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相较而言,最惊悚的事实还是,她就是那位大名鼎鼎谢太傅曾经的夫人。
江南与京城之间相隔甚远,消息不灵便,可那毕竟是谢迟,这些年来与他相关的事情总是很容易就流传开来,还时常能传出好些个版本来,可谓是受人瞩目。
虞寄柳一早就听人说过,谢太傅当年为了冲喜娶了位夫人,后来不知因何缘故,又和离了。
个中缘由知情人寥寥无几,但也不妨碍众人揣测,传出过各种各样的流言。虞寄柳那时是当话本故事来听的,也没太当回事,怎么都没料到,自己竟然会有朝一日与当事之人熟识。
乍一听是惊诧,但缓过来之后,她很快就坦然接受了。
毕竟相处了这么久,她很喜欢傅瑶的性情作风,加之也不是那种拘小节之人,更不会为着这个缘故去疏远好友。
傅瑶解释道:“我先前也不是有意要隐瞒,只是……”
“我明白。以你这身份,的确也不适合让旁人知道。”虞寄柳很是贴心,随后又忍不住感慨道,“我原以为世家闺秀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日里为着后宅的事情劳神,闲暇时便是琴棋书画,没想到还有像你这样,喜欢做生意写话本的。”
说到这个,她灵光一动,忽而想起那应自己要求续写的话本,后知后觉地想明白了其中的干系。
“难怪,”虞寄柳唏嘘道,“难怪你会写出那么个故事来。”
她从前并未多想,如今知道傅瑶的身份,立时就将那话本与谢迟联系起来,悟出了颇多相似之处。
那话本叫做《沉冤记》,故事讲的是书生一家被牵扯到一桩冤案之中,导致家破人亡,他想方设法地上告,却是连自己的命都险些赔了进去。
最后他不折手段多番筹划,终于为家人报仇。
是以恶制恶,大仇得报,可自己却也备受误解,声名狼藉。
而改成的那出戏,最后一折则是暗喻后来的一切都是南柯一梦,强撑过酷刑的书生在狱中醒来,不知会何去何从。
是当忍气吞声的好人,还是当声名狼藉的恶人?
傅瑶写这话本时显然是耗了心血的,一波三折,引人动情,虞寄柳初看之时便被那故事给吸引了,所以才会央她续上了结尾,又费心改了戏本。
虞寄柳当年听过不少揣测,都是说谢太傅夫妻不睦,甚至是有仇怨,所以才会闹到和离的地步,可她如今再看,却觉着傅瑶对那位谢太傅并不似有怨恨。
字里行间的感情是瞒不了人的。
非但算不上怨恨,甚至还可以说是颇为怜爱。
好奇归好奇,但她毕竟是个有分寸的人,并不会去翻旁人的旧事来满足自己,所以在感慨过这么一句之后,便再没提过相关。
离京之时是初秋,两三年的光景弹指过,傅瑶整日里忙着自己的事情,偶尔也会想念京城的亲人故交,如今总算是再见了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