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凔溟(18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能坐在这里开会的都是郡守府的骨干,李煦对这年轻官员的印象极深,他也是纪韩宇最先拉拢的一批助手,他问:张曜,你有何想法?

张曜在众目睽睽下大声说:王爷,下官以为您应该设立一个专门对外的衙门,管着这些南越境外的事务,对外只说是处理与邻里纠纷的,咱们派人去外地执政必然不敢声张,可以以私人名义送人过去,不用当官,只要县衙上下一致肯听令就行,私以为,王府的大管事们比任何官员都好用,而且如此一来,他们才能感受到自己是真正受王爷恩惠。

受王爷恩惠与受南越恩惠还是有差别的,文人相轻,派了文官过去势必还要与当地官员斗智斗勇,嘴上说的再好听,当地官员对外来者肯定没那么友善,但派王府管事去就不一样了,这些人不抢占官位,不谋夺政权,只是纯粹给他们帮忙的,这样的人白送给他们谁都爱要。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人随时随刻都能撤回来,你就算告到京城,说王爷插手外地政务,有证据吗?顺王府的管事若是都能插手政务了,还要你们这些当官的干嘛用?他们只是去做生意的,谁还能管着顺王的家奴去外地做生意这种小事?

众人一听,觉得非常可行,反正王爷新设立的衙门也不是一个两个了,上个月还新弄了个专门处理赈灾事务的临时衙门,抽调了十几名文官过去,再弄个对外的衙门也不是新鲜事。

李煦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这等于是建了个外交部,只是目前这个外交部管的事情有点夸张而已。

你先写个方案来,包括需要多少人,多少资金,做的好,这个衙门就你去管。李煦爱提拔年轻人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张曜原本官职就不低,但平日里更多的是给纪韩宇打下手,如今能直接升职做主事官,也算连升三级了。

张曜笑着谢恩,还对其他在座官员致谢,多谢各位前辈们承让。

张曜此人,八面玲珑,有官员评价他像泥鳅滑不溜手,可见平日就是个擅长钻营人际关系的,对他的升官在场也没人嫉妒,在顺王这,只要你有本事,敢站出来,机会有的是。

何况他们一致认为,他们王爷将来是要主管天下的,他们这些人只要能力出众,将来的庙堂必然有他们的一席之位。

又过了几天,李煦终于收到了取消赐婚的旨意,这次皇帝没有大张旗鼓的送圣旨来,而是让杨公公带了封信来。

李煦已经不需要这个了,看了一眼就丢到一边,居高临下地问杨公公:本王都已经备好了聘礼,连婚宴的礼单都写好了,满心以为今年能迎娶王妃入府,没想到被宁家捷足先登了。

他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但杨公公却觉得一股泰山压顶的气势扑面而来,而王爷的话显然带着浓浓的嘲讽之意,加上王爷与宁家的恩怨,能不发怒才怪。

杨公公陪着笑,劝解道:王爷息怒,老奴也不明白怎么就成这样了,不过这也未必不是好事,王爷的婚约能自主了呢!

李煦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那可真是个好消息。当着杨公公的面,李煦大声吩咐刘树:去将备好的聘礼送到寇府,就说本王不日将迎娶三小姐过门,让郡守府相关官员来负责此事,务必将婚礼办得隆重妥当。

刘树心里一跳,知道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面上高高兴兴地说:这可是大喜事啊,奴才亲自去,再让账房给下人多发一个月的月钱可好?

李煦笑着说:一个月不够,加三个月吧。

多谢王爷恩典!刘树笑着跑了,很快,院子里传来了欢呼声,杨公公低头深思,他去年来传旨时,王府可不是这样的氛围啊,看来王爷确实不想娶安小姐。

杨公公露出真挚地笑容,恭喜王爷,贺喜王爷,终于得尝所愿了。

李煦摆摆手,不接这话,本王也想娶安小姐啊,可惜人家不想嫁,不知她如今嫁入宁府了没有?

老奴离开京城时听说婚期在八月,此时应该已经完成了。杨公公觉得这个话题实在不好,赶紧问:不知王爷想何时娶王妃过门,老奴可否留下来喝杯喜酒?

这还真不行,李煦怎么敢让这个太监看到婚礼现场,不过要把人赶走有无数种方法,没必要这时候拒绝他:成亲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杨公公若是等得,本王欢迎之至。

******

一箱箱的聘礼被抬出王府装上车,路上的行人好奇地张望过来,这是做什么?

看着像抬聘礼的车队,你瞧,箱子上都贴着喜字呢,车队里还有乐队。

王爷要娶妻?这个消息一出,周围的人都愣住了,紧接着,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四面八方的人都涌过来了,把王府围的水泄不通。

真是去下聘的?去寇家?有人不确定地问。

王爷的婚事吹了,这个消息早传回南越了,只是大家没敢大肆议论,免得王爷难堪。

男人嘛,自己不想娶是一回事,被人退亲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肯定是,寇三娘不是怀了王爷的孩子了吗?如果生下儿子,那就是王爷的嫡长子了。

有人小声问:不知寇将军今日心情如何?

大家沉默了,这种时候确实不该提起寇将军,他与王爷感情再好,也不可能明媒正娶地嫁给王爷,只能看着自己的妹妹风光无限地嫁入王府。

走走走,咱们去军营外守着,别让寇将军太早得到消息。

对对对,走,至少等这些聘礼送完,否则被寇将军看到,他心里不知多难受呢。

很快,围观的人群一拥锋地跑了,李煦听到这消息哭笑不得,同时也有些感慨,真心爱护百姓的人,总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的。

第259章误会

赵刚骑着马在军营门口打了个转,然后跑回去问:外头怎么回事?咱们军营被百姓围了,是谁犯事了?

当兵的人性格难免会更激进些,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大有人在,以前顺王没来时,打了也就打了,没人敢闹到军营来,但王爷来了后,讲究依法办事,曾经抓了一个典型被寇将军亲自鞭打了八十鞭,从那以后,百姓们就知道,当兵的也是要讲理的。

赵刚一度怀疑是有人犯了大事,才导致百姓激愤来围攻军营,哪个王八羔子敢顶风作案,老子灭了他!

郭孚闻声赶来,听说外头聚集了数百民众,也吓了一跳,他们来做什么?没说吗?

没,一个个跟死了爹娘似的,就看着军营大门,什么都不说,他娘的,也没听说最近发生了什么大事啊。

郭孚也跑去看了一眼,然后就被那密密麻麻的人镇住了,回来拍着胸口说:太可怕了,这是要闹民变啊,咱们寇家军终于走到这一天了么?可最近大家都很老实啊,也没杀人做坏事。

两人嘀咕了一阵,一致认为应该先把源头找出来,于是下令不准士兵离营,全都集中到校场等候审问。

郭孚跑去告诉寇骁,后者正在和一群管事议事,议的是新军营建设的事情,还有曹吉、钟文在一旁听命。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