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龙骨焚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龙骨焚箱 第35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刚说完这话,漫山遍野、前后左近,渐次响起了细细密密的声音,如注如线,颇类黄沙打檐。

又落雨了。

第二十一章【08】

湘西之行频生变故, 孟劲松不得不放弃起初“低调作业”的念头,联系了大武陵区的归山筑。

山鬼的习惯, “斋、筑、舍、巢”。

总堂为斋, 山鬼王座者居之, “山桂斋”, 说是为了低调用谐音, 其实就差敲锣打鼓昭告天下自己是“山鬼斋”了。

一山一筑, 这山是指山脉, 而非山头, “归山”是用了山鬼的反序谐音,以示低斋一头。

山头设“舍”,多半建茶屋、开客栈,供山户互通有无,柳冠国的“云梦峰”就是午陵山的山舍, 自“舍”开始, 不拘于冠“舍”字为名, 但要求名称里体现出山,所以舍名里常出现峰、岩、岫、峦一类的字样。

山鬼的家宅称“巢”, 因为上古时候, 那些深山里的山魈野鬼都是搭巢筑窝而居的,取一“巢”字,以示不忘出身。

倘若以人作喻, 斋为心脏,舍为血肉, 巢为体肤,低斋一头的筑才是足可包揽山户的生老病死、支撑躯体而立的骨架:山鬼财力雄厚,但不养闲人,古时候,归山筑内都挂“百业图”,以唐朝时划分的社会百工三百六十行为基准,巨大的图幅上,绘满墨笔勾勒的黑白各色人物,如肉肆行屠户、皮革行师傅、铁器行匠人、仵作行团头等,一旦有人入行,即着彩上绘,以“百业均占、全彩全色、无高低无贵贱、尽皆囊括”为考量标准——山户呱呱落地,即可按月支取丰厚“山饷”,不过这山饷都算是你的借债,只有择业入行之后,方可“前债全消,山饷倍之”。

百业图缺,对归山筑的掌筑者来说,那是相当“面上无光”,可以想见,他们是多么的殚精竭虑,“求求你啦,我们这片区还缺个杀猪的,你就选这行吧”。

由于不为谋生,入行的山户反有心情细细研磨、精益求精,比如屠牛者多成庖丁,掌勺者不输易牙,简言之,就是各行各业精英辈出——这么一大群人可供派遣调用,说归山筑可以包揽山户的生老病死,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时至今日,社会大发展,行业细分太多,某些领域需要的人才又太过高精尖,山鬼也很难面面俱到,但勉勉强强、拉拉杂杂,应付个七七八八还是不成问题的。

第一时间抵达叭夯寨的后援,就是大武陵的归山筑就近调派,大约有三十多人,勘验了现场索踪寻迹之后,有几个人运送刘盛的尸体回筑,修容整仪以便后续入殓,其它人则随孟千姿回了云梦峰。

***

这一晚的云梦峰灯火通明,满房却鸦雀无声。

入住的山户都晓得大佬在三楼,忽然能与最高层同处一舍,都免不了拘谨拘束处处小心:脚步放轻,甚至用上了虎垫;说话细声细气,能比划绝不发声;提碗搁筷都轻拿轻放,就跟云梦峰是纸牌搭的、声响稍大点就能震垮似的。

这气氛甚至影响了孟劲松,他布置周围设哨的时候,全程都压着嗓子,自觉跟做贼也没两样了,顶楼下瞰时,屋前房后人来人往却鸦默雀静,委实诡异。

……

孟千姿回房后,先泡了个澡。

依着辛辞的设想,38°水温加泡泡浴,那是减压的不二利器,可惜孟千姿如同被泡化了骨头,恹恹无力,出来后就往罗汉榻上一倚,跟黏住了似的,半晌没动弹,周身一股子生人勿近气息。

辛辞浑不在意,忙前忙后帮她吹头发、上发油。

头发吹至半干,辛辞关掉吹风机,安慰她:“放心吧,事情总会水落石出,杀人偿命,刘盛不会死得不明不白的。”

孟千姿没吭声,就算查出了死因,刘盛也回不来了,那么年轻的小伙子,人生就这么突兀终结在一把小片刀上,更唏嘘的是,直到他死,她才知道这人长什么模样,那之前,他对她而言,只是个午陵山户、忙前忙后跑腿办事的。

她喃喃:“我到现在都没想明白,是什么人在跟我们过不去。”

辛辞说:“真相就在某个地方,你还没摸着头绪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