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诸将的话,齐明也是暗叹一口气,扭头对着刚才接信的青年说到
“殿下以为诸位将领的话如何”
青年就是凉国当今的大皇子,十三岁的时候就踏入了九品武人的行列,被凉国国君封为淮南王,后面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年仅二十三,就已经入了武将之列
在武道至上的凉国,最年轻的入品武人也是十五岁,而且已经是先皇时候的事,所以这个大皇子,在凉国有很高的人气
在被凉国国君送到军中历练后,他用自身的武力征服了军中的很多将领,但却不因为自己是皇子,又是少有的青年才俊而盛气待人,很受军中将领的尊敬
“谢元帅抬爱,那小王就斗胆在元帅面前谈论一番,小王认为,虽然刚才诸位将军所言都有道理,但是孤以为,宋将军和李将军的话有错漏之处”
听到这话的两个将官也没有露出不服的神色,反而连忙说,请殿下指正
“哈哈,二位将军客气了,那孤就献丑了,小王以为,此次伐夏,并不只是我凉国一国之事”
顿了一下又说
“那成国的二十万大军本就驻扎在剑山城北面的五十里外,距离锦和群的北望城也只不过百十里路程,何不让他们率军前往北望城,我们的三十万大军在此强攻剑山城,如此,锦和群内的官兵肯定分身乏术,只要我们其中拿下一城,锦和群即可收入囊中”
听到大皇子的一系列言论,刚刚那两人也心服口服的说
“殿下果然是大才,末将受教了”
“哈哈哈,不错,殿下的想法与老夫同出一辙,果然是凉国的栋梁之才啊”
听到齐明的话,大皇子故作惶恐的说
“元帅严重了,小王也只是因为一路跟着元帅,所以学了些皮毛手段而已”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大皇子的这话让齐明很是受用,微微一笑,唤人送来笔墨,说
“老夫这就拟军令送往成国大军处,再向陛下上书一封,就说破敌之策以由殿下和诸位将军一共思考出”
大皇子和诸将听到齐明的话连声说
“谢元帅厚爱”
“嗯,时辰不早了,都退下吧”
……….
太阳已经从高高的正空中开始走下坡路,但天地间依然没有风儿能够透过屏障吹向人群,热浪依然还在扑打着早已大汗淋漓人们
距离剑山城五十里外的成国军队内,一个文官模样的人正在看着刚刚凉国主帅差人送来的信,身旁一个将军打扮的的人正在盯着桌上的地图嘀咕
等文人看完了信,才把它给旁边的武将递去,又向着帐中的人说
“各位,凉国齐明元帅来信,让我大军赶赴锦和群北望城攻城,凉国大军在此地强攻剑山城,诸位如何看待这个计划?”
说完,看到一旁的武将也放下了信,开口问道
“李将军以为凉国此计如何?”
武将答道
“本将以为,此计于大局有利,只是于我大成军队不利,如今三伏天,大军早已疲惫不堪,若在行军百里,战力恐怕也会大大缩减,等到了北望城,想攻破城池可不容易啊”
说完,另一个文官打扮模样的男子拿起折扇扇了扇风,反驳说道
“李将军言过其实了,我大成二十万大军在此,锦和群内的官兵不过区区几万之众,且都不是精兵,精兵早都让夏皇带出去了,况且还有凉国在剑山城强攻,如此,拿下北望城,何难之有?”
被唤作李将军的武将不在言语,跟这帮文人谈打仗,说对牛谈琴都是侮辱牛了
成国是以文官为主,军人的地位在成国很低,被人们唤作臭丘八,就算是武将,身边也有由成国皇帝委派来协助他们的文官,说是协助,倒不如说是制约,在这些文人看来,士兵的命没了就没了,只要自己可以在大捷后写写文章作作诗,就够了
看到李将军不在做声,刚刚读信的文官连忙说
“莫在言语,李将军乃我大成的支柱,又是四品武将的存在,诸位还是多听将军的计策”
明显看到在场的文人大多都露出不屑的眼神,像是四品武将打不死他们似的
听到这人说,李将军才又开口道
“太尉大人过誉了,本将认为,虽然这个计策对我成国来说不利,但是如今之计,也只有依他齐明所言而行”
李将军已经乏了,想说什么也不说了,一路来,这些个文人不是怼自己就是在高谈阔论,他虽然爱惜士兵的生命,但在这样的制度下,自己也没有丝毫办法,说起来也好笑,大军出征,竟是让文人掌权,武将辅助
听到武将这样说,被称为太尉的文人也不在言语,传令下去让大军向北望城行军了
…………
太阳总算是玩了尽兴,靠在了半山上,云儿也悄悄跑了出来,在已经不算明亮的阳光中开始嬉耍,风儿也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大口的吹向正在地上趴着的几人
“将军果然料事如神,成国的大军真的向北望城赶去了”
“对啊对啊,而且你看他们,一个个看起来废的要命,我感觉我都能杀得他们丢盔卸甲”
“别说话了,你们几人快回去禀报将军,成国军队已经在北望城五十余里外扎营,剩下的人全部散开,注意观察敌方斥候”
…………
夜幕终于在这片土地上降临,璀璨的光照耀着地上正在急行的大军,为首的正是定远将军徐泽成
在接到斥候的来信后,立刻又令大军向前急行军三十里,待明日成国大军到了北望城外后,迎接他们的将是无比巨大的惊喜
…………
??这章一不小心,写多了,懒得改,就直接上传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