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些有什么用,”燕景氏叹气:“只一点,皇帝膝下子嗣单薄,太后为皇帝纳四嫔就在理上。”
老夫人捻着碧玺佛珠,看着孙女,心一揪一揪的疼。
随着帝后大婚之日的到来,京城街道是一日三扫,临街的店铺家家都贴上红囍,挂上红绸。站在街头一眼望去,那尽是喜庆。
六月十一起,顺天府尹亲自领兵卫全城布防。六月十三,关闭京城四方城门。
六月十五日,宁诚伯府大开府门,辰时第一抬嫁妆出府,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整条巷道。礼部尚书和内务府总管各拿一本册子站立在府门两旁,三百六十六抬嫁妆直至午时才走完,真真是十里红妆。
这晚,两房人都聚在宁余堂用膳。膳后宁诚伯是欲言又止,终什么也没说,递了一沓银票过来。李安好也没客气,让九娘收了。
钱氏虽为继母,但也是母亲,跟到汀雪苑,还没进门就瞥见那些神情肃穆的宫人,也不敢跨入,拿出早先准备的东西,塞到李安好手里,就头也不回地匆匆离开。
“姑娘,旬嬷嬷在堂屋等您,”宝乔面上隐含不舍。
李安好笑笑,将手中的小盒子交给她:“放寝房。”
“姑娘,”听着动静,旬嬷嬷迎了出来,眼中含着泪花:“让奴婢再服侍您最后一回。”她老了,不中用了。姑娘心疼她,放了卖身契又给了银子,她知福,就是舍不得一手带大的姑娘。
“好,”李安好上前,抓着她的手,抽了帕子为其拭去泪:“你在外帮我看着铺子和庄子,享享清闲。宫里有她们几个在,我也不落寡。”
旬嬷嬷连连点首:“老奴听您的。”只是这一别,怕是此生再难相见了。
待一切都收拾妥当了,躺到床上,李安好才打开钱氏塞给她的那只小盒子,不出所料,一本上了色的《合欢》和几张调理方子。因着好奇,翻开了那本制作相当精美的《合欢》,见着画中的男女……顿时面上生热,赶紧合上。
比之图画中的生动,近日宫嬷嬷讲的那是当真隐晦。将东西收入小盒子,让宝樱放进妆盒中。
这眼才合上不过一个时辰,还未入眠,宫里的嬷嬷就悄没声地进寝房叫她起身,沐浴熏香,擦凝露。秦嬷嬷领着一排宫女捧着衣饰走进,裹着一件披风的李安好看着那耀眼的黄,心不禁提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