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凔溟(263)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王爷想的长远,那船还卖吗?

李煦眨眨眼,卖啊,纪韩宇来信说,船厂一直没停止造船,如果我们的船已经供大于求了,多出来的正好卖给渤州军,现成的大海船,立马就能投入使用,不买才是傻子。

寇骁想,也就李煦敢把买卖说的这么冠冕堂皇,正常人估计就双手奉上了。

******

午后,皇帝没有宣召几位武将,而是将李煦和寇骁传进了宫里,一夜深思后,皇帝觉得自己也许被李煦骗了,既然海外能寻到土豆、番薯这样的好物,必然还会有其他东西,也许只是李煦不想送上来而已。

李煦被问了几句,心里头已经有些烦躁了,这皇帝一把年纪了成天想长生不老是不是脑子烧坏了?真要有什么仙人,以往那些皇帝难道不知道去找?历史上哪位成功了?

他耐着性子跟皇帝解释了一些海外所见所闻,正好借机怂恿他改建渤州军,父皇,渤州临海,地理位置优越,南北都可依,若是能训练一支水师,即可扬帆出海,到时候父皇若想出海一游,也有足够的水师护卫。

皇帝果然心动了,倒不是他想亲自出海一游,而是洪广乃是他心腹,如果渤州军有了海船,那便能够替他出海寻找仙岛了,儿子靠不住,他还有忠心耿耿的武将啊。

皇帝当即宣了洪将军进宫,当着李煦的面将水师一事告知对方,洪将军早知道南越水师的厉害,说不羡慕是假的,那南越水师的船还停留了上百艘在渤州海湾,渤州军每每路过都要靠近看几眼,洪广甚至上船看过,眼馋许久了都。

如今一听皇帝说要将渤州军训成水师,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谁会嫌自己的兵技能太多呢?而且还可以买大海船,这部分钱朝廷肯定要出的。

白捡的便宜啊,洪将军立即跪下保证:皇上放心,末将定能将渤州军改建成一支精良的水师,有了南越海船,以后再也不惧海贼侵扰了。

皇帝给了他半年时间,半年后要验收成果,同时刺了李煦一句:顺王竟然早就造出了大海船,还有如此规模,真是令世人震撼啊。

李煦一点不谦虚地说:父皇也知道,南越那地方,常年受海贼侵害,儿臣在南越时就着手建造海船了,只是技术还不够成熟,早期的海船并不能出海太远,直到今年,南越才传来了好消息,秦祖新也是乘坐最新的海船,才能出海航行至东南一带,据说那边也有不少小国,天气炎热,与大燕差异甚大,至于给洪将军的海船,还在造着呢,恐怕得过段时日才能交付。

洪将军立即表示:不急不急,船要出海,安全为上,最好王爷能送几名懂修理的船匠给末将,免得有个破损的地方还得千里迢迢找南越修理。

你说的有理,不如这样,每一百艘船配一名匠人,你大可放心,都是手艺精湛的熟工,洪将军也可以从当地招几名匠人与他们学手艺,如此一来,若干年后就不缺船匠了。

这笔买卖做的双方都很满意,李煦几乎是以翻倍的价格将船卖给渤州军,要不是皇帝这次舍得下大血本,朝廷可拿不出这么大笔的钱买船。

有了这几笔进项,南越未来几年都不用愁财政问题了,李煦想着,也该将纪韩宇调到身边来帮忙了,这朝廷上下的官员虽多,但纪韩宇忠心可靠,人也聪明,往往一句话就能理解他的意图,放在这大染缸里历练几年,将来出阁入相不在话下。

******

出了宫,李煦心情大好,在福来酒楼设宴请了王府各管事,犒劳他们的辛苦工作,这令众位管事又吃惊又感动。

王府的管事很多,遍布大燕东南西北,但在京城的也有不少,排的上号的足以将福来酒楼坐满,这是李煦预想不到的。

他如今管着朝政,家里的生意很少参与了,除了几名大管事,其余的能见他一面都难,甚至有些人至今才知道自己是为顺王府做事的。

那个是不是洪亮洪管事?有人惊呼一声。

洪亮此人,以前也是没什么名气的,在众位管事中不算突出,可是有一天,这位洪管事被调任去了一个叫什么基金会的地方,据说是王爷亲自认命的,一时间羡慕了多少人。

不过之后,这位洪管事做了几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第一件就是招了几名令人唾弃的害群之马,随便拎一位出来都可以鞭尸的那种,结果他一次性找来了四个,那段时间,百姓闻顺心镖局色变,走到镖局外面都得绕道走,甚至有人往镖局大门泼狗血。

你们听说中秋节那天的事情了吗?真是咱们镖局做的?有人低声问道。

当然是,连京兆尹都送牌匾表示嘉奖了,这几天不少人家都送礼到镖局去了,如今提起顺心镖局,大家也不那么害怕了呢。

李煦此时坐在包厢里也正在听雷骆说这件事,所谓的镖局其实就是基金会下的一家小企业,专门给俞先生的善款服务的,到中秋节前,也陆陆续续找回了几个失踪的孩子,但数量少,名气不大。

不过中秋节当日,一个人贩子团伙在京城大街上掳走了二十几名孩童,男女都有,其中还有富贵人家的孩子。

每年的元宵、中秋这样的大节日,街上都是人满为患,被拐卖的孩童不计其数,能找回来的少之又少,否则各地花楼里又哪来那么多的花娘呢?这一次同样如此,二十几名孩童的失踪只是令京兆尹头疼了一夜而已,然后吩咐下面的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年年都是如此,找不到人也不能怪官府啊,谁让他们没把自家的孩子看牢呢?

至于那名富贵人家的孩子,京兆尹了解到背景后也没放在心上,人是肯定要找的,但找不找得到听天由命吧。

顺心镖局也在第一时间接到了消息,其实对这几位乌合之众谁都没放在心上,前几次能找到人不过是运气好而已。

人是在哪里找到的?李煦好奇地问道。

雷骆见洪亮出现,请他来讲,他并非一个人来的,身后还跟着五个贼头贼脑一看就不是良民的家伙,众人倒吸一口冷气,不明白洪亮为什么把他们带来。

洪亮朝众人拱拱手,就朝楼上走去,他敢带人来当然是王爷吩咐的,王爷说,要宴请几位大功臣,这顿宴可就是为了他们五人办的呢。

洪亮昂首挺胸地走着,再没有比今日更威风的时候了,等进了门,见到主位上的顺王殿下,他才收起得意之心,规规矩矩地行了礼。

来的正好,你们给本王说说,那二十几个孩子是怎么找到的?

李煦的目光落在那五个员工身上,当真是人可貌相,每一个看过去都不像好东西,难怪出个门都被人砸臭鸡蛋。

洪亮干咳两声,开始讲述那天晚上的经历,这事迹已经被俞先生编成话本在如意茶馆讲过了,所以他直接拿现成的故事说。

那天晚上,大家严阵以待,知道这样的节日免不了有拐子朝孩童下手,所以事先大家就做了几种猜测,会拐卖孩童的,无非是几种人,一种是将人卖给有需要的人家,做正经儿女的,一般都是缺儿子的人家买去,所以目标基本都是五岁一下的男孩,还有一种是卖去青楼妓馆的,这种一般都是女孩子,五岁到十岁的最好,尤其是长相出众又出身一般的,培养几年就能接客,太小的不好养,太大的不好调教,所以每年失踪最多的孩童都是以这两种为主的。

当然,也有例外,拐子下手有时候也凭眼缘,这一次,有个员外郎家的千金被拐了,那姑娘实在标致,才八岁的年纪已经出落的非常抢眼,加上出身富贵,那群人想拼一把,如果能把这姑娘卖出去,比卖十个普通人家的姑娘还值钱。

那天晚上,是陈爷先发动城里城外的乞丐沿街盯人,这些拐子抢了孩子不会立即出城,肯定会先藏在某个地方,这地方不会选择太偏,这样出入不方便,但也不能太显眼,容易被人发现,一般他们在京城都会有固定的据点,有固定的接头人,这些人常年在京城生活,家里多几个人也不会招人注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