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跪,其他几个弹劾的也跟着跪下了,嘴里纷纷嚷着:“请陛下明鉴!”
燕舜沉着脸,还没说话时,魏谦冷冷地开了口:“此事我已经递了状子到京师府衙,是非公道,自然要按着朝廷的律条来断,你们急不可耐地跳出来,是信不过京师府衙?还是收了宋家父子的黑钱,想要咆哮朝堂,威逼陛下?”
候训心中一凛,想起影卫素日里的可怕之处,心里不由得打起鼓来,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连忙分辩道:“魏统领休得血口喷人!我等只是出于义愤,看不惯你忤逆不孝罢了!”
“义愤?”魏谦从袖中取出一卷纸,转向了燕舜,“陛下,三天前候训与宋家父子见面密谈,之后候训联络数人,约定一同上书,这是他们密谈联络的内容,请陛下过目!”
作者有话要说:正在收尾,正文大概月底能完结,可能会有番外,么么~
第82章
候训的事情不难查清,他与宋直同为朱安世的门生,之前就有来往,这次弹劾魏谦,便是出于同气连枝的意思,其他几个弹劾的言官,大半也都是他来串连的。
虽然候训不曾受贿,但朝臣私下里勾结朋党乃是大忌,是以燕舜很快定下了处置,候训降职三级,其他几个涉案的官员降职一级,宋良臣革去官职,永不录用。
圣旨颁下来后,朝野上下议论反对的声音反而比从前更厉害了。父子之间闹到对簿公堂,原本就足够骇人听闻,如今更因为做儿子的当堂告发,导致当爹的丢了官,在许多人看来,不仅仅是不孝,简直是就是公然挑衅孝道,足够罪该万死了。
到后面就连朝臣之中,也为了这件事争论不休,有人说魏谦忤逆不孝,有人说魏谦心胸狭隘,还有些以清流自诩的臣子纷纷上书弹劾,只是燕舜一概留中不发,众人眼见皇帝如此偏心,也只好背地里感叹几句佞臣误国,忠良有志难伸罢了。
宋良臣罢官之后,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十年前他接管魏家的产业时,原本想着把里里外外紧要的位置上都替换成自己的心腹,哪知经手以后才发现,魏家的产业千头万绪,以他的能力,根本打理不来,若是换个新手,更加要七零八落了,宋良臣思来想去,最后只得将魏老太爷用的人留下了一多半,唯有最要紧的账房、库房,换上了他自己的心腹。
前些日子魏谦向府衙递状子要求清算产业时,家下那些魏家的旧人几乎全都重新回去了魏家,店铺、田庄没人打理,顿时关了一大半,待到他丢了官,就连账房、库房上他视为心腹的那几个也投靠了魏谦,还把他这十年里的账目明细和库房钥匙也一并带走了,待宋良臣发现自己连库房都进不去时,顿时暴跳如雷,一叠声地吩咐叫锁匠过来开锁。
下人急急忙忙出去找锁匠,宋良臣左等右等,直等了将近一个时辰,才看见出去的人孤零零一个回来了,宋良臣怒冲冲问道:“死哪儿去了!锁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