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炊金馔玉不足贵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那便收了替他跑趟腿罢!

薛一舌等了片刻,却再也不见她拿另外两块,本就脾气不好,这会更是生起气来,将钱一股脑塞给她。

池小秋捧着这一堆钱莫名其妙,见薛一舌这才露出满意的神色,清清嗓子,一副高傲模样,道。

“若只吃你这糕点,这二两银子值当给你足数,可尝了你这面后——”

薛一舌又从池小秋手里拿回了块最小的银子,接着道:“便只能值这一两半了。”

池小秋抬起眼皮瞅他一眼,道:“哦。”

横竖给还是不给,都是他说了算呗,反正不过是棉被衣服少买一条,与她有什么相干。

薛一舌摆出高深莫测的模样,等着池小秋恭声问他。

过了一会,没人说话,他悄悄往下撩撩眼皮,池小秋在忙着和面。

又等了一会,他又略略用余光瞟了一眼,池小秋还在忙着和面。

后面的人已经不耐烦起来,道:“你若没话说时,便先让开些,莫要挡着我们的路。”

薛一舌等来等去却不见池小秋抬头,终于忍不住道:“你便不想知道是为何?”

池小秋掏出汗巾擦了一把汗珠子,重又洗了遍手,又继续捣弄起新的面团。

薛一舌:……

你怎么不积极了呢?

薛一舌没奈何,只好又清了清嗓子,刚要说话,池小秋抬手给他递了杯水:“既是嗓子不好,便莫要说话了。”

薛一舌气急败坏,他一挥手,将池小秋手里的茶推到一边,道:“你这面,酸甜咸辣,或者落在这拌菜里,或者加在面汤中,可偏偏是这面,全无滋味,哪里是在吃面,分明是在喝汤!”

池小秋揉面的手顿时一顿,薛一舌这番话陡然点通了她闭塞的思路,她凝神细思,立刻多了一个新的想法。

酱与醋都是现成,焯熟笋子的鲜汤还留在手边,尚未倒掉,她将这几样都倒入面中,不停搅弄拌匀,歪头看看,又细想了一想,重新剁了椒末,本想洒上些芝麻,又怕香味在面中出不来,便斩作了碎屑,将这两样重新揉入面粉,捏作新的面剂子。(1)

她虽是刚刚想得,动作却快,薛一舌本以为这次总能让池小秋开口,却不想池小秋行动间已做成了一团掺了各色物料的新面。

他凝神一看,失声道:“你会做五香面?”

池小秋自家数了一数,果然是五种香气,便欢喜道:“那以后便叫做五香面了!”

薛一舌不意想池小秋竟然这般灵透,一句“要不要做我徒弟”几乎要脱口而出。

好在他凭借着自己强大的理智压住了收徒的冲动。

哼!他便不信,激不得池小秋主动认他做师傅!

操心收徒的不仅仅是藏在草野间的薛一舌,还有求是斋的吴先生。

吴先生今日也往池家食铺来往了好几次,他看中的并不是池小秋做出的香喷喷饭食,而是忙碌在众人间端菜帮忙的钟应忱。

自上次收了高溪午的作业,这个姓钟的学生便闯进了他的视野。

吴先生见他每日往桥上来时,手里都拿着本书,可若论勤奋,却远远比不上站在桥头的众人,只是自己闷头在后面看。

吴先生看了看自己的收徒三大法宝:勤奋刻苦,家徒四壁,落魄志坚,又看了看钟应忱,叹了口气,默默划掉了他们,改成了一个词:聪明伶俐便好。

既然起了意,吴先生便多多留意钟应忱,见过了半月,他仍不知如何让自己引人注意,自己也不好偏得太过,便趁着热闹功夫,寻机暗示了一下他。

“桥上人多,书不如往东面去看。”

那里最显眼啊!

钟应忱心思一转,便立刻明了了吴先生的意思。

他微微一笑道:“枫塘书苑秋至便要开考,书已经看得差不多了,往哪里去都好。”

嘎?

吴先生傻了眼。

他看中的学生,竟让枫塘边那老匹夫截了胡?

第46章 八珍面

雨刚下了两三天时, 还没让人觉得什么,小孩儿带着辟邪的虎头帽,嘻嘻哈哈玩在一处, 总在家门口比踩水。

倘或有些僻静不去人处的巷子, 铺了十几年的青石板边缘接缝处, 人便早已踩得圆润光秃秃,凹下一个个小坑。小孩们觑着快要过人的时候, 往里头一蹦,看溅起来的水花是到了路人棠木屐子上, 还是能染了裤腿。谁的水花踩得高, 谁便要舍出藏起来的一块糖。

因着这个,池小秋每日出门时,都要绕着门口那一群熊孩子。

可这雨天出门的人本就不多, 像她这般要买菜送菜, 出摊回家,一天过上好几回还总是独个的更少, 因此总是算准了她出门的时候, 到巷子口时来堵她。

池小秋躲的时候多了,有脑子瓜灵巧的也知道了什么叫做伏击。

出摊的物什早让帮工们一大早拉走了, 池小秋瞅瞅暗沉沉的天色,顺手扯了一把桐油面青绸里的伞,吧嗒一声扣上了锁。

小巷寂静里,池小秋蹚着屐子, 敲在地上时铿锵有韵,只靠着声音就能辨认明白, 她离着巷口还有多远。

正听那屐子快要到他们所藏之地时,为首的一个像左右使了个眼色, 三两个娃子便一下子蹦出来,打算齐心协力往坑中踩时,好看看池小秋满身是水的狼狈样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