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骁瞅了眼那几样贺礼,小公主的心意末将是看出来的,但您的心意嘛,末将只看出了敷衍二字。
李煦扫了一遍贺礼,确实,小公主好歹有三样手工制品,要不是她衣服做的不合格,还会给她皇爷爷送一件亲手缝制的衣服,他自己倒是什么都没做。
行吧,我补上几样。李煦说完就去了书房,没过一会儿就拿着几个盒子出来了,他一一打开,这是九根鹅毛笔,本王亲手制的,世上绝无仿制,还有这个香皂,我一共制成了二十块,这里还剩九块,找个工匠来雕刻些贺寿的图案在上头,绝对是独一无二的贺礼。
李煦心里盘算着,这东西送上去以后,他就可以制香皂来卖了,主攻京城市场,到时候风气带动起来了,再往外拓张市场。
寇骁是知道这两样东西的,他也有,确实是王爷亲手做的,但价值加起来还不到一两银,这贺礼也真是够寒酸的了。
李煦瞥了他一眼,那不如寇将军来说说,还要加点什么,一车咸鱼还是十车笋干?
寇骁嘴角抽搐着摇头,不,末将毫无异议,王爷想的周到。也是,反正南越就是穷,好东西自己藏着掖着都来不及,怎么能送给皇帝呢。
王爷,水泥总有一天会传出南越的,到时候陛下知道是您造出来的,可您却没上贡,这说不过去吧?还有那盐,如果能呈到陛下面前,定然会成为贺礼中的头一份,说不定陛下会亲传您入京。吴进本以为顺王会将这两样列入礼单,毕竟随便一样都是震惊世人的好物。
你当本王傻吗?这两样可是咱们的私有财产,将来要靠他们赚大钱的,你这会儿就给献上去了,到时候水泥配方保不住了,晒盐的方法也保不住了,全国各地都能制,那咱们还怎么奇货可居?
见吴进嫩脸发红,李煦逗着他说:你是觉得本王抠吧?这么点东西送出去确实不够体面,但体面能当饭吃吗?能换回来粮食和武器吗?不能,东西越多越容易出错,还会成为别人的笑柄,万一谁居心不良想陷害本王,那些送上去的东西都可能被利用,所以,越简单越好,礼轻情意重,心意到了就行。
见吴进频频点头,寇骁也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李煦拿了纸笔开始写贺寿帖子,他真不会写文言文,所以提前让纪韩宇写了一篇范文,自己开篇抄了一段贺寿的文字,然后加上一些自己的肺腑之言,哭穷哭累,从自己一路南下的艰难哭起,到没钱建王府没钱修城墙,把自己说的要多惨有多惨,当然,哭完穷,还得加了一句自己这段时日的心得感悟,他感谢皇帝把他贬到南越来,这地方太需要他了,他愿意奋斗终生,节衣缩食地为百姓做事,以此证明自己没有心怀怨恨,而是真正设身处地地为百姓想,思想觉悟非常高了。
最后,他写道:贺礼微薄,望父王笑纳,南越穷困,儿臣不愿劳民伤财大肆收刮礼品,只能与姝儿亲手制了几样小东西,希望父王用得上,姝儿还亲手缝制了一件新衣,但做的不成功,袖子短了,腰身粗了,说等来年手艺好些再给皇爷爷送全套衣裳,至于儿臣,再苦再难也一定坚持到底,等儿臣做出政绩,百姓生活好一些,再补上贺礼。
写完,李煦把奏折递给寇骁看,寇骁几乎是屏住呼吸看完这封奏折,然后皱着眉辩驳道:南越哪有王爷说的如此不堪,百姓们也算安居乐业了吧,您这是将我等置于何地?
