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早做准备,不能等对方集结部队发动进攻了再来防御,所以本王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李煦拍拍手,外头有人送了一个大沙盘进来,俨然就是大燕北境从东到西的缩略图。
大皇子眼中闪过震惊,这沙盘做的太逼真了,军中的沙盘也只是针对某个地点,可没谁做过如此大如此精细的沙盘。
李煦拿着棍子指了几个地方,那里是极致边军的主城,如果我是努哈儿,我率兵南下肯定不走这几个地方,大燕边界长,哪怕有长城也不是没有破绽的,能进入大燕的地方很多,不过匈奴王庭所在的位置偏西,更靠近西北,所以我预测他会从这段的某个位置进攻
凉州、长掖这两座城都是可能的,而且守卫弱,攻下这两座城便可往东进军,西北军得到消息后只能追在他们屁股后面跑,但匈奴骑兵速度极快,很难追上,西北地广人稀,他们要一路打过来很容易,直到上郡,他们才会遇到阻力。
我的计划是,从凉州、长掖两城抽调部分兵力,做出无力抵抗的假像,随便抗一抗就让他们撤退,主动将这两座城让出来。
你疯了!大皇子惊呼道:就是是两座不大的城,凭他们要打下来也要损失部分兵马的。
李煦继续说:接着,他们进入西北境内肯定会急行军,尽量不与大燕军发生交战,减少伤亡,但他们不会带多少军粮,所要的补给都得在西北抢夺,所以肯定不能只从小村镇过,根本抢不到足够的粮食,所以,他会选择一两座中等大小的城市,兵力弱的,迅速攻占并掠夺,甚至屠城也有有可能,这样能尽量避免消息外泄。
所以,我们必须在他们找到这个目标前将人拦下来,如果舍得放弃一两座城,其实等他们快到上郡的路途中下下埋伏是最好的,此时他们吃到了一点甜头,已经不像刚来时那样饥渴了,甚至因为杀了人见了血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人会变得懒惰,杀伤力会大大降低,而在离上郡五百里外有一处天然峡谷,是进入上郡的必经之路,也是最好的埋伏点。
好!就是那!大皇子猛拍了下桌子,那峡谷他知道,他回京城也是要经过那里的,知道那确实是伏击的好地点。
李煦伸出手指摇了摇,我说过了,那是最好的地点,但前提是要舍弃一两座城甚至更多,但本王不舍得,那可是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是大燕子民。
大皇子不赞同地反驳:如果牺牲他们能一次性全歼匈奴军,那就是值得的,否则死的就是大燕军士。
不一样的,百姓的天职是好好过日子,军士的天职是保家卫国,不能让一群手无寸铁的百姓为大燕做牺牲,而且边军们也该见血历练一番。
说的容易,但万一没能将匈奴军拦截下来呢?后果谁承担?
一码归一码,我选了这里作为第一个埋伏点。李煦在沙盘上的某个地方点了点,那里不是山谷也不是山林,是一处丹霞地貌的复杂地形,离长掖不远。
这里不适合大兵开战,但适合小股兵力伏击,这样的地形骑兵走不快,走不稳,应该可以适当削弱他们的兵力。
但你怎么保住他们一定会走这里?这地方并不在必经之路上。
如果我们故意透露消息,说我们西北大军在这里候着他们呢?李煦指了另外一个地方,我可以引他们进入这块区域。
万一没成功呢?
那就继续打呗。李煦丢开棍子,不想和大皇子讨论战术,这本该是各位擅长打仗的将领们做的事情,他想的这些很多都是寇骁给的建议。
哦,忘了说了一点,这是其二,其一,我们应该派人去匈奴那边制造点混乱,别让努哈儿的一统之路太顺利了。
我在那边还有人,不过想制造混乱谈何容易?不露馅就不错了。
李煦乐呵呵地看着大皇子,打趣道:我可没说要做坏事啊,我是要和努哈儿谈生意。
你疯了!大皇子第二次说道。
放心,他们要吃要喝要穿,草原资源匮乏,这笔生意还是能成的,而且能事关他们一整年的生计,努哈儿肯定愿意放下手中的战事花点时间谈一谈生意的。
大皇子最终满腹心思地离开了,这样的结果不知道算不算投诚,不过今晚也让他看出了李煦居然还懂军事,说的头头是道,也不知是自己想的还是别人教的。
他魂不守舍地回到镇北王府,黄英连面都没敢露,怕他丢不起这个人自己出现反而碍眼,直到第二天才从他口中得知顺王果然是要对匈奴出手了。
不过他倒是没料到顺王还会想到和匈奴王做生意,如果是别人,他会怀疑对方和匈奴王勾结,但这人是顺王,他只会想到顺王又在算计人了。
顺王做过亏本生意吗?应该是没有的吧?
第346章闭嘴吧你
李煦是想做就做的性格,第二天就把要和匈奴人做生意的事情汇报上去了,朝臣们一听他要给匈奴人送粮食送布,哪里能答应,他们自己人都还有吃不饱穿不暖的呢。
李煦就问:各位大臣们家中可有买匈奴的皮毛、药材?可有吃匈奴的牛羊肉骑匈奴的马?
那又如何?魏丞相作为表率站出来问:王爷想必不是真的要让匈奴人过上衣食不缺的日子,那您是如何想的?
本王只是要与匈奴做生意,并非给他们送这送那,是卖给他们,再从他们手中低价买入我们需要的东西,这是交易。
魏丞相又问:若是匈奴人没了衣食之忧,岂不是能更快的养足兵马攻打大燕?这交易不划算。
李煦反问:敢问丞相,若是您入了山林,是希望遇到一群饿极的狼群呢,还是希望遇到一群刚吃饱的狼群呢?
众人心头一跳,这还用问,那饿极的狼群可不是好对付的,光是那馋肉的眼神都让人招架不住,如果是遇上吃饱的狼群,也许还有逃生的机会。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大家一想就能明白,可怎么就那么不甘愿呢?他们巴不得匈奴人全都饿死得了。
但这显然不可能,越是饥饿越是能激发凶性,以往匈奴人南下打草谷也是迫于饥饿,不过,匈奴人野性难驯,哪怕吃饱喝足,肯定也是想要占有大燕国土的。
王爷,匈奴人对大燕虎视眈眈并非一年两年,也并非给点粮食就能让他们放弃进攻大燕,您此举不可行。向来不怎么出声的太傅大人这次站了李煦的对立面。
李煦早料到会是这样,朝皇帝做了个揖,扬声说:皇上,臣这个提议只是个开头,后续还有其他计划,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只是涉及机密,臣私下再与您与各大臣商议吧。
这大殿上站着的文武百官谁也不知道里头有没有匈奴人的奸细,这样的大事私下商议才是正常的,因此大家只有好奇的份,不知道顺王又想出了什么好主意。
散朝后,皇帝钦点了几名大臣随他去御书房,此时能被皇上点名的必定都是皇上的心腹,众人即便羡慕也无话可说。
咦,寇将军,为何你没被皇上叫去呢?一名与大皇子来往密切的武将嘲讽地看着寇骁。
寇骁挑了挑眉,勾着唇角问:你是哪位?还能管到皇上想请谁商议朝事?
哼,不过想也知道,寇将军是顺王的走狗,陛下心中怕是防着你呢,一朝天子一朝臣,寇将军年轻,将来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啊,我等羡慕不来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