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然看完杂志,那叫一个马屁如潮,笑的路英是合不拢嘴。
“首刊也没想怎么大卖,咱们也不是那种娱乐性特别强的杂志,图个细水长流,最重要的是能帮到一些人,这就够了。”路英乐呵呵的笑着。
金明天看到首刊之后,大为感慨,“这个好,我得买一些寄回去,让吴县的老同事看看。”
顺便就给家电城进了一批货,算是多一个销售渠道。在金明天看来,下岗是全国劳动人民都在面对的问题,大城市的待业青年也多,必须得让更多人知道这些信息。
同时对舒雨所说的信息传递的概念相当认同,“可不是,真以为乡下人就比城里人笨吗?是好多事情乡下人根本不知道,明明有好手艺,结果不知道自己值钱。所以路总这不是办杂志,是做好事啊。”
家电城第一天进的杂志,摆在收银台没受到什么重视,大多数人直接视而不见。于是金明天就送,但凡购物就送一本。
没想到,送了两天杂志没了,开始有人找上门问杂志的事。金明天也懵圈了,又赶紧去仓库拖一批回来,然后就是大家看到的大排长龙。
金明天以为这些买杂志的人都跟他一样,关心下岗职工。其实他错了,能换得起家电的人家,在这个时候条件绝不会太差,而在这个年代,条件不算差的中国家庭里,最热门的话题,一定是出国。
任何关于出国留学的消息,都是珍贵的,甚至是可以当成人情售卖的。这么公然刊登在杂志上,你说这些人会放过吗?一本杂志的钱算什么,根本就是毛毛雨嘛。
下岗职工的关注,更多的带来的是讨论而不是销量。也可以理解,下岗职工都是聚集性的,居住在同一个厂区,同一个楼栋,一本杂志传来传去,大家抄下自己想要的信息就够了。
“这几天排队售卖的情况已经消失了,下岗职工比较多的城市虽然有补货,但补货的量也不大。”负责销售的同事有些担心,杂志是月刊,需要的是稳定的购买人群,这种排队爆买的人,只要下一期没有刊登留学的相关内容,他们就不会再掏钱购买。
“让你们挑选一些年纪合适的客户,给他们寄的杂志,都发出去了吗?”路英有条不紊看了一眼工作安排,问的就是中奖那一批。
“发出去了,按时间,应该已经收到了。”员工回道。
“那就行了。”路英并不担心。
没过几天,各个渠道都开始补货,杂志真正的客户群虽然反应有点慢,但传播速度绝对不会慢。这些人就是广中学生的家长们,初中就要开始狠抓学习,否则上不了好的高中。到了高中就得拼大学,能提高一分都能压倒成百上千的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