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通通,将将能上省大,我妈说了,能上省大就行了,不想让我离家太远。咱班王明到高中爆发了,据说模拟考都是六百五左右,目标清北。”
“六百五能够清北吗?”
“管他够不够呢,先吹着。”白思莹笑嘻嘻地说道,“反正落不下他,小婷婷就惨了,成绩一直是在四百三、四之间徘徊,她妈说大专也走,读师范。”
白思莹又陆续说了同学的近况,考上高中的基本上目标都是大学,上不了本科也要走大专、高职,没考上高中的也是各奔前途,有些男生已经当兵走了。
英子听着她说这些,想着同学们,继续上学的想法又坚定了几分,是啊,考不上本科,考专科也走!
“你啊,要是真想上大学就听我的,读我们学校的重读班,专心闭关一年,你基础好有毅力,重本不上了普本还是能上的。”
“很贵吧?”
“只要是能上重本线全额返学费和生活费,考上排名前十的大学给两万奖励,考上清北给四万,要是上了全省的前十啊,校长给你二十万还得给你磕一个头,不过前十什么的不用作梦了,肯定都是三中的学生,怎么会落到私校,全都是忽悠,清北也没戏,但能反额返也是不错的。”
同样说的上私立只要上了重本线就能全额返学费,英子听白思莹说就是心驰神往,听二舅妈说就是一个字也听不进去,“一年学费是多少啊?学籍呢?”
“一年学费复读生看成绩,成绩越低学费越高,要是本身就已经过线的,直接免学费只收生活费,你这种没成绩的可要两、三万吧,今年的费用没下来呢,主要看复读班的成绩怎么样,复读班成绩高学费就高,学籍好办,你不是休学了吗?直接找你们班任或是校长就能调。”
“我不想回去啊。”
“你不告诉他们你回去了不就完了吗?你都满十八了,啥事儿不能自己办啊,再说了,你跟周林海好好说说,这点小事儿对他来说打几个电话的事。”
“他对咱们县也熟?”
“人找人,总有认识的人,尤其是他们当兵的,认识的人老多了,我姨夫说他办事能力可强了,可惜不肯走正路。”
所谓的正路就是“政”路吧,全国也没有比东北对“政”路更痴迷的地方了。
想到了周家,英子恍了下神儿,“我要是走了,谁来照顾奶奶呢?”奶奶虽然糊里糊涂的,实际是给了她最多爱和关照还有归属感的人啊。
长这么大,奶奶是唯一不求回报对她好的人,也是唯一跟她讲许多“道理”的人,告诉她人生还有别的选择,还有别的活法。
“周家有钱有势,什么人找不着啊?你真以为离了你地球就不转了?”白思莹掐了一下英子的脸,她一见到英子就想掐她了,这个同学啊,傻得可爱……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老惦记她,知道她好好的心里像落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对周明德这个从小长在蜜罐里的大少爷来说,让他干不愿意的事儿比登天还难呢,薛冠男也是被宠大的,薛家更没必要硬攀现在老一辈已经死或半死,新一代爬最高的山高皇帝远,离最近的是马上就要退二线的周宝清的周家,攀也不会攀周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