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减税又可能重复周国当年的情况,当年周国是诸侯强而中枢弱,才导致的分裂。
减税之后可能也是这个情况了啊。
韩熠听他们讨论这些,忍了好久没开口,听着都心累,这些人不各个都是七窍玲珑心吗?怎么到了减税这件事情上就想着一刀切呢?你们就不能再找个好方法?
颜徵本来一直在听,结果看了韩熠好几眼,发现韩熠好几次想要张嘴,最后都憋了回去,眼看着就急得不行了,忍了忍笑说道:韩都尉有何想法速速说来。
韩熠先是长出了口气,md,不知道颜徵的真正目的,他都不敢开口!
现在总算是可以说了,他忍不住说道:诸位就没想过弹性收税吗?
众人:????啥玩意?
第216章
韩熠看着大家茫然的脸,觉得心有点累,他以前一直只是提出一个意见,其他就让别人去发挥。
因为很多东西他能说出怎么做,但是问他为什么,或者更详细一点对不起,他答不上来啊。
为了不暴露自己是个菜鸡的事实,韩熠是能不开口就不开口,然而现在他觉得不开口不行了,这些人都在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你们知道根据年份来调整税收,怎么就不能再细分一点呢?
秦国目前的税收是这样的,特别标准的一刀切,那就是普通人是一个税收标准,富户一个税收标准,各种农作物收成是全国统一的,当然这个统一的标准每年都不一样,这个也是根据当年收成来的。
如果风调雨顺收成多一点,那么税收就多,如果收成少税收就少。
同时现在税收以人头为单位,这一家人如果人多交的就多,如果人少交的就少。
韩熠早就想吐槽这一点了,难道不应该按照土地面积来收取吗?
更复杂一点就是规定一个数值,收成跟人数呈什么比例,按照那个比例收税,只是这个比例不太好制定,所以韩熠一直都没有提出来。
现在颜徵既然开口了,作为旗帜鲜明支持他的狗腿,自然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韩熠开口就说道:我的想法可能不是特别成熟,而且也不详细,所以只是抛砖引玉,比如说按照人头收税其实有的时候并不合适,万一有一家人口很多,但是他们贫穷土地很少,交完税之后就剩不下什么了,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通过减少人口来减少税收,怎么减少人口就不用我说了吧?
大庶长面色严肃点点头说道:此法的确有些漏洞。
之前他们没有关注女婴大量减少这件事情,自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因为总人口是在一直增长的,大家都一直沉浸在秦国天下第一的骄傲中,却没想到在秦国繁华的背后居然还有这样的隐忧。
大良造问道:那以你看如何呢?
韩熠说道:如果不想麻烦呢,就按照拥有土地多少来收取,每年规定一下每亩地收取多少,如果想要调节的更好一点那就是按照人口和土地的比例来,比如说男丁按照多少收取,女人按照多少收取,其实细化出来是最好的,女人在劳动方面是比不上男人的,但是女人却绝不是废物,相应她们承担着照顾家里的重任,如果将女人需要缴纳的税调低,应该也能改变一下现状。
韩熠觉得自己的头也要秃了,税这是一个学问,怎么才能制定出最合适的税法,这不是一个人能够搞定的。
朝中大臣对于他的说法接受的倒是快,但是他们对于改税还是很谨慎的,这个也的确应该谨慎一些。
韩熠想了想又补充道:我觉得税很重要,可以专门列出一个税法,以后逐步完善,以及必须将地方设立收税名目这个权利收回来!实在不行就按照比例来,规定多少税收的多少比例上交中枢,剩下的给地方发展地方基建或者经济,这样比较好。
姜不韦开口说道:可若是按照这样来的话,那岂不是富饶之县永远有钱,而贫穷的县永远贫穷?
一直仿佛置身事外围观的颜徵忽然开口说道:如今不是每年都有上中下县的评定吗?上中不管,下县可以制定一下,如果人口和税收到不了一定标准,上交中枢的税收可以适当降低。
韩熠疯狂点头:王上所言甚是,就是对贫困县有一定的资源倾斜。
颜徵看着他双眼放光地看着自己,一时之间有些得意,却还要忍住想要上扬的嘴角,轻咳一声说道:当然这个降低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不可能永远如此,否则那个贫困县?嗯,贫困县的县令若是不思进取,一向依靠朝廷的资源倾斜混日子,对谁都不好,给他们一个时限好了。
这样看来,税法的改革倒是形成了一定的雏形了。
大庶长有些犹豫:那商税又如何算呢?
这次没等韩熠开口,颜徵就说道:既然农税都可以灵活收取,商税自然也可以。
只是商税本来就是按照收入来的,只是现在商人逃税漏税地可太多了,账本想要作假也很容易,朝廷就算将税收提到很高的一个标准,大家依旧能够逃税。
这是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事情,颜徵也知道,然而却没什么办法改变。
韩熠左右看了看,眼睛转了好几圈都没说话,颜徵忍不住问道:韩爱卿可有想法?
韩熠眨了眨眼睛迟疑说道:有倒是有,就是不知道合不合适。
颜徵摆手:此次只是讨论,又不是直接下定论,有什么便说什么吧。
韩熠说道:现在商税税率其实也不算很低,只是税收效率不够高,我想可以从这方面下手。
税收效率大家互相交换了个眼神,觉得韩熠这个词用的可太温柔了,都不太像他。
姜不韦听他说的这么隐晦就有些警惕,一般来说韩熠这个人,越是动手之前就越显得平静温和。
他觉得韩熠接下来的话可能不是他喜欢听的。
果然他就听韩熠开口说道:商人的税如今收的很乱,一般都是跟着农税一起入账,然而商人又不太看天时,臣以为日后一月一收或者一季度一收比较好。
他说完之后果然就有人皱眉了,因为税收跨越时间长,所以在账本上动手脚比较容易,隔了那么长时间,想要消除痕迹可太容易了。
如果换成一月一收,这个就很麻烦了。
颜徵点点头:嗯,还有吗?
韩熠小声说道:其实还可以朝廷统一票据。
嗯?众人转头看向他。
韩熠说道:就是出一个凭证,证明进行了交易,朝廷根据这些票据收税,然后商人每个月月初买票据,等到月末的时候带着用过的票据交税就行了。
众人一惊,又是卖票据又是严查税收,这一来一往朝廷能多收多少钱啊,你可真是个人才啊。
颜徵也没想到韩熠想着收税还给朝廷弄了创收项目,虽然这个票据可能看上去比起税收来是小头,可是蚊子腿也是肉嘛。
他越听越感兴趣问道:若是商人不肯买呢?或者他们买了也不用呢?
韩熠说道:对账面啊,票据账本以及他们运输货物三项合一,反正只要这东西卖完了,他们总是要交税的。
姜不韦又问道:你怎么知道运输了多少呢?
韩熠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这个也不是没办法,就是可能有点不太合适。
大庶长笑道:韩都尉有想法就说出来嘛,也算是让我等长长见识。
韩熠说道:增加一个税收项目,关税,从他国进入我国的,在边境收税,给一份凭证,拿着这份凭证之后就不必再交关税,而在国内运输的,路过其他城池交关税,当然跨国需要缴纳的关税跟国内不一样,需要交纳的不需要太高,反正现在很多地方入城是要交钱的,只是让商人多缴纳一部分,然后给他们一个凭证,这样他们从哪里运输的,到哪里,这一路上都有凭证,货物到了目的地的时候是多了还是少了,手上卖出去的票据跟账本能不能对上,不能对上就补税,就行了吧?