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凔溟(73)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大男人撑什么伞,淋点雨死不了。寇骁很无所谓地说。

李煦将他踹开些,嫌弃道:你是死不了,但会弄湿本王的马车,本王身体弱,万一着凉发烧,你负责吗?

寇骁往后坐到车门边,腰带一扯,利索地将湿衣服脱了,露出精壮的胸膛,他用干布擦了擦头发,然后顺着脖子往下擦,嘴角擒着一抹坏笑,末将倒是想负责,但您不同意啊。

李煦往他胸口扫了一眼,作为男人,是真羡慕寇骁的身材,再往腹肌那瞥了一眼,李煦妒忌地撇撇嘴,然后收回目光说:别说那些虚的,陪本王去河边看看,往年比较容易出事的河段在哪?

往西走十里,那里曾经有个大镇,前几年大洪水冲掉了这个镇,连带附近八个村子全都遭了殃,死了几千人,从那以后,那片河域就变宽了。

寇骁往窗外吩咐一声,让人在前头带路,十里路并不远,马车很快就到了。

王爷您要看什么,河边您就别去了,要去末将自己去就行。

不去河边,找个地势高一些的地方就行。李煦也只是随便看看,并没有一个目标,他让马车停在一个坡地上,弯着腰钻出马车。

寇骁套上衣服先一步跳下马车,然后转身将他抱下来,李煦还是不习惯这样的身体接触,再说,除了受伤走不动路的那几天,他一直是自己跳下车的。

外头的雨还在下,吴进撑着伞走过来,寇骁一把夺过雨伞,将吴进挤到一边,殷勤地替李煦撑伞。

李煦只是看了他一眼并没有拒绝,他眺望着底下的河水,暴雨下了两个时辰,现在雨势虽然减小了,但看得出来,水位还是涨了不少,河水也变浑浊了。

他看看附近,荒无人烟的一块空地,远处依稀能看见残垣破壁,昭示着这里曾经住过人,但现在一个人影也看不到了。

那一大片地方不知是被河水冲平还是本来地势就很平坦,面积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完全可以再建个新城出来。

那片地方都没人耕种吗?李煦指着那平坦的荒地问。

寇骁神色莫名低落了些,那里的十里八村没了之后,发生过疫病,再之后就没人敢往那边走了,总有人说那边闹鬼,路过的人也会莫名其妙的生病,哎,那一片曾经也是闽州附近最肥沃的土地。

李煦不信鬼怪,会莫名其妙生病可能是因为喝了那片区域的水,也可能是因为心里害怕导致的,回想了下刚才来的路,李煦去马车里拿了笔和纸画了张简略的地图,拿给寇骁看,咱们现在是在这个位置吗?

