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种植珊瑚,顺便取样。
种植珊瑚可不容易。
陆岙对这个完全不了解,听他这么说,抬眼看过去,用眼神示意说话那人继续说。
坐在角落里的小青年说道:一般珊瑚都生长在浅海,你们知道吧?
嗯。陆岙道,既然生长在浅海,要种起来不是更容易吗?
其实并没有,我们这个珊瑚礁的保护工作主要在水下四十到六十米左右的地方进行。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们黔明海域是这样子的。
陆岙有点反应过来了,那种这个是不是特别费力气?
肯定,这个深度已经要背气瓶下去了,然而种珊瑚是体力劳动,背一瓶气下去,要是平时的话,一瓶气可以用四十分钟到一个半小时,用来种珊瑚,只能用二十分钟。
那小年轻继续说道:我们潜水员又不是铁打的,背这么一瓶气下去,一会就用完了,这么来来回回,整个人还不得累的半死啊。
除了累之外还有个问题,这么频繁地潜水,还很容易生病。
对,这个对身体不怎么好。
大家七嘴八舌说起之前参加的项目。
说起种珊瑚,大家都挺怕。
项兴昌喝了口酒,种珊瑚是累了点,不过这也是为了我们的海洋环境吗?要是黄教授需要,我倒觉得我们可以组织一次活动,帮帮忙。
立刻有人附和,组织一次两次活动倒没什么,反正人多力量大,也累不到哪里去。
我也觉得可行,毕竟是华夏科技大学的教授,人家千里迢迢跑过来帮我们保护海域已经够辛苦了,我们本地志愿者伸出援手也是应该的。
老闻,你怎么看?
被点名的老闻立刻道:我能怎么看,肯定是支持啊!大家都要帮忙,我也不能落后,如果他们是要人,加我老闻一个。
老闻,这话你可记得啊,不要明天酒一醒,你就什么都忘记了。
嚯,说什么呢,我是这样的人吗?老闻道,你们要是不放心,现在让陆岙回复那位黄教授也行,这单活我老闻肯定干了。
一群大男人喝酒喝多了,竟当场敲定下来要帮那位黄教授,陆岙被他们推着,一时有些无奈。
项兴昌看着一帮脸红脖子粗的同伴,道:不用管他们,等他们酒醒了之后再商量。
先前说跟黄教授接触过的那个青年酒上头了,当着众人的面掏出手机,谁喝醉了啊?现在就很清醒,来来来,我给他打微信电话。
旁边人起哄,打打打,不打是孙子!
那青年豪气冲天,醉眼朦胧地找到黄宁纳的微信,直接打微信电话过去,大着嗓门嚷嚷,喂,黄教授,我们决定帮忙了!
醉鬼的动作实在太快,项兴昌抢下他的手机时,发现他跟黄宁纳赫然在通话中。
黄宁纳忽然接到这么一个微信电话,还一头雾水,啊?
醉鬼在旁边对着手机大声嚷嚷,你今天不是请陆岙帮忙吗?我们现在就跟陆岙在一起,要和他一起过来帮忙!
第124章
醉鬼醉眼朦胧地看了一下四周,愣是没想起来这里是哪里。
他满眼茫然地往四周看,问道:我们这是哪来着?
陆岙有些看不下去,刚想开口。
旁边项兴昌一把拿过他的手机,黄教授,让他明天醒了再跟您细谈吧,我们现在正在外面吃宵夜。
手机那头的黄宁纳忙道:不要紧,不要紧,你们在哪里吃宵夜,我现在过来谈也行的。
项兴昌听到这里倒不好再拒绝了。
人家教授也是一腔热枕为公益,他们志愿者也为公益,大家都殊途同归,也不好太拒绝人家。
项兴昌报了个地址。
黄宁纳立刻道:你们稍等一会儿,我马上打车赶过来,应该不用太久。
我们还要一阵子才回去,您慢慢来也不着急。
黄宁纳在那边说道:不用,我现在已经出了酒店了,马上就赶过来。
他说完挂上微信电话。
项兴昌看着自己的手机有些无奈,转头对陆岙说道:人很快就来了,你自己看着,能应就应,不能应也别勉强,交给我们就行。
陆岙点头。
项兴昌说完将手机塞回给那醉鬼,那醉鬼捧着手机,脸上表情还有些茫然,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项兴昌一拍他的肩膀,得了,赶紧趴下休息一会儿吧,小心你女朋友又来找你闹。
黄宁纳住的地方离他们这个宵夜摊子不远,打个车七分钟就到了。
他今晚一人过来,没带他那两学生,不过提了手提电脑过来。
见到陆岙他们,他远远就扬手打招呼。
伸手不打笑脸,尤其是对方是高校教授,项兴昌这帮人心里都挺尊敬他。
一见到人,在座无论醉了还是没醉的,都稀稀拉拉站起来朝他示意。
黄宁纳很客气,还朝他们微微鞠了个躬。
陆岙在自己左手边挪了个位置,黄教授,坐。
谢谢。
在座到底是没醉的比较多,寒暄了几句,老闻开门见山,黄教授,不知道您今天带来什么项目,能跟我们说说吗?
当然。黄宁纳还有些喘,我今年过来,主要想做一个造礁石珊瑚的无性繁殖工作,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进行珊瑚扦插。
嚯,这工作可不容易。
是不容易,这个难度比较大,成活率也不怎么高,不过我还是想再试一试。黄宁纳道,今年这个珊瑚是新品种,可能在环境适应方面会有所改善。
珊瑚也有新品种?
有。我们都知道,珊瑚其实算一种动物,像造礁石珊瑚,它其实是珊瑚虫跟虫黄藻的结合体。当前问题主要是由于海水水温升高,虫黄藻的活性减弱,不再产出能量,珊瑚虫面对这样的虫黄藻,会误以为它生病,失去了效用,便把它排出体外,这就是珊瑚白化原因的通俗解释。
当绝大部分虫黄藻被排了出去,珊瑚虫没了能量来源也会渐渐饿死,于是白化的珊瑚就彻底死亡了。黄宁纳道,我们今年主要在虫黄藻部分做了一个培育工作,这种新的虫黄藻对温度没那么敏感,可能可以抵御海水变暖。
陆岙问:这个项目已经成功了?
黄宁纳摆摆手,没有,还在实验当中,黔明海域就是我们其中的一个试点之一。造礁石珊瑚主要生长在热带海域。我们这边其实不属于热带海域气温,气温跟水温也是相对比较低,不过部分海区又比亚热带海域水温要高一点,我们这里优势很大,就特地想过来看看。
听您这么说,您的团队在别的海域还有珊瑚种植计划?
南海那边有大部队。黄宁纳道,全球气候变暖是大趋势,我们也想试试能不能把珊瑚播种到纬度比较高的海域来,如果虫黄藻的改造不成功的话,新的珊瑚能在这些水温相对较低的海域生长下去。
大家听他说话都听得很认真。
黄宁纳将整个项目介绍了一遍,他这个项目无论从内容,目的还是资质来看都没什么问题,志愿者们要做的工作也不算太难。
项兴昌征求了在座还清醒的人的意见之后,当场拍板决定、帮他种珊瑚。
黄宁纳挺激动,一直在说谢谢。
聊着聊着,在座有个喝多了的醉鬼问:黄教授,我怎么听说国家还有别的团队也在做这个珊瑚保护工作?
是有。黄宁纳被灌了两杯酒,整张脸都红了起来,说话越发温吞,我们南海那个珊瑚种植团队就是国家拨款扶持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