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哈?”不洗澡不给上学啊。
英子从来都是早早到校的,倒是白思莹让英子早来,自己是踩点儿来的,下了早自习,她神秘地把英子拽到角落,从书包里掏出一连澡票,“我妈是棉纺厂的会计,这是澡票,你拿去,用完了找我拿。”
“你不用吗?”
“我家住楼房的,隔天给一次热水,我才不用澡票去大澡堂子洗,这是我妈单位发的,我家人都不用。”
澡票?洗澡?英子看着澡票又看了看白思莹,觉得城里真是神奇的地方。
第10章洗澡
城里和山里,在九十年代是两个世界,城里有自来水,城里轻易不停电,城里车多人多,城里花销大,城里人讲究的事儿多。
不光是英子在适应城里的生活,甫秀花也在适应城里的生活,聋哑校收了家宝,早晨七点半上学,晚上五点放学,中午聋哑校供饭,甫秀花看过了,三菜一饭,一荦两素一盒饭,比家里吃得还好,一个月伙食费十五,一顿只收五毛钱。
这样一来,甫秀花白天就闲来下了,她起得早,早晨五点钟就起来做早饭,打发自家男人吃完饭好出去干活,家务活她随手就做完了,余下的一个白天没有什么要紧的事。
农村的女人,最擅长的是串门子,她用了差不多三天的功夫,就跟周围的同龄人混熟了,还交了个几个颇不错的朋友,其中有一家是做豆腐的,也是农村出来的,两人一起说说笑笑,对方教给她不少城里的生存之道。
比如头一条城里乱,要多防备些人,家里没人的时候不要多搁钱,把钱存银行里最稳妥。
二一条城里人都见看衣裳后看人,大人不讲究,孩子出来进去得有体面的衣裳。
甫秀花是个机灵的,听出她在暗指些什么,雪珍大了,是得有两件像样的衣裳了,家宝上学穿校服,鞋也得体面点,她看着别的孩子都穿旅游鞋。
至于英子……还小着呢,她姐的衣裳够她捡着穿了。
唉,城里啊,真是开门就要钱——
关于这件事,这位开豆腐房的朋友倒给她出了个主意,“我家的豆腐你也吃过,在附近还算有点名儿,你天天推两板豆腐出去卖,怎么着也能赚个十块八块的,够一天的菜钱。”
一天十块,一个月就是三百,正经不少了,说起来也就是推着自行车站在路口卖豆腐这点儿小事,也不用算太复杂的帐,一块豆腐五毛钱,一板豆腐她能挣四、五块钱。
甫秀花跟韩兆秋商量了一下,对这点小事儿韩兆秋都懒得多问,“想干就去干,累死了。”
甫秀花把自家的自行车擦了又擦,后面的驮座按豆腐匠媳妇说的改装了一下,天天早晨早起来半个小时,骑着自行车卖豆腐,一开始不敢喊,后来想了想这里又不是靠山屯,谁认识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