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嫌弃的英子的逆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6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本着亲母子明算帐的原则,双方各找了律师,把整个董事会的章程和各类制度做得风雨不透,周林海出资三百万(质押了房子和车子)占股20%,英子出资一百二十六万占股10%,董娟出资五千万占股70%。

公司主营业务为对外贸易,共设有非洲部、俄罗斯部、东盟部三个部门,员工四十人,行政、财务、人事这些部分之外,最重要的是业务部门。

人员大部分是新招聘,也有一部分是周林海找来的老关系。

做生意,总归要正规化一点,不能总做皮包公司草台班子,这是董娟给周林海的第一个合理化建议。

她的投资实际是她收购的债务。

真正出钱的是周林海和英子。

也就是说看似“很大”的公司,实际上的资金只有四百多万。

公司的头两笔业务全部都是董娟带过来的,整个公司也因为这两笔业务开始了正常的运转。

英子目前暂时主管财务,财务部除了她这个年轻的总监之外,还有一个出纳一个会计,她的存在完全是为了“监管”两个陌生人,实际上她的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事情上。

尽管她和周林海确定了关系,她仍然不希望把周林海的事业变成自己的事业。

有了周林海的能力人脉和董娟的“背书”,整个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

最初的“客套”之后,公司里的人也开始“八卦”公司高层的关系。

公司目前的结构是这样的,三巨头之外,三个“部门”,各有自己的部门经理,每个部门又都有N名业务经理,两名助理,因为是外贸公司,除了两名助理按照每人八小时工作时间导班之外,业务经理们实行弹性工作制,只要能完成最低业务指标不耽误上级分配的工作,一个月只出现在公司三次,也没人说什么。

业务经理这个职位从来都是以业务量论高低的,周林海他们当然是极为服气的,毕竟目前公司七成的业务实际是周林海带进来分配给他们跟进的。

开业之初所有人都知道董娟是最大的出资人,但除了开业那一天出现过之外,她再没有出现过,

让所有人觉得疑惑的是另一位大股东韩雪英的角色,她真得很不务正业。

每天跟周林海同时出现,手里经常拎着保温壶……一般饭盒是周林海自己拿着的。

隔着玻璃门都能看见两人坐在一起一边吃早餐一边有说有笑地聊天。

老板娘?差不多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周林海也从来都不反驳,可做为老板娘,她是不是太年轻了点?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