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凔溟(252)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里头真的没伤到?还是请太医来瞧瞧吧,可别自己受了内伤不知道,年轻时觉得无所谓,等老了有你受的。

寇骁胳膊绕到背后抓住李煦的手,笑着说:你怎么跟个老头子似的,怪唠叨的。

李煦拍开他的手,皱着眉将他的每一个伤都上过药,有破皮的还贴上了纱布,寇骁嘴角动了动,想说没这个必要,天气热,纱布敷上去太热了,可看着镜子里那人的表情,愣是一句话都不敢说。

好了,去把衣服穿好,我来之前你是不是洗过澡了?李煦拍了拍寇骁的后腰问。

是是啊,怎么了?

李煦推了他一把,将人往门外推,没什么,既然今天洗过了,那明天开始就别碰水了,等伤口好了再碰水。

寇骁扒着门框问:不用了吧?这些伤只是看着吓人,其实没什么的,这么热的天气

李煦从镜子里瞪了他一眼,滚出去!本王不是与你商量的!

寇骁朝他讨好地笑了笑,遵命,我的王爷,奴才这就去给您准备晚膳!

寇骁说是准备晚膳还真去了厨房,他的厨艺还是一如既往的一般,不过烤个肉,烤个饼还是不在话下的,不过最后李煦一口也没动,捧着一大碗蔬菜色拉嚼的津津有味。

寇骁只好自己把食物吃干净了,见李煦跟兔子似的只吃草,撑着下巴看他,我就没见过比你更好养的王爷,吃的也太随便了。

我乐意!李煦有条件后从不在生活质量上亏待自己,作为封建社会的金字塔顶端人物,李煦不敢说要什么有什么,但想挥金如土绝对没问题。

在南越时,他得靠自己的实力赚钱,但回到京城,光是他的赏赐,每年的俸禄,以及收受的礼,就足够奢侈的过一辈子了。

难怪古人都爱造反,谁当皇帝谁就拥有全天下的财富,酒池肉林算个屁,要不是李煦见识过二十一世纪的繁华与便利,还真会觉得当皇帝是个美差。

等李煦吃完,寇骁便问他:听说皇上今日下旨让林钊和娄长井赈灾去了?可是你的主意?

消息传的挺快,是我的意思。

寇骁知道,这种大胆的提议肯定是李煦提的,别人就算有这想法也未必能说服皇上,那你明天上朝小心点,那些文臣可不是好惹的,你占了属于他们的坑,分了他们的权,肯定要奋起反抗的。

我知道,毕竟本王这一次动了他们的蛋糕,一块蛋糕本来就那么大,以前他们轮流着吃几口,谁都能占点好处,如今被武将抢走了一块,当然不甘心。

寇骁嘴角含笑,觉得他比喻的太形象了,不过文官武将之间本来就有隔阂,谁越界都要受人攻击的。

不用担心,这些文官也就耍嘴皮子厉害,让他们拟个赈灾的章程都要瞻前顾后,写的还不如当年还是县令的乔安呢。李煦这次也是集思广益,想看看古人赈灾都有什么好法子,毕竟最合适国情的才是最好的。

结果呢,一个个给他长篇大论,引经据典,就是没几句实用的,而且赈灾这种事,有些官员看着眼热,恨不得毛遂自荐,有些官员却避之不及,当然要把策论写的含糊点,免得被顺王选中去吃苦。

他们嘴皮子厉害我倒是不怕的,就怕一个个心思龌龊,给你下绊子,这些文官最阴险了。

李煦瞥了他一眼,心想:论阴险你也不狂多让啊,这年头,能在朝中站位脚跟的官员有几个是善茬?

你放心,本王既然动了他们的蛋糕,自然会补给他们一块新的,就算甜美度差一些,总归是甜头,没人会拒绝好处的。

第二天上朝,果然不少官员站出来质疑林钊和娄长井的能力,有说他们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懂政务的,也有说他们握着兵权去赈灾容易导致民乱。

李煦闭着眼睛听他们闹哄哄地一顿指责,说来说去就是觉得他们区区武将不配行驶文官的权利,否则要他们这些文官做什么?

陛下啊,您可是觉得我等文臣不堪大用,所以要弃我等不用而让两个武夫出面赈灾?这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诉的官员是御史大夫的属下,出了名的铁口直牙,能一言不合就撞柱的那种。

李煦睁开眼迅速扫了他一眼,温柔地说:温大人啊,您这把年纪了,就算您才华横溢本王和父皇也不敢派您去啊,此去舟车劳顿,甚至有山匪流民劫道,您若是去了,本王和父皇岂不是得日日给您上香,祈求您一路平安?

这话够寒碜的了,温御史老脸一红,举起胳膊抖着手指向李煦,王爷,您这是嫌弃老臣年迈了吗?老臣年逾古稀,确实不该占着茅坑不拉屎,明日就递上请辞表!

李煦走过去替他顺气,别激动温大人,您也知道自己年逾古稀了,气多了伤身,您这身子骨不适合出门远行,但是这奉先殿最适合您了,您一开口,别人可都不敢吱声了呢。

不少官员低下头憋笑,站在大殿上的官员大部分都被温御史弹劾过,讨厌他的人多过于喜欢他的,见顺王三两句就把温大人气得撅了过去,心情无比舒畅。

不过温御史说的也没错,皇上派两个武夫去赈灾,随行的文官都是不入流的小吏,确实不太把他们放在眼里了。

其实本王让林统领两位出京也是深思熟虑的,各位公务繁忙,要腾出几个人去赈灾实在麻烦,哪像武将,说走就走,而且啊,本王手里有件事需要各位大人齐心协力办一办!

魏丞相这时才转过头看他,不知王爷所说的是何事?

李煦指了指站在大殿末尾的几位,语重心长地说:朝中多久没有新晋官员了?本王觉得是时候择选人才,充实官场了。

不是李煦未卜先知,这一趟赈灾,恐怕会有一大批官员落马,到时候官场调动,肯定是要提拔一批新人的。与其到时候手忙脚乱的让各家族走后门,不如趁早一层层筛选出一批储备干部来,还能给他们设个考察期,能否转正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这是关乎各个家族繁盛兴衰的大事,文官们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纷纷询问顺王该走什么样的章程。

谁家没个想提携的后生?谁家不想利用官职拉帮结派?谁不想卖几个人情出去,以后好连本带利的收回来?

李煦眯着眼睛笑,不急不缓地说:此事就交由魏丞相拟个章程出来吧,各位有贤才也可尽数报上来,到时候弄个盛大的面试,选出的贤才最后由父皇把关,定出个甲乙丙等来,将来也好补上空缺。

皇帝听到最后一句认可地点点头,那就这么办吧,此事交给顺王主理,九卿协助,以一个月为限,择选三百贤才入殿候补!

大臣们激动地应了声:遵旨!

第336章消息

砰!一尊昂贵的青花瓷花瓶碎成了渣渣,黄军师一脸心疼地看着满地碎片,这花瓶可不是原先有的,而是他们后来采买的,一个花瓶够在京城郊区买一座三进的宅子了,而且听说还是南越出产的。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