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革.命尚未成功,不能贪图享乐。
于是她打消了加餐的想法,直直地走向大路,没有注意到旁边招待所前的裴景帆。
裴景帆看看闻夏,又看看黑市的方向,接着又看向闻夏的背影,嘴角不由得扬起好看的弧度,晃的旁边的朋友一脸纳闷地问:“老大,你笑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闻夏:他在笑我。
朋友:笑你什么?
闻夏:笑我长得美,看一眼就开心。
朋友:……
——
第7章劝说
“没什么。”裴景帆淡淡地回一句,继续和朋友商量事情,片刻之后,忍不住又瞥了一眼闻夏纤细的背影。
闻夏可不知道裴景帆在看她。
她一心想着回家。
从开始的疾走,变成后来的小跑……一路上走走跑跑。
她终于到了山湾子。
一进篱笆院子,就看到闻老太太闻明端着饭碗出来。
“奶奶。”闻夏今天发糕卖的很快,但是两盆发糕的时间花费了一些时间,所以回来的时候稍稍晚了一些,为了不让人起疑,她从路边薅了些野菜抱在怀里,此刻笑着对闻老太太说:“奶奶,我溜达的时候,薅了些野菜,中午可以做菜汤喝。”
“嗯,放下吧,洗洗手,过来吃饭。”闻老太太说。
“嗯好。”闻夏笑着回应。
偷偷地把六个鸡蛋给藏了起来,没事儿人一样吃早饭,去上工,中午下工的时候,闻夏在自己的房间里找到一个四厘米左右的铅笔和一本用了一大半的作业本。
她开始记账。
记账是赚钱的必要程序。
她把每天的出入都写的明明白白,从房间出来时,看见闻明正趴在院子里的小凳子上写字,黑黑的小手里攥着一支不足三厘米的铅笔头,极其专注地写着“田、走、日”等字。
这孩子是要把铅笔头用尽了才肯丢吧。
闻夏又朝闻明身旁的化肥袋做的书包里瞧了一眼。
除了书本外,就是他手里的铅笔头和作业本了。
太艰苦了。
等她把发糕卖完了之后,她一定得给闻明一支新的铅笔、一个橡皮和一本新的作业本。
这成了她赚钱的一种动力,这种动力鼓舞着她更早地起床,第二天凌晨,等她将两盆发糕做好了的时候,鸡才叫第三遍。
她开始做第三盆。
面糊已经发酵完毕,她心情愉快地将六颗红枣去核,从中间切开,等分地点缀在发起的面糊糊上面,放到锅中。
她坐在锅洞前,用大火猛烧。
待到木锅盖边缘冒出一圈白汽,顺着白汽闻到清甜的香气,这一锅又做成了,闻夏赶紧把发糕端出来,放在案板上稍稍降下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