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云长歌(113)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除了这件事情,剩下的就是先搭起草台班子,以及治水。

韩熠最大的任务就是治水,当初在了解了初步步骤之后,颜徵告诉他,他到了当地是需要征发徭役的。

然而现在的情况就是真要大规模征发徭役,那等治水结束,这些百姓就真的等死吧没有时间重地啊。

韩熠思来想去,这件事情还真的要让墨荇和墨求来。

墨家在这方面应该是能帮上忙的。

不过墨求一开始就说道:我们最多也就减轻一下徭役的劳务负担,但是不可能免除,很多东西必须要人工。

韩熠当然明白这一点,到了后世都不敢说完全抛弃人工,他现在怎么敢有那种想法?

接下来就看这个过程中哪里有墨家可以用机关术代替的地方。

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思路,韩熠打算怎么治水。

其实上湖的治理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说不难是因为上湖东边靠海,北边是长江,只要将水引到这两个之中的一个,那么水患的问题就解决了大半,而且如果计划的好,还能灌溉沿途。

韩熠思来想去最后选择了将水疏通到长江之中。

虽然入海看上去更加合适一些,但韩熠还担心海水倒灌的问题。

近海的地方不缺水资源,但是缺淡水资源。

在这个根本没有办法利用海水资源的时代,上湖这个淡水资源其实是非常宝贵的,否则颜子荐干嘛要让韩熠千里迢迢来给上湖治水患呢。

想要将水引到长江,就要人工开渠,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量。

韩熠在来之前被颜徵压着补了很多课,如果他不想太压迫之下百姓的话,按照最宽松的徭役制度来挖这条渠,算一算至少要十年才能挖通。

这才多远?换算一下就是后世三十多公里的路途啊,结果就需要这么久,真要这么干,他就真的只能扎根芙蓉县了。

还好韩熠手里还有一样大杀器炸药。

在人工挖掘缓慢的时候,这东西是真的好用,虽然事后现场可能不太好看,但到时候让人修整也就行了。

但是这不是跟人打仗能够随心所欲的用,因为路途经过的地方可能会有村镇,所以必须计算好用量,这也是一个学问,要不然后世怎么又爆破工程师这个职业呢。

然而如今炸药这东西只有韩熠手上有,所以也只有他知道这玩意的威力,可韩熠也不知道多大的地方用多少的量啊,还有根据土质的不同,软土用多少,有岩石用多少,以及遇到湿地怎么搞,这些都是要一点点摸索。

摸索就需要实验,炸药这东西必须找个没人的地方实验,为了安全也是为了不吓着百姓。

最后韩熠定在了山里,毕竟山里各种环境都可以模拟一下,他们也不需要特别精确,反正大片的土地都是荒废的,多炸一点少炸一点完全没有问题。

而这个实验韩熠直接交给了墨荇和墨求,让他们两个晚上去,别大白天的搞,万一白天有人进山打猎呢?

结果第一天实验都没做完,韩熠正在自己的屋子里睡觉的时候,就被喊了起来。

县令,赵军打过来了!

韩熠累了一天,正是睡得熟的时候,此时被喊起来脸阴沉的仿佛要吃人,他也的确是想吃人了。

别人听到赵军打过来首先是害怕,到了韩熠这里这群货是来作死的吗?

他直接穿上了自己的战甲,准备点兵去会会这些赵军。

然后他刚骑上马,那边又来了战报:县令,赵军退了!

韩熠:?????

你们逗我玩呢?

后来他才知道,墨荇跟墨求选了几块地方埋下了炸药,准备看效果,但是他们也不可能站在原地啊,所以埋完之后就走得比较远,准备等爆破之后再回来。

结果过来偷袭的赵军也是惨,正好赶上这波爆炸,前锋有一个算一个都交代在了这里,后面但凡还有一口气的就都跑了。

韩熠听了之后沉默半晌,摸了摸下巴,挥手说道:行了,派人去咸阳报捷吧。

虽然很乌龙,但这也是实实在在的军功啊。

韩熠压根没有把这份军功放在眼里,松松手就将军功全给了墨荇和墨求带着的那些墨家子弟。

墨求大概是没用,他还是奴籍,但墨荇现在已经是良民,韩熠琢磨着给他弄个爵位,哪怕是最低等的,也是有工资的啊。

人派出去之后,韩熠就继续让墨求和墨荇找地方实验,原本那里虽然也炸了,但是认为干扰因素太多,而且基本上就是人间地狱。

墨家这些子弟都是技术工种,让他们看这样的场面也太难为人了。

韩熠将爆破的事情交给墨家兄弟,他自己则开始思索怎么才能发家致富奔小康,啊,不是,是实现芙蓉县全面脱贫。

第162章

对于带领百姓发家致富这种事情,其实韩熠也是没有头绪的。

他比较擅长搞事儿破坏,现在让他来建设,可真是伤透脑筋。

要说起来,从未来穿越到过去应该有很多地方都能一展拳脚,一开始韩熠也是这么想的,直到后来他了解到了这个时代的科学体系。

不,这个时代压根就没有什么科学体系可以说,连科学都不知道是啥呢,什么东西都是刚摸到一点门道,甚至很多东西连门道都没摸到。

韩熠脑子里的点子很多都是后世已经成型的东西,而那些哪怕是生活中的一点小东西,如果真的深究起来也是依靠着一套完整成熟的工业体系才有的。

现在韩熠能动的脑筋有限,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这个地方温暖湿润,植物种类繁多,以及靠海。

韩熠摸了摸下巴,准备研究一下当地有什么吃的,以及老百姓都能从海里获得什么。

这年头真的要赚钱,目光就要瞄准小康以上家庭,咳,当然在这个年代小康家庭都算得上是富户了。

想要赚这些人的钱就要剑走偏锋,而因为这年头运输不便,所以距离遥远的特产是十分受欢迎的。

就跟后世运输没那么便利的时候,国内看到国外的一些产品一样,谁家要是有,说出去是可以涨面子的。

韩熠就打算从这方面下手。

不过等他想要了解的时候,发现除了当地一个小吏在他这里干活以外,就再没有当地人了。

韩熠觉得这样不太合适,尤其是这边大部分人都只说方言,韩熠韩熠觉得就跟听天书一样。

他觉得需要先把框架搭起来再说,就将小吏喊过来问道:你认识的人中可还有识字会雅言的?

小吏名叫盾托,没有姓,虽然说是百姓,但这年头的人大多数是没有姓氏的,有姓氏的一般都是贵族或者贵族后裔。

而没有姓氏大家的名字也都起的非常随心所欲,盾托的名字来源于他的父亲曾经上过战场,后来因伤归家,结果家里又遭战火,当时盾托刚刚出生不久,过河的时候,他的父亲只有一条手臂别无他法,只好将他放在自己的滕盾之中,托举着过河。

盾托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盾托出身不太好,不过他比较灵活,去过很多地方,而且还会说一些雅言,这才被派来协助韩熠。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