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他们跟红党的武器装备差距吧,究竟谁才是这个国家的正规军?
这帮工农革命军不都是土老帽么,不该是穷的要死么?怎么如今打起炮弹来,反倒比他们还要豪气?!
再想想这段时间跟红党联合作战时的观察,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军装不如红党的保暖,吃的军粮也不如红党的压缩军粮方便携带且味道好,就更别提武器装备上的差别了。
按理说他们西北军和晋军在国民政府都属于主力部队,配备的武器已经是最精良的那批,但跟红党一比,实在有些拿不出手。
对方不仅有战车和大炮,连国民政府至今都没几架的飞机,人家都快要独立成军了。
只是哪怕冯善继和阎百川看得再眼红,这些武器装备也没有他们的份儿。
当初红党愿意替三十万川军换装,那是知道川军跟国民政府已经决裂了,且对方的抗日决心很坚决,是他们可以吸收的好同志。
冯善继的西北军和阎百川的晋军则不同。
这两帮势力参加抗战本来就迟,还是被申凯正刻意安排过来抢果子的,更不可能像那三十万川军一样被红党吸收。
要是给他们也换装的话,那今后红党跟国民政府要是再打起来,这些换装的武器岂不是要被对方用来打自己?
因此这会儿哪怕两人眼红的不行,不停跟他扯抗日的大义,王蕴蒲也装作没听懂。
后来大概是见从他这里得不到好处,西北军和晋军士兵的作战积极性都降低了不少。
不过王蕴蒲对此并不在意。
反正红党在东三省的部队总兵力已经高达六七十万,且都是经过了一年多战争磨练的精兵老将,没了这些跟他们抢功劳的西北军和晋军,他们打日寇只会打的更好。
抱着尽可能将旅顺的日寇全歼的心思,在将防御工事都轰炸了一遍后,王蕴蒲就将手中的大军分成三路。
三路大军形成的包围圈,几乎隔绝了日寇往旅顺以外地方逃窜的可能。
连唯一可以逃跑的海上,也早有飞机编队在侧随时待命。
一旦日寇战船靠近海岸接应,等待它们的必定是飞机的轰炸。
民国二十二年二月初,尚未等国人从新年的喜庆气氛中走出来,在辽东半岛跟日寇进行最后大决战的抗日联军,就给全国人民送来了大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