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凔溟(19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李煦一边看一边问他几个问题,看得出来,张曜是详细斟酌过的,考虑的相当全面,从选人到用人到管理都考虑到了,甚至连最坏的结果也想到了,还有解决方案,是份非常完整的策划案。

李煦毫不吝啬地夸赞道:你考虑的非常周到,这些都是你一个人想出来的?

下官不敢欺瞒殿下,这内容有些是纪大人帮忙提点的,也有一部分是吴进帮着出主意的,下官还有个请求,望王爷恩准。

你说。

下官想聘吴进做副手,这孩子努力上进,脑子也灵活,下官想放他出去历练几年,若能做出点成绩来,将来一定能做个好官。

李煦对吴进也是满意的,只是他年纪小,他原本想让吴进跟着纪韩宇多学几年,他起点高,将来前程不会差。

他如实说:吴进是本王给纪韩宇准备的学生,你想横刀夺爱,可问过纪大人和吴进了?

下官问过了才敢对您说的,纪大人虽然不舍得,但也知道,雏鹰只有放出去才能迅速成长,吴进一直以来不是跟着您就是跟着纪大人,虽然身无官职,但所有人都高看他一眼,对他阿谀奉承也不少,这对他来说并非好事,他年纪小,定性差,长此以往,容易骄傲自大,到时候再想改正就难了。

李煦还真没考虑这些,他看到的是吴进吃苦耐劳的一面,确实忘了,在他这个年纪,如果身边都是对他毕恭毕敬的人,确实容易心生骄傲。

他自己愿意跟你?李煦还是很明主的上司,如果吴进自己不愿意去,他也不为难。

是的,他愿意,他与纪大人不同,纪大人满腹才学,背景深厚,即便如此,他上位也是有不少流言蜚语的,吴进将来如果要进入官场,官职低了他自己肯定不乐意,官职高了才不配位,别人也未必会信服,不管哪个,对他都是不利的,如今趁着他年纪小,送出去历练历练,在没有您与纪大人的关照下,让他闯一闯,将来才能成器。

李煦承认他说的很对,不过就像他说的,吴进年纪小,这个年纪的孩子本该坐在学堂里无忧无虑的学习,单独放出去,真的能适应吗?

李煦念头一转,自己忍不住笑了起来,他怎么忘了,吴进本来就是个小乞儿啊,更小的时候就四处流浪了,外头的生活对他来说应该更自在吧?

行,吴进就交给你了,希望几年后你能还本王一个惊喜,还有,多派两个人跟着他,别让人欺负了去,好歹是我王府走出去的人。

张曜急忙保证,您放一百个心,下官肯定将人照顾好,而且他也不是好欺负的,下官可没少在他手上吃亏。

李煦好奇极了,张曜多圆滑的一个人,怎么会被一个小孩欺负呢?本王不信。

张曜摸着胳膊上的牙印抖了抖,说:是真的,这小子发起狠来跟狼崽子似的,都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概就是这个理,他那不怕死的劲头,啧啧

李煦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吴进的场景,那个穿着破烂,满身泥土的乞丐儿跑来告诉他小公主的下落,并且谢绝了重赏,坚持要留在他身边,没想到如今变化这么大。

那肯定是你先欺负他了。李煦毫无条件地站在了自己人这边。

张曜讪讪地笑着,不敢反驳,王爷说是那就是吧,反正这人以后就在他手底下讨生活了,总能将过往的账一一算清楚。

第263章这是我养的闺女

夜幕降临,王府里李煦正在吃晚饭,饭桌上只有他和小公主,少了个话多的寇骁,顿时冷清了许多。

小公主对即将到来的婚礼格外期待,因为李煦将自己的计划一五一十告诉了她,小孩子的好奇心总是格外重,恨不得明天就看到现场直播。

父王,今日钱婆婆问,您大婚那日我要穿什么衣裳。

李煦给她盛了碗汤,逼她喝完,说:这点小事刘树会解决的,不用你烦恼。

小公主又问:那我那天可以请好友来喝喜酒吗?

李煦正在喝汤,听到这话差点喷了,你为何有这种想法?

有小学生在父亲娶后妈的时候请同学来参加婚礼的吗?按李煦的想法,小公主那天捧着花当花童就好,怕她心理难受,他也有交代几家交好的将同龄小孩带来。

但这意义不一样,前者是以小公主朋友的身份来的,后者是以亲戚朋友家属的身份来的。

您要娶寇叔叔了,以后他就是王妃了呀,我得告诉大家一声,免得他们以后上门喊错称呼。

小公主说的理直气壮,李煦不知该如何反驳,不过也不需要反驳,反正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用他的名义请人和用小公主的名义请人没区别。

但收到小公主请帖的人家却不这么想,他们同样没见过子女在父亲婚礼时宴请同伴的。

冯家,冯夫人收到请帖喜出望外,对丈夫说:你瞧瞧,咱们女儿多受小公主看重啊,竟然单独给她送了帖子,这说明她把咱们女儿当朋友呢。

以冯少棠的身份,他最多携带妻子参加婚礼,不可能全家都去,这份请帖确实能给他长脸。

因为谢家被王爷重用,冯少棠如今对夫人也温和多了,家里的美妾送走了大半,像个浪子回头的好丈夫。

不过冯夫人知道,这些改变都是因为娘家的缘故,或者说是因为顺王的缘故,她激动地说:既然小公主正经邀请了我们女儿,那她也要单独送份贺礼的,该送什么好呢?

冯少棠皱着眉头,小孩子送礼本来很好解决,但那天是王爷大婚,他们的贺礼都是给王爷和王妃的,小孩子送的到底该给谁?

冯少棠压低声音吩咐:你有空带闺女上门去打听打听,小公主与寇家那位处的如何,是真心祝贺还是想闹场,这可马虎不得,咱们闺女可不能被利用了都不知道。

冯夫人吓了一跳,不会吧,她她能怎么闹?那可是王爷看中的人。

皇家子孙,谁知道呢,听说这位小公主箭术了得,马术惊人,全城同龄的孩子无论男女都比不过她,这样养出来的女儿脾气肯定大,做出任何事都不奇怪。

冯夫人想想也觉得有道理,赶紧让人给她梳妆,我先去另外几家问问,肯定不止女儿一人收到帖子。

李煦并不知道小公主在外的名声有多彪悍,在他眼里,女儿再乖巧懂事不过,温温柔柔,知书达理,对下人对朋友都一派真诚,有时候他也会骄傲:看看,这是我养出来的闺女呢!

因为皇帝特别关注小公主,杨公公来南越也特意拜会过她,送上礼物,表达了皇帝对她的关切和思念,把小公主都说哭了。

杨公公自然把这一幕记下来,等着回去告诉皇上,定然能唤起皇上的祖孙之情,人年纪大了,就越发喜欢小孩,杨公公等着小皇孙出世,也是因为这个,皇上知道顺王有子一定会高兴的。

而让皇帝高兴就是他们这些太监的最高职责,说不定他老人家一高兴,就提拔自己了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