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凔溟(245)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李煦笑了笑,你当皇帝是什么人,他惯会收敛脾气的,真生气时未必会表现出来,不过你说的对,本王昨日受了惊,今日要好好休养。

李煦见寇骁精神还好,赞了句:年轻就是好啊,劳累了一天一夜还能如此精神焕发,让那些老臣们看到该嫉妒你了。

寇骁的手在被窝里抓了抓,要不是身上脏真想扑上去抱着人啃几口,你就别撩拨我了,我还有的忙呢。

等吃完早膳就回来吧,又不是没人了,也不能累坏了你们。

寇骁离开营账,司徒勇已经带着人去皇帝的营账外候着了,赵公公轻声轻语地说:陛下昨夜几乎一夜没睡,这会儿刚合眼,再大的事情也等陛下睡醒了再说。

司徒勇知道,这时候确实不好打扰,但赵曙该怎么处置只有陛下能发话,于是只能带着人等着。

他笑着问安庆平,安大人,您受累了,不知山上是何情况,还有多少残军,是否该派人去追缴?

安庆平冷淡地说:司徒将军可以派人上山收尸,双方交战数次,到处都有尸体,至于伤亡多少,也得你派人去清点,本官不负责善后。

司徒勇心里有气,面上依旧笑盈盈的,您说的对,那末将就先去忙了。他瞥了一眼躺在地上如同尸体一样的赵曙,转身离开了。

他觉得安庆平是故意支开他的,不知道是有什么秘密要汇报给皇帝,还是不想让他参与抢了功劳,毕竟赵曙算是主谋之一,拿到他就是首功。

******

皇帝这一觉睡得很不安稳,没多久就醒了,但人疲惫的很,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

赵公公低声汇报:皇上,安大人将赵赵曙抓回来了,在营外等候,您可要见见?

皇帝摆摆手,一点也不想见那个逆贼,他当年宠爱赵夫人时,对赵曙多有关照,也是他一级一级提拔赵曙到今日的地位的,没想到他居然恩将仇报。

不过想到赵夫人的死,他又觉得一点不奇怪,甚至连审问他的心情都没有,他想知道什么呢?赵家与老三合谋逼宫,不就是为了他屁股底下这把椅子吗?难道还能是为了赵夫人报仇?可笑!

通知下去,立即拔营回行宫,朕不想呆在这儿了。

喏。

皇上要求回行宫休养,这很合情合理,文官们早就想走了,行宫有高墙,有庭院,可比这里安全多了。

李煦也被叫了起来,跟着大部队回到行宫,还没进自己院子就被皇帝叫了去,他以为对方会问一些正事,结果父子俩面对面坐了半天,一句正事也没提。

坐到天黑,李煦腰都坐痛了,于是开口问:父皇,您饿了吗?儿臣亲自下厨给您熬点粥吧?

皇帝脸上这才挂上笑容,好奇地问:你何时还学会下厨了?问完觉得有点尴尬,毕竟君子远庖厨,皇家子弟会厨艺说出去并不是件光彩的事。

不过李煦却不这么认为,很自然地说:是当年一路上慢慢学的,古人说的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了京城,儿臣才知道天下是如此多姿多彩,食物是如此丰富多样,儿臣当时吃到好吃的,就想,万一以后还想吃怎么办?不如自己学会了,想吃什么自己做什么,不用靠别人,多好。

父皇您别多心,儿臣觉得,自己多一样技能是好事,儿臣在南越学会了很多东西,不仅会下厨,还会游水,会种田,会采茶,会制盐,儿臣是不是很有本事?李煦骄傲地问。

皇帝被逗笑了,阴霾了一整天的脸色也好看了些,那你快去,朕今日没什么胃口,就靠你了。

李煦领命而去,去厨房给皇帝熬了一碗浓稠的青菜肉粥,粥里没什么山珍海味,就是很普通的味道,皇帝命人偷偷去看过,确认是李煦亲手做的,居然好胃口的吃了两碗,可把赵公公乐坏了。

皇上许久未曾吃的这么多了,还是王爷有办法。

李煦不敢当,知道皇帝只是觉得新鲜,而且他也不可能天天给皇帝做饭,父皇要保持心情平和,心情好胃口才能好。

你有心了,你也回去休息吧,替朕传寇骁进来。

父皇找寇骁有何事吩咐?李煦直白地问。

皇帝笑骂道:看你,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寇骁是你心头肉呢,怎么,怕朕欺负他?

李煦心道:那可不就是我的心头肉么?他尴尬地笑道:没的事,就是随口一问,儿臣这就帮你叫他过来。

李煦急忙离开,没多久皇帝就见到寇骁,这个年轻将军确实很得人心,办事沉稳牢靠,人也光明磊落,难怪能让李煦另眼相看。

等寇骁回去,李煦才知道,原来皇帝命他带人去追寻三皇子的下落。

皇上没见赵曙?

没有,听说直接将赵曙关押了,并不曾见他,连安庆平也没见,不知他心里怎么想的。寇骁没时间与李煦多说,喝了口水就点兵出去执行任务了。

这个任务注定完成不了,三皇子的尸体都被他毁了,不知道完不成这个任务会不会受罚。

李煦在营中坐了会儿,把事情重新梳理一遍,他喊来贾平,问他:骑兵训练的如何?

贾平摇摇头,时间太短,成效并不好,不过这些人还有救,进步很大,这次他们都立功了,想必让林统领或者司徒统领提出训练一支骑兵,皇上会同意的。

羽林军其实个个善骑,也算是骑兵,京城不缺马,但他们依旧很难成为一支强兵。

本王想把这批人放到你名下,你觉得如何?

贾平想了想,问:王爷是想把这支骑兵掌控在手里吗?可这只有一千人,并不算多。

但他们却是从两营中精挑细选的人才,并且有家世有背景的居多,这样的一支千人骑兵,想必还是很有用的。

属下明白了,一定会好好训练他们,并且让他们誓死效忠王爷。

效忠就免了,你可以许他们升官发财,美人权势,本王也不需要他们为本王鞠躬尽瘁,让他们多想想自己与百姓就好。

说完了这事,李煦随口问道:你兄长那边还有信来吗?

没有,西山的事情很快就会传出去,想必那边很快就会有动静了。

李煦点点头,他也很想知道大皇子会怎么做,他一时间也腾不出人手管西北的事,而且大皇子不是三皇子,西北那边也不是京城,难度大多了。

******

贾平出去的时候碰到了孔敬,作为廷尉大人,孔敬也参与了事后的审问工作,他和贾平也算是姻亲了,见到人热情地问:贾将军刚见过王爷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