寇骁仔细看了他画的地图,闽州城用一个五角星标记出来,然后是四个城门,到军营再一路往西,路线画的准确,一目了然。

是在这里没错。寇骁看了眼他手里的鹅毛笔,现在军营里很流行用这种笔,士兵们外出做任务时都会带一支,听说是方便随时记事用的。

你看,这块地平坦的很,一边临河,其余三面环山,如果把军营迁移到这里,完全能建个军事重镇,再把兵工厂和粮仓建在这边,地方也足够,比之前那狭长的地形更好。

整个军营搬迁?寇骁从没想过这种事,那军营毕竟是耗费了不少钱财建立的,后山的兵器库也很隐秘,如果全部搬迁,那这边就要重新建造,这得多少钱啊。

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今年不行,先把设计图画出来,明年就没这么紧张了。

寇骁盯着那块地沉思了会儿,不敢相信他的军营对方说迁就迁,说建就建,感觉跟喝水一样简单。

如果是李煦刚来南越那会儿,寇骁一定会以为他在开玩笑,但见过西郊那片工业区,再想想东南那边的盐田和水师基地,寇骁明白他不是开玩笑,他完全有这个实力。

寇骁一直知道钱是个好东西,但直到现在才知道,有钱的感觉真好,简直要什么有什么,如果李煦给他建了新军营,让他叫爷爷都行。

那末将就等着住新军营了。

李煦见他那雀跃的表情,嘴角扬起一个微笑,心想明年就算砸锅卖铁也得把这片地开发出来,否则寇骁得多失望啊。

连他自己都没发现,在面对寇骁时,他总会不自觉的心软。

再往前走走看看。李煦沿着山坡往前走,这边的河域扩宽后,河面就浅了许多,加上周边没有人居住,也看不出有什么危险的。

一路前行,看到的几乎都是这样的情况,没有人的地方就是发洪水也没什么危害,他们一路往前,直到遇到第一个村子才停下来。

这边离河边有点远了,地势也更高一些,李煦绕着村子走了一圈,惊扰了村民出来围观,他找了一家人借了茶水喝,又问了一些日常问题,在对方拘谨防备的目光下赠送了他们一串铜钱,然后便告辞离开了。

见天色渐晚,李煦也不打算往前走了,领着众人回城,寇骁依然赖在马车里没下去,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李煦说话。

听说王爷从富绅手里筹集了不少钱财,是准备用在修路上吗?

对,从城里到码头以及去盐田的路都要今年修完,还有那两个港口,也是今年内的任务,等这两个港口建好,从盐田运盐出来既能走海路也能走陆路了。

寇骁想到,李煦把晒出来的盐都送给百姓了,没有一点收益,那边盐工的工钱也都是用盐代替的,难怪他要去骗钱来修路了,就不知道这一波钱用完后他还能从哪搂钱。

哦,忘了,他还有整整一仓库的茶叶和半个仓库的红糖,糖自然是不愁卖的,那一仓库的茶叶真的不会变成垃圾吗?

******

此时,卖茶叶的队伍已经出了南越,他们从海上先到扬州府,然后再从扬州府分散去各地,最远的一队将会沿着海域一直北上,直到高丽和东胡,如果市场好,他们来年会继续从东胡往西走到西域,再到大宛等地,那一整片都是李煦圈出来的黄金市场。

每个领队手里都拿着李煦写的非常详细的销售方案,详细到连什么时辰做什么事都有,还有一百个常见问答题,用来应付顾客的各种刁难问题。

甚至,李煦还编了一段仙女下凡和茶农相亲相爱的故事,这个故事相当长,但也非常符合这个时代人的审美,很快就有人给编成了戏剧,在各地上演,替李煦省去了一大笔宣传费。

故事里,这位仙女是玉皇大帝最小的小女儿,聪明伶俐,貌美如花,但她并不喜欢仙界枯燥无味一成不变的日子,向往凡间的热闹。于是某一天,这位小仙女趁着仙界大门打开时偷偷溜下凡,化作凡人在人间游历,当她走到南越的某座山时,被那里的美景所惑,决定留下来小住几天,也就那几天,山上的茶叶正好是采摘的季节,有个穷书生为了赚到买书钱背着竹篓上山采茶。

他知道山顶的崖边长着几棵百年茶树,茶叶质量最好,所以爬了许久的山来到山崖边,然后望着万丈深渊恐惧地后退了。这几棵茶树不仅长在崖边,而且有几棵直接是长在峭壁上的,要想成功采到茶叶谈何容易。书生想放弃了,但一想到自己家境窘迫,为了供养自己读书,家中父母缩衣节食,三餐不继,有时候为了给他买支笔,都得饿上两天。

如果错过这几天谷雨季节,再来采茶叶也是无用,因为这几日采摘的茶叶是最嫩最好喝的。书生不能后退,他硬着头皮爬到树上,他甚至不敢往下看,否则两条腿抖的跟筛子似的,连站都站不稳。花了一日功夫,书生才摘完了一棵茶树,但篓子里的茶叶只有半篓子,看着鲜艳脆嫩的茶叶,书生闻了闻,只觉得神清气爽,一日的劳累也去了大半。

小仙女躲在一旁看了许久,她是见到这几棵茶树有灵气飘散出来才过来看看的,没想到就看到一个青年笨手笨脚地爬到树上摘茶叶。

摘完了一棵树,天也黑了,青年没有回去的打算,找了棵大树靠着休息,然后从怀里掏了一块硬邦邦的米饼出来啃,他忘了带水,干巴巴的米饼卡着喉咙难以下咽。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