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寇骁也没有天天在一起,寇骁以前多数住在军营,可如今人去了远方,思念就入了骨,让他体会到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真正涵义。
度过一个难眠之夜,李煦第二天一早晕沉沉的醒来,他不喜欢睡在炕上,又热又硬,而且太干燥,好几次醒来都是头晕嗓子哑的状态。
刘树进来伺候他穿衣,念叨着说:这寒冬腊月的,朝会难道不能推迟一些?这样长久下去,谁的身体受得了?
李煦当然想赖床,大冬天的就没人舍得那暖和的被窝,不过谁让他没那么个命呢?
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本王还未登基,也不好改了老祖宗的惯例,而且那些老大臣们都坚持得住,本王年轻力壮,这点苦算什么?
奴才也是心疼您,昨夜寇将军寄的信到了,听说往西北的路被大雪封了,这信延误了十几日才到,下一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奴才给您拿过来吧?
李煦点点头,他可以带着路上看,寇骁那边的进展一直是他关心的头等大事,之前他送了粮食和棉衣过去,寇骁也说打开局面了,但武将之间的争斗不可能是心平气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打一场。
这下子可真是随了他的愿了,呆在京城大半年憋的够呛。李煦嘟囔了一句,随即笑了起来,人还是得活在适合自己的领域才能发光发热,才能更随心所欲,寇骁是属于战场的,这一点李煦一直知道,把他困在京城,时间长了也不会快乐的。
出门上车,马车非常豪华,一点也感受不到外头的寒冷,李煦靠在软垫上拆开寇骁的信,从信封里倒出了一迭厚厚的信纸以及一朵风干的杜鹃花。
这可不是杜鹃开花的季节,李煦不明白寇骁放进这样一朵花是什么含义。
他们的信总是又臭又长的,会写一写每天做了什么,周边发生了什么,就跟记流水账似的,可两人就喜欢这样的交流模式,恨不得连对方一天吃了是什么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李煦还没看信先笑了起来,有时间写这么长的信,看来日子挺好过。
开头就是媳妇儿三个字,李煦撇撇嘴,只当没看到。
寇骁在信中事无巨细地交代了行程,也说了他要做的事情,让李煦在京城做好接应的准备。
李煦没料到他动作这么迅速,才去了一个多月就打开了局面,而且看这趋势,也许年前就能把李、徐两家的兵权弄到手,这么一来,西北军就没有哪家比寇骁更有实力的了。
不过也不排除其他将领会连手抵制寇骁,李煦倒了一杯热腾腾的豆浆喝下肚,心里有了个主意。
当天早朝后,李煦留了薛太尉等几位武将说话,年关将至,今年顺顺利利的没发生什么大战,不如给各地守将放个假,让他们回家过个年,一家团聚。
薛太尉不明所以,但还是想称颂了李煦一句:王爷宅心仁厚,下官甚是感动,不过除夕是各地守卫军最要紧的时候,一下子全都放假了不太好吧?
此次只给军中主帅放假,也让他们回家探个亲,来年他们可就没有这样轻松自在的日子了,本王要整顿军务。
薛太尉心中惊涛骇浪,顺王这是要把手伸进兵权里了啊,虽说他现在代天子监国,与储君无异,可到底不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怎敢有这样的想法?他就不怕皇上疑心他想篡位?
王爷的心思下官明白了,但依下官之见,边关守将还是不宜离开当地的,主帅不在容易滋生事端,不如让他们的家属前去探望。
薛太尉言之有理,就这么办吧,还有,给全大燕的将士们都发点年货吧,也让他们感受一下朝廷的关怀。
一名大胡子武将立即反驳道:王爷不可,全大燕的士兵有百万之多,哪怕一人一斤米也是非常庞大的数字,还请您三思,国库必定是拿不出如此多的钱粮来的。
当然不可能全让国库出钱,让各地官府出,将士们为他们保驾护航,他们送点年货也是应该的,也不用多,一人发十斤米,五斤肉,一斤盐,聊表心意。
听到不用国库出钱,大家明显松了口气,上回那件事还没完结呢,如果收了这些东西,百姓们可就没理由找罪魁祸首的麻烦了。
第357章除夕
李煦这一年的除夕是在宫里过的,一大群人,看着热闹,实则冷清至极,皇帝估计还是没脸见人,面都没露,让赵公公来宣了旨,赏赐了几名大臣金银珠宝就没后文了。
李煦不耐烦应酬,他宁愿回家给寇骁写信,因为大雪封路,他已经许久没有收到寇骁的信了,西北的公文也没及时送达,也不知道寇骁的事情进行的顺不顺利。
宫殿里觥筹交错,温暖如春,还有一批批貌美的舞娘歌姬助兴,哪怕心情不佳,李煦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宴会看着还是很高大上的。
远在西北的寇骁却没这样的待遇,李成涛的将军府如今成了西北大帅府,李家几兄弟本来在外头就各自有宅子,搬家搬的又快又顺利,而且为了讨好寇骁,大件的家具和贵重的摆件都没带走,寇骁直接拎包入住了。
大帅府虽大,但也住不下五千人,寇家军被寇骁分成了两批,一批作为他的亲卫,住在大帅府,还有一批打散编入了西北军,成了西北军的各阶层领导。
西北军原本是不服气的,凭什么这些南方来的小兵要当自己上峰?不过比试后,大家发现,寇家军竟然每个都不弱,当伍长的有伍长的实力,当小将的有小将的实力,并非全凭关系安排进来。
大过年的,朝廷来了旨意,说是要给将领们放探亲假,还给士兵发了年礼,西北军的福利一直很好,这样的年礼只能算锦上添花。
魏澜将大批物资发下去的时候心都在滴血,西北军过的已经比普通百姓好许多了,这些东西他原本是想用来发给百姓,让他们过个好年的。
不过李煦承诺过,会派一些精通商务的小吏来西北,协助他发展西北经济,百姓们不能一直靠官府救济过日子,还是得自己会赚钱。
按理说,西北军日子如此好过,军饷也足,为何还有那么多百姓不愿意入伍?魏澜问一旁的西北官员。
在他得知的消息里,西北军除了强征民夫外,还强制拉壮丁入伍,若是不愿意就得花钱把自己赎回来,听着就很扯淡。
大人这下官也不是很清楚,也许,也许他们怕上战场吧。被问到的官员急的一头冷汗,可不像是不清楚的样子。
魏澜点点头也不继续问了,反正他人在西北,没什么是查不出来的。
果然,没几天,他就得知了原由,西北军各支军队之间也是有地盘的,像他所在的凉州,之前就是李家军的地盘,这些西北军为了争夺资源,内部也是争斗不断的,而每年上报的死亡人数也并非是死在匈奴人手里,很多都是死在内斗中。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