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明白”了,从小被父母照看着的她,不就是在作弊吗?她靠作弊比别人优秀,自然会让容启恒伤心。
原身选择了掩藏自己的锋芒,有考第一的能力,自然知道怎么考第二,她在容启恒身边,自然也知道他能考多少。
于是,她便继续地做着她的千年老二额,至于酒后的事情,原身自然不会提,后来容启恒开始组建实验团队后,她同样选择了做后勤工作,只在容启恒偶尔想不通的时候,偷偷地给她一些建议。
而在她准备博士考试的这一年,容启恒问了她一个问题。
——这问题问她也挺正常。
容启恒问:“你爸妈有自己的研究所,如果要成立自己的研究所前期投入要多少钱?租呢?设备仪器投入多少?”
原身对这是有了解的,平时又接触后勤工作,她报了个数后便看到容启恒那陡然不太好看的眼神,后来更是无意看到容启恒在研究贷款的问题。
于是原身便决定不再继续学业,去找个赚钱的行业,她在众多行业中选中了游戏行业,一知半解的她,便也做出了这份策划书。
后来的事情,就不必说了。
站在风口,猪也能飞,原身选对了行业,哪怕做的游戏都是这类赚快钱的,财富也不断往上累积。
与之对应的,是公司在网上的声名狼藉,被人称为“一波跑”,也就是只骗一波钱就走,后续运营都不做,后来又有人挖出了她的父母,原身因此带着父母上了社会新闻,被人用来引以为鉴。
原身抱有愧疚,可心里还是开心的,在她的资金投入下,容启恒的研究所没有贷款,顺利成立,原身甚至没像其他投资的企业家一样要求冠名、占股,她只希望看她爱的人越来越好。
在原身的帮助下,容启恒确实成功了,原身一直以为她和容启恒是有默契的。
如果没有默契,为什么他们还时常在一起吃饭。
如果没有默契,为什么每次研究所遇到危机,容启恒都会和她倾诉?
如果没有默契,为什么连研究卡壳出现问题,容启恒都会来找她喝酒?
他们只是没有挑明而已,而且研究所的大家,不都知道她是特殊的那一个吗?
容启恒三十三岁生日那天,他的研究正式宣告成功,这是一项具有极大经济、社会效益的研究,期间宁初夏给予了无数帮助,包括通过父母找来了其他研究所的资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