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在前,兵卫在后,直入东城。东城居贵,听着这番动静就知出大事了,回过头来,恪王府已被圈围,紧接着是延陵总督徐博义在京府邸。
“王妃……王妃,”女婢惊慌之下跑得东倒西歪,半路绣鞋掉了一只顾不得穿:“不好了王妃,王府被圈围了。”
徐雅雯泪目,她已经知道了,脸色苍白,一手揽着一个女童缩在榻上,王爷回不来了,娘家……娘家也没了。
有妾室抱着孩子躲来主院,哭嚷着:“王妃娘娘,您想想办法呀。”
抱紧两个被惊着的女儿,徐雅雯水眸中闪过狠戾,她是该想想办法了。
重华宫里,恪王不知宫外事,陪着皇上一杯接着一杯地喝,一壶见底再来一壶。
“你比朕厉害,膝下已有三子,虽非嫡出,但都养得壮实,”皇帝已见醉态,凤目迷蒙,仰首饮尽杯中物,控制不好力道钪的一声将杯摁在长几上:“不像朕……倒酒。”
“皇上正当盛年,急什么,”酒饮多了,恪王面胀红,提起酒壶,生了血丝的双目望着对面,宽袖垂落,左手去撸,一枚豆粒大的白丸准确无误地掉进杯里,酒水一冲,瞬间消失无余。
皇帝端了酒杯错放到鼻下,敛下眼睫,目光落在恪王置于长几上的双手,他很紧张,十指都绷着。莞尔一笑,抬眼看向那人,将酒杯拿远,置于长几中央,双目沉沉地说道:“看在朕与你一母同胞的份上,这杯酒……你喝。”
双手猛然握紧,恪王咬牙,脖间的经脉暴凸。
前一刻还醉态懵懵的皇帝,一眨眼,双目清明:“朕知道你不服,”面有不屑,“让你见个人,”抬手拍掌。
重华宫正殿殿门被从里拉开,天乙与天庚押着手脚戴镣铐的徐博义走出。铁镣相撞的声音在这寂静的重华宫里显得尤为刺耳,他慢慢侧过脸看去,瞳孔外扩,刹那间面色灰败。
“知道他的主子是谁吗?”皇帝拿了一只干净的酒杯,倒上酒,目光落到恪王带来的那只檀木石盒上。
天庚会意,闪身上去打开石盒,最上一层摆的是膳,第二层也是吃的,底部则装着一只长条盒子。
皇帝一眼就可辨,那盒子只比圣旨的轴长两指,正好可以装下一管圣旨:“拿来给朕瞧瞧,”有康氏玲女的事例在前,见着明黄布上熟悉字体,他也不意外,“辅政大臣!”
还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点了点头,他不吝赞赏道:“不错,就差玉玺盖印,”合上假旨,复又望向恪王,“你怎么不寻能工巧匠再刻个玉玺?”见他盯着徐博义,再压不住火,啪的一声将假旨拍在长几上,“徐博义是杨嵊的人,你知道吗?”
两腮猛然一鼓,恪王咬碎了牙,吞咽下咸腥,不敢置信道:“杨嵊?”不可能,皇帝才说要给西北军扩军,转动着僵直的脖颈,看向对面,帝王脸上再无假惺惺的和煦,“你说杨嵊?”
皇帝冷嗤一声,从袖中掏出唐逸幽上呈的密折,扔向他:“你好好看看吧。”
恪王身子僵硬,没有接住,目光仍然定在皇帝面上:“那你还扩军?”六王内乱与杨嵊造反是天差地别。不说其他,只一点若杨嵊造反成功,凌家皇室无一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