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不想管往后会怎样了,这可是她从小抱在怀中长大的小姐啊,玉一样的人儿,如今,身上都看不成了。这会儿心里后悔不已,早知如此,就不该怂恿小姐去讨好大爷。
当晚,顾嬷嬷就让三个凝丫头收拾衣物,紧紧凑凑收拾出三个大箱子,次日一早,就带着人架马车回了大长公主府。
当祝长君听见消息时,彼时他正在中堂听下头的官员汇报庶务,那官员见丞相大人脸色不好,心头一颤,说话也混乱起来。
祝长君心不在焉的忍了许久,最后突然站起身,直把他吓得禁声不敢言,当众人以为丞相大人要发飙时,却见他掀袍急匆匆的出了中堂大门。
作者有话要说:可能有读者看到这章会说,这不是婚内qj吗?
宝宝们,作者写的是古代的故事,古代‘夫为妻纲’的教条很严重,若是丈夫想睡妻子,是由不得她说不的。因此,古代人是没有‘婚内qj’这个概念,这是现代人的说法。
最近有些人拿这个事抨击我没有三观,在我文下打负分,觉得男主渣,女主被强还忍气吞声不和离,我觉得是无理取闹。
首先,这是个故事,并不代表作者三观!本文的立意是“美好的婚姻生活需要用心经营。”
其次,这是个古代故事,如果强用现代人的思想去看,那其实古代很多事都不合理,比如男人三妻四妾,比如古代可以卖儿卖女,再比如人分三六九等为奴为婢。那这么讲,基本所有的古言文都没有三观了。
再次,女主所谓的‘忍气吞声’不和离,只能说她们没有看我的文,若是看了,就知道女主为什么不和离,请期待后面剧情吧。
最后,祝大家看文快乐!
第12章
祝长君坐在马车里,直接吩咐祝全去大长公主府。
他拇指摩挲着绫锦紫袍绣线,若是亲近之人必定知晓,他做这个动作时,心中定是忧虑或紧张。
为何紧张?
其实,祝长君自己也说不出为何,昨夜他被气得失了理智,心里总有一股强烈的念头,要了她要了她,后来果然要了,食髓知味,一遍又一遍。
帮她擦洗时,她神情木然,一句话也没说,他知道她是在生气,彼时她正在气头上,自己也不知该说什么,想着先各自冷静一晚,回头再去与她好好解释清楚。他虽然最初不乐意娶她,可既然已经娶了,那他也是把她当正经妻子看待的,只想往后好好过日子,至于她想的和离之事,他从来就没想过。因此,昨夜气头上来,也是想着反正早晚要圆房,先断了她另嫁的念想再说。
可没想到她气性这样大,招呼不打就回了娘家,听祝全说,还带着好几箱衣物,想必是准备要在娘家长住了。
少不得自己要花些心思去把她哄回来,总不能闹得太难看,他丞相颜面是其次,最主要是,他心里隐隐有着预感,若这次事情不解决好,恐怕将留在她心中一辈子,这才是令他紧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