阔,吃足了风力的旗面鼓胀如帆,带着这千军万马组成的巨大舟船踏破层峦冲破叠嶂,越过崇山峻岭一路向前。

掌旗的骑手本是高大壮硕的汉子,乘骑的战马也是神骏非凡。

人在马上高人一头乍人一臂,配上那一身簇新甲胄本就格外显眼。

再加上这舒展开的纛旗以及鲜亮豹尾,更是平添几分威风煞气。

而在战旗后方,数十名虎背熊腰甲胄在身的武士如同群星拱斗般护卫着这支大军的主帅,也是当今武德天子嫡长子,李唐王朝大半文武心中认定的储君人选:李建成。

李渊此番出兵洛阳声势非同小可,徐乐所部八百玄甲只是这万千大军中的一员,单以兵力论简直可以算作微不足道。

真正的大军乃是这支由李建成统帅的六万精兵。

这支庞大的队伍里既包括了追随李家起兵的河东六镇鹰扬精锐,也有占领长安后收编的京畿鹰扬中能战选锋,更有柴绍、侯君集、屈突通、刘文静、张士贵、殷峤等能征善战精于韬略的沙场上将。

这支人马不管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足以算作李唐王朝的精华,亦是李渊征战天下开疆拓土的根基所在。

群雄逐鹿战和不定,所谓联军往往只是虚应故事,很少有人会派自家主力为他人助拳。

李渊这次派出这等规模的大军,既表明了自家的诚意,也可看做对王世充的警告。

毕竟这么一支对外号称十万的虎贲,足以影响战局的走向。

帮助王世充固然可以令其起死回生,若是选择与瓦岗军合作内外夹攻,也自然可以将王世充连根拔起。

也不需要这数万人真到疆场上厮杀,就单单放在那里,就足以对两支大军形成威胁,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正是李渊这一番布置的厉害之处。

李建成骑在马上身形挺拔如松,扫视众人的目光里充满自信与坚毅,不怒自威杀气十足。

在麾下这许多精兵强将面前,他必须维持自己武人风度,不能被麾下小觑。

实际上山间行军虽险,可是唐军兵强马壮且此处远离战场没什么危险可言,李建成此举无非虚张声势,心思也不在四周地形或是远方战阵,脑内回想的全是出发前刘文静对自己的言语:“天无二日国无二君,陛下既已登基,杨侗小儿还敢以天子自居,圣人自然不能相容!王贼留此竖子,不过是拿捏圣人的手段。

仅凭此一节,足以证明王贼居心叵测,归顺之说必不可信。

万乘之尊岂能为贼子诈术所愚?

是以此番殿下出征,既是要殄灭瓦岗宵小,亦要折服王贼诛除伪帝。

其中关窍便在战与不战之间。”

按照刘文静所言,父皇将六万精锐交给自己,既是对文武的暗示,也是为了让自己立下赫赫战功,不至于军中声望输给二郎。

乱世中想要做帝王,自然离不开武功。

自己之前在蒲津和长安都丢了面皮,军中声望一落千丈。

好在天下未定,一切还都来得及补救。

毕竟军汉心思单纯,只要自己此番能够一举击破瓦岗扫荡洛阳,再以重金犒赏,肯定能够笼络属于自己的部众。

不过要想立功就得讲究策略,不能一味猛冲猛打。

这六万人马乃是李家根基,不能轻易折损,如果伤了元气,不管战果何等辉煌,父亲那边都难以交待。

是以此番出阵,最好的结果便是既要消灭敌人,又要保全自家兵马。

既要击破名动天下的瓦岗军,又要避免损伤,其中难处自然非同小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