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以他现在大学生的身份不会是最基层的那种职位,但也是要受苦的。
不过这也是最典型的一条从政路。
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他们这些外人只能送上自己的祝福。
现在改革经济改革开放,正需要他们这些高材生,俞向安和王海文柳明月去实习,对方一点也没有因为他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把他们晾在一边或者让他们打杂,时常带着他们去考察,开会也不会避开他们,在会议后面也会询问,希望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建议。
他们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大家集思广益。
这种态度让俞向安不用想太多的理由,就能顺理成章的提出自己的观点。
她来自后世。
来自一个走这条改革开放路成功,带来了经济腾飞,让世界都为之瞩目的后世。
在众多改革派和保守派中,她是坚定的改革派,每每能提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因为她的这些观点,她很快就从三人中脱颖而出。
第七十章
之前俞向安没有切实的接触过现在改革遇到的问题,现在有了这个工作环境,她还写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文章。
这跟之前的那种文章不一样的性质,这个是论文。
她连着写了三篇,别人就更重视她的意见了。
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话,别人的赞美她从来不会上心,态度从始至终都很谦虚,她的领导同事看她这样对她的印象也十分好,有才华,有能力,又没有傲气,大家谁不喜欢跟这样的人相处。
柳明月对此很想不通,“你这些想法到底是怎么想到的啊?我们明明是一个大学一个班级出来的,人和人怎么就那么大的不同?”
他们三个虽然分到了不同的岗位,但都是一个部门,对彼此都有些了解。
也时常会在一起说话,比如中午在饭堂的时候,或者是下午下班以后。
说起这个,俞向安能说什么?
真实原因是因为她开了挂呀,但这不能告诉你们,所以只能是:“大概是有这个天赋?”就是这个天赋有时效性,等她把墨水掏的差不多了,她就是去这个天赋了。
“我们现在已经转正了,你比我们都高了一级,工资多了十多块呢,你的小孩要不要带过来在这里上学?”
“不了,这里一家四口住的话还是不太方便,让孩子在学校那边的小学上学,离他们爸爸近。”他们那边有房子,住的比较开。
她有空的时候回去就好了。
分到的宿舍住她一个人是很方便,拖家带口能住,就是挤了点,而且林川柏去学校也不方便。
柳明月明白的点点头:“那边的学习氛围比较好,我还在考虑,孩子跟着他们爸爸念书好还是跟着我,你呢,你怎么想的。”她问王海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