别急别急,我这不是为了问皇帝要点好处才这么写的么?你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皇帝,看到这内容,会不会对儿子产生一点点同情心?说不定他一个心软,就送了黄金万两来了呢。
寇骁觉得皇帝应该是冷心冷肺的人,否则怎么可能把顺王这么好的儿子贬到南越来,这样的人想让他有同情心谈何容易。
但那毕竟是李煦的亲生父亲,寇骁可不忍心看他伤心难过,希望如此吧,就算没有,能让陛下知道您做的努力也足够了。
李煦指着那盒茶叶对寇骁说: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本王这次送茶叶可是做足了功课,故事也编了,茶艺师也送去了,要是还不能扭转父皇对岩茶的看法,那本王的这些努力可就白费了。
就算看在您的面子上,陛下也不至于再把茶叶丢出来吧。
谁知道呢。
此时,京城皇宫内,皇帝也正在和大臣说起南越的事情,南越年年洪涝,以往总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赈灾,今年有顺王在,不知能否压得住龙神。
有名姓赵的官员低眉顺眼地说:这天灾年年有,也并非人力可以改变,顺王才刚到南越,根基不稳,恐怕龙神未必会给面子。
有官员反驳道:龙神压不住很正常,但臣觉得,有顺王在,南越的灾情一定能控制住,臣家中有亲戚在南方买到了一种糖,听说是顺王到了南越后制作出来的,味道香甜,比饴糖便宜,若这种糖能广泛贩卖,顺王积累了些银钱总能帮南越度过难关。
好东西总是被有身份的人先享用到,李煦的红糖虽然没有卖到京城,但京城高官府中已经都在食用了,并且因为对女子身体有益,炒出了高价,那些个巴结送礼的人也会在礼单中加几块红糖。
皇帝想到昨夜吃的甜品似乎就是红糖做的,便让御厨又做了一次,分发给众位大臣,品尝后叹息道:煦儿本性坚韧,心善仁慈,将南越一郡的百姓交给他,朕很放心。
原本皇帝想着,南越贫穷,以前没人看管便由着它自生自灭,如今顺王在那,说不得总得拨点赈灾银过去,免得顺王难做,但喝了一碗红糖莲子羹,皇帝这份心也就歇了。
只要还能过得下去,就让顺王先撑着吧。
******
后宫里,赵姬母子也听说了朝堂上的事,赵姬生的极美,一颦一笑都美艳动人,她捂着嘴笑道:还当你父皇有多喜爱李煦,也不过如此罢了。
三皇子还因为刺杀失败的事情耿耿于怀,羽林军在月前回到了京城,那林统领单独和父皇密谈了一个时辰,也不知说的是什么。
他忐忑的等候了一个月,就怕皇帝突然叫人将他拿去训话,结果竟然一直没动静。
这红糖不红糖的他一点不在意,母妃,父皇可曾透露过上次那件事,他到底是知还是不知?
你尽管放心,你父皇这段时日对我宠爱如常,定然是不知的,再说了,那边死无对证,就算是告到陛下面前,咱们不认就是了,说不得是顺王眼红你如今受宠,栽赃陷害你的呢。
三皇子频频点头,确实如此,儿子也知他无凭无据不能拿我如何,只是有些心慌。
你真是!赵姬无奈地看着这个儿子,这个孩子说聪明也聪明,但就是肚量太小,暗杀李煦那件事她是事后才知道的,如果事前知道肯定会阻扰了。
那李煦都被贬去南越了,又有韩家造反在前,他在陛下面前彻底失了圣心,何必多此一举搞暗杀这一回,他们可是损失了几十名忠心的死士,得不偿失。
你不用担心,咱们在南越也并非没人,每个月都有情报送来,上次收到的信你不也看了吗?那李煦到了南越连个王府都没有,只能寄居在别人府上,这说明什么,说明当地官员根本不重视他,更不可能让他掌权了,他啊,这辈子算是完了。
三皇子听完心里舒坦极了,自小李煦事事压在他上头,好不容易头顶上的这座山移走了,他自然是不希望再看到他的。
那咱们海上那条线还要留着吗?那边的胃口越来越大了,这次竟然想让咱们送铁矿过去。
咱们可没少收岛上的金子,赵家能有今日也全靠他们资助,这条线是万万不能断的,万一将来咱们母子失了势,海外那座岛就是咱们最后的退路了。
也多亏了你外祖父当年救了那个人,否则哪有这种好事。赵姬再三交代三皇子,万万不可向人透露此事,哪怕是身边最得用的心腹和妻儿也不行。
儿子明白的。三皇子陪着赵姬用了膳,听闻桌上的馒头是加了红糖制作的,顿时食不下咽,如果是在他府邸,他肯定把这没眼力的奴才打杀了。
勉强吃了几口,三皇子就离开了皇宫,他如今在宫外建府,年底就要娶妻了,路过东宫时,他忍不住眼馋,也不知父皇何时会立他为太子。
因为之前朝堂上拥立他的声音太多,三皇子被皇帝冷淡了一段时间,赵姬敏感,发现了不好的苗头立即让赵家人撤了上诉,才让三皇子的日子好过些。
他们也分析过,短期内皇帝肯定是不会新立太子了,得徐徐图之才行。
******
小剧场:
老攻:瞧我岳父多可怜,亲儿子送个礼都扣扣索索,敷衍了事,为他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