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成龙王后我靠海鲜发家[种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重生成龙王后我靠海鲜发家[种田]——月寂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劳累了一早上,两人吃着肥而不腻,香甜多汁的叉烧包,再吹吹海风,看着别人在浪中扑腾来扑腾去打鱼,自然爽。

陆岙带了一大袋包子,不一会功夫,就只剩几个。

这几个还是他特意留着,给林满漳他们垫垫肚。

林栖岩吃饱喝足了,敬业地扛起防水摄像机,你今早都打到了些什么?有没有打到什么好货?

自己看。陆岙不想起来,长腿摊着,懒洋洋问:斑石鲷算吗?

斑石鲷?这片海域有斑石鲷?!

当然有。陆岙道:你要拍的话大概在鱼护的底下,伸手掏出来就行。

我扛着摄像机,要不你帮我翻一下?

对上林栖岩满怀期待的眼神,陆岙顿了一下,还是站起来去翻鱼护,将底下一条黑乎乎的,跟金鼓鱼有点像的肥美海鱼翻出来给他看。

这鱼还活着,在陆岙白玉一样的手里摆着尾巴拼命挣扎,却怎么也挣脱不开。

林栖岩的摄像机对准鱼跟陆岙的手拍了个特写,又道:你先别放回去啊,我换手机,跟这鱼来个合影。

陆岙随他。

林栖岩好不容易遇到这样的素材,赶紧抓住机会全方位拍了个遍。

他边拍边对着镜头介绍:斑石鲷也叫黑金鼓,大多用来做刺身,沾点芥末酱油就很鲜甜了。要是吃不惯刺身或者为了安全起见,用来清蒸,味道也非常不错。

相比与养殖的斑石鲷,这种在海里现打的斑石鲷要贵一些,我们这边鱼铺收购大概在一百六七,我手上这条大概两斤多重。这条鱼也算发财鱼。

为了凑时长,林栖岩絮絮叨叨介绍了好一会。

林贡商他们都回来了,他还没拍完。

林贡商一上岸,一眼就看见了林栖岩手中的斑石鲷,这谁打的?

林栖岩丢他一眼神让他自行体会。

卧槽,陆岙你运气也太好了吧?林贡商不甘心地瞪着斑石鲷,我们在这片海域打鱼都快打了半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斑石鲷,怎么你一来就撞上了?

陆岙坐在礁石上,我撞上的鱼还少?

林栖岩好不容易介绍完了,关掉摄像机,趁着鱼还没死,赶紧将鱼放到水坑中。

林贡商声音大,林栖岩听得耳朵疼,空出注意力了瞥他一眼:别嚷了,你忘了陆岙在西鼎市钓到的大黄花了?

那次没一起去西鼎市钓大黄鱼是林贡商这几个星期来的痛点,被林栖岩一戳,他就蔫了,悻悻道:我看陆岙别在这里打鱼了,去隔壁镇打毛鲿鱼算了,反正他从不走空。

第47章

毛鲿鱼和大黄鱼一样,都是石首鱼科的鱼类。

它们还都是鼎鼎有名的发财鱼。

渔民们只要提起它们,就没有不兴奋的。

陆岙正打算去哪里打条名贵的鱼补偿一下近乎亏空的钱包,毛鲿鱼的消息便送上门来,也是有缘。

他抬头问:隔壁镇是哪里?

就是团宝镇嘛,那边有渔民说他们在他们镇附近的海里见到了毛鲿鱼。林贡商说得绘声绘色,说是清晨见的,有人矶钓,见毛鲿鱼出来吃窝料。见到的人原本还不认识,后来回家查了才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毛鲿鱼。

矶钓一般指在突出水面的岩石或礁石滩上垂钓

毛鲿鱼每年五月中旬会从外洋洄游到近海礁石中产卵,七月下旬又返回远洋,从理论上来说,矶钓的钓友看到毛鲿鱼还真有可能。

陆岙动了心思,如果是真的,他可以跑一趟。

反正变回龙形在水下方便得很,探探虚实总能做到。

毛鲿鱼体型那么大,动则七八十上百斤,这么大一条,很难躲藏,要找还是比较容易。

林栖岩一看陆岙意动,赶忙劝道:陆岙你别听他瞎催,这些都是道听途说的消息,说不定这消息往外传都传了二三十年了,谁知道那边还有没有毛鲿鱼?

林满漳也道:矶岩周围往往怪石嶙峋,水域复杂,还是别去。

陆岙还在沉吟。

林贡商见他真要去,赶忙在林栖岩的瞪视下开口道:哎,我开玩笑的,我也不知道真假,就是听人这么随口一说。

陆岙并不在意,到时我再找人打听打听。

比如卖他鹅的李新永,就是一个不错的打听人选。

中午,陆岙回去就给李新永打电话。

李新永还以为鹅出了什么事,一接电话便忙问:你鹅怎么了?

我鹅没怎么,吃得下睡得好胖了一大圈。陆岙道,我是想向你打听一些事。

打听什么啊,你尽管问。

我听说你们团宝镇附近的海里有毛鲿鱼出没?

说是这么说,谁知道真假?这传言已经传了好几年了,那么多人来想打毛鲿鱼,也没听说谁真打到了。

陆岙眉头微皱,也就是说这是假消息的可能性比较大?

话也不能这么说。李新永道,就是没人打得到嘛。我们镇上的人看见的那条毛鲿鱼据说起码一百斤往上,这么大一条鱼,也没多少人敢真的开搞。再说,鱼老成精,这么大的毛鲿鱼也鬼精鬼精的,一般人根本搞不到它。

你们镇上的人大多在什么地方见到毛鲿鱼?

好像说是牛头岛,我也不太清楚,你要是想知道,我帮你问问?

帮我问问吧,辛苦你了。

哎,你还真感兴趣啊?

嗯,想试试。

李新永只好答应,那行吧,我问到了再打电话给你。

陆岙不仅托李新永打听消息,自己还专门上网搜索相关的资料。

他们这边不太发达,网络上的消息很少,陆岙查来查去,查了很久,也没查到什么相关消息,只能等李新永那边人工打探。

下午陆岙原本想去打鱼,没想到接到老陈的电话。

老陈告诉陆岙,他姐夫已经把陆岙要的公银杏树给挖出来了,陆岙得过去尽早拉回来种上,要不放久了银杏树就死了。

陆岙闻言便开上三轮车去陈屋村。

老陈家还是很简陋,不过比起之前要多了几分喜气,屋子看着也清爽了一些。

见到陆岙,老陈忙招呼他进屋坐,来来来,先喝杯茶。

陆岙道:陈哥,你杨梅卖完了没有?

卖完了。说到这事,老陈眼里忍不住带上一股喜气,这附近十里八乡也就我家杨梅还挂果,人收杨梅出的钱挺高,一斤五块五,我这又是好几千块进账。

那挺好。

今年水果收成确实不错,水蜜桃我也拉到镇上去卖了,三块钱一斤,半小时就被人抢完了。

水果好吃,大家自然都识货。

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地里的东西最骗不了人。老陈道,说起果园,果园我都打理了一遍,你这段时间要是有空,可以多去果园看看,要是果园里长了蘑菇,你也尽管摘去吃。要是没空也不打紧,我让我哥他们帮忙照看了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