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的邀请,听说是为了欢迎从美国远到而来的朋友,提前透露一下,是什么公司要过来设厂?还是开设办事处。”舒雨问道。
任何地方,都有圈子,他们这些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人,就同属于一个圈子。但这个圈子又会分成真正的外国人,中国高管以及工作人员,等等无数个小圈子。
迎接他们的中国人耸耸肩,“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基金组织,专门帮助发展中国家,我也不是太懂,不过我们公司的老外很激动,大概在美国很有影响力吧。”
专门帮助发展中国?好几个听到这话的中国人都是一脸感动,只有舒雨忍住呕吐,好吧,她大概知道是个什么样的组织了。
N基金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一位供职于BBC的华裔记者,当中国人看到他华裔的面孔时,都情不自禁的对他说起了中文。
然后迎接他们的便是一脸懵逼,这位记者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告诉大家,他不是中国人,不懂中文。而且正因为不懂,他需要请几位可以沟通的中国记者当助理。
这个要求可把现场的中国人激动坏了,只有舒雨退后一步,没去凑这个热闹。
骆丹自然是跟着舒雨共进退,不过她也很奇怪,为什么人人都争相去混个脸熟,只有自家老板根本不想搭理他呢。
舒雨看出秘书的疑问,只笑了笑,“中国这么穷,教育这么落后,派出国的记者也必须会说当地语言,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
骆丹很想说,这代表中国记者没钱支付请助理的费用。但很显然,这绝不是老板的答案。
就在她努力思索的时候,舒雨开了口,“这代表一种尊重。”
“而尊重是互相的。”
骆丹眨了眨眼,“也许,美国没人会说中文。”
中国人下意识的就会替别人辩解,也不知道这代表的是善良,还是不自信。
舒雨哈哈大笑,“也许吧。”
美国那么大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没人会说中文,况且他们还是一个移民国家,从中国沿海省份,无论是建国前也好,建国后也好,都去了不少移民。美国更不缺两岸三地的留学生,要说找不出一个说中文的记者,简直是笑话。
骆丹知道自己闹了个笑话,赶紧弥补,“有没有可能是找不到即会说中文,又能符合要求的人选,所以选了华裔,也算是另一